这个探讨的缘起呢,是很多企业内部的产品经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接触用户。
首先,做产品不接触用户当然不对,但这就是现状,所以探索一下有没有可能借力AI把这个事情的危害减少,哪怕一点点。
为什么可以试试?
第一,因为AI相比任何人,有着更广泛的数据/知识基础,所以有理由相信,对于任意目标用户群体,AI都具备一定的理解。在任何领域,AI就算比不上专家,也会比外行要了解一些。当我们作为产品经理,在做一些“自己不是用户”的产品时,AI很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行业、用户,等等了。
第二,该说不说,有些产品经理做用户洞察的能力,也就聊胜于无吧——样本的选择可能偏差、问卷设计可能不合理、当面深访也不会深挖、用户说的也真假难辨……而且就这样了,还几乎不和用户互动,甚至不认为这件事有价值。靠“拍脑袋”做产品,在很多团队真的是常态。
当然,AI的输出会有幻觉(hallucination),我们可以通过prompt加上身份设定、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以及让AI分裂成不同角色自我审查来部分避免。
以及,在产品正式进入研发之前,还是要找真实用户做一轮验证,主要是验证低成本原型,我想,**用户洞察/**需求分析用AI模拟,解决方案找真人验证——这已经是最底线了。
如果你还是说接触不到用户,那真要好好想想,为什么真的产品做出来以后,你就突然能接触到用户了?
直接找几个实际的场景,试试吧。当然,以下几个尝试都还很浅,如果有探索得更深的朋友,请多指教。
1. 理解行业领域:产品有可能面对哪些角色,角色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用100个关键词理解领域。
2. 假想用户旅程:用户在没有产品之前,做某件事的过程如何,每一步可能碰到哪些痛点,心情如何。
3. 准备互动素材:只要把背景讲清楚,出个问卷(可供修改的初稿,或者让AI帮忙优化问卷),写访谈提纲都问题不大,就不举例了……但没法见用户,有没有可能让AI模拟用户,来做访谈?可信么?
4. 头脑风暴助手:让它不断罗列,直到开始胡说八道或者重复,再让它综合提炼一下,给出前N个。
5. 提供原型思路:根据特定的关键假设,设计一些免开发的原型,来验证解决方案是否靠谱。
综上,简单说,就是把产品探索过程(下图中的绿色Discovery小闭环)都通过和AI互动来解决,只在正式启动研发之前的原型测试阶段和真实用户互动一次,从而在保证产品方向相对靠谱的前提下,以极快的速度做产品探索闭环。
这也算是在践行乔布斯的用户洞察方法吧——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拿到Ta面前,Ta才会跟你说,这不是我想要的。
有些企业已经在尝试把这些想法产品化了,如下,如果有这方面走得更远的朋友,欢迎指教、交流。
以上,我梳理了一下流程,先做了个GPTs,见下。
欢迎试玩,多提意见和建议,还需要不断迭代。我的todolist里面,已经有诸如继续喂方法论、案例;找用户、产品经理对比测试结果,等等。
https://chat.openai.com/g/g-NT3mP6XcU-user-insight-mentor
以及一个我自己的使用示例——关于如何做一个AI辅助盲人出行的产品,从领域理解到原型验证。
https://chat.openai.com/share/d49d05cc-782e-4134-b8b8-9be16582c7ee
苏杰(iamsujie),产品创新顾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4本书的作者,前阿里8年产品经理,集团产品大学负责人,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如需产品经理/产品思维/产品创新相关领域的培训咨询服务,欢迎联系这个微信(13758212411)。
版权归原作者 iamsujie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