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注意力和硬注意力的对比
软注意力(确定):
软(确定性)注意力机制使用所有键的加权平均值来构建上下文向量。对于软注意力,注意力模块相对于输入是可微的,因此整个系统仍然可以通过标准的反向传播方法进行训练。软注意力数学描述如下:
e
=
f
(
q
,
k
)
α
=
s
o
f
t
m
a
x
(
e
)
=
e
x
p
(
e
i
)
∑
k
=
1
n
e
x
p
(
e
k
)
c
=
∑
i
=
1
n
α
i
v
i
\begin{aligned} \pmb{e} &= f(\pmb{q},\pmb{k}) \\ \pmb{\alpha}&=softmax(\pmb{e})=\frac{exp(e_i)}{\sum_{k=1}^nexp(e_k)} \\ \pmb{c}&=\sum_{i=1}^{n}\alpha_i\pmb{v}_i \end{aligned}
eeααcc=f(qq,kk)=softmax(ee)=∑k=1nexp(ek)exp(ei)=i=1∑nαivvi
其中的
f
(
q
,
k
)
f(q,k)
f(q,k)有很多种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硬注意力(随机):
硬(随机)注意力中的上下文向量是根据随机采样的键计算的。硬注意力可以实现如下:
α
~
∼
M
u
l
t
i
n
o
u
l
l
i
(
{
α
i
}
)
c
=
∑
i
=
1
n
α
~
i
v
i
\widetilde{\alpha} \sim Multinoulli(\{\alpha_i\}) \\ \pmb{c}=\sum_{i=1}^{n}\widetilde{\alpha}_i\pmb{v}_i
α∼Multinoulli({αi})cc=i=1∑nαivvi
注:多项式分布:多项式分布是二项式分布的推广。二项式做n次伯努利实验,规定了每次试验的结果只有两个。如果现在还是做n次试验,只不过每次试验的结果可以有m个,且m个结果发生的概率互斥且和为1,则发生其中一个结果X次的概率就是多项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是:
P
(
X
1
=
k
1
,
X
2
=
k
2
,
⋯
,
X
n
=
k
n
)
=
n
!
(
k
1
!
)
(
k
2
!
)
⋯
(
k
n
!
)
∏
i
=
1
n
(
p
k
i
)
P(X_1=k_1,X_2=k_2,\cdots,X_n=k_n)=\frac{n!}{(k_1!)(k_2!)\cdots(k_n!)}\prod \limits_{i=1}^n(p_{k_i})
P(X1=k1,X2=k2,⋯,Xn=kn)=(k1!)(k2!)⋯(kn!)n!i=1∏n(pki)
两者的对比和一种改进:
与软注意力模型相比,硬注意力模型的计算成本更低,因为它不需要每次都计算所有元素的注意力权重。 然而,在输入特征的每个位置做出艰难的决定会使模块不可微且难以优化,因此可以通过最大化近似变分下限或等效地通过 REINFORCE 来训练整个系统。 在此基础上,Luong 等人提出了机器翻译的全局注意力和局部注意力机制。 全局注意力类似于软注意力。 局部注意力可以看作是硬注意力和软注意力之间的有趣混合,其中一次只考虑源词的一个子集。 这种方法在计算上比全局注意力或软注意力更便宜。 同时,与硬注意力不同,这种方法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可微的,从而更容易实现和训练。
全局的注意力结构如下:
局部的注意力结构如下:
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 KPer_Yang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