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图像处理】深入解析LBP算法

问题

LBP是一种常见的特征描述算法,用来提取局部的纹理特征,其原理其实很简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是怎么一回事吧。

LBP简介

LBP(Local Binary Patterns,局部二值模式)是一种很简单但很高效的局部纹理特征描述算子,于1994年由T. Ojala, M. Pietikäinen和D. Harwood提出,经过后续的改进,LBP特征具有旋转不变性灰度不变性,在机器视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光学字符识别以及车牌识别等。

LBP算子的优缺点

参考: https://blog.csdn.net/lk3030/article/details/84034963

优点:

  •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光照变化的问题
  • 具有旋转不变性
  • 纹理特征维度低,计算速度快

缺点:

  • 当光照变化不均匀时,各像素间的大小关系被破坏,对应的LBP算子也就发生了变化。
  • 通过引入旋转不变的定义,使LBP算子更具鲁棒性。但这也使得LBP算子丢失了方向信息。

LBP特征描述原理

LBP是一种局部特征描述算子,最原始的LBP算子使用大小为3×3的窗口,将窗口中心邻域的8个像素分别与窗口中心像素其进行比较,邻域像素值大于中心像素值的位置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从而得到一个8位的二进制值,将该值作为该窗口中心像素的LBP值(通常将8位的二进制值转换成十进制表示,即有256种可能的LBP值)。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liufang_imei/article/details/128293950
版权归原作者 CODER8R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像处理】深入解析LBP算法”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