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终于发布了!第17次全球敏捷状态报告,AI加持,厂商新机遇!

900ed7b5100bd72937d6dbc785fd99e4.gif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1月18日,Digital.ai发布了全球敏捷状态报告,这是该系列报告发布以来的第17份。2023年版本发布的比2022年再晚了约1个半月,比往年晚了约6个月,在报告问卷和内容表达上也有不少调整。

Agilean咨询团队第一时间翻译了该报告,本着尊重报告原意(报告中发现2处错误已修正),文中多采用直译并保留了原文的排版格式,如有翻译不准确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关注Agilean公众号

留言回复“2023敏捷”,

即可下载最新敏捷状态报告的完整中译版

“它是否有效?能够规模化吗?它有什么帮助?"。我们一起来解读。

本期报告看点

从人工智能到开发者倦怠,混合工作环境和无法满足的需求,每个行业的每个组织都发生着变化。此刻,敏捷似乎在适应中遇到了困难。敏捷未来何去何从?

小型、灵活的组织持续报告说,敏捷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和组织框架,显示出明显的好处,包括增加协作、提高软件质量和与业务更好的对齐。然而,中型和大型公司对敏捷能为他们所做的感到不太满意,看到了组织范围内采用的实质性障碍。

将敏捷采用扩展到整个企业,业务领导者定义的框架与实践者实际使用框架之间存在根本脱节。可以理解的是,业务方面非常关注为客户和业务创造价值,但这并不是创建敏捷的真正原因,也不是它在过去几年在团队层面上取得成功的原因。这确实有点不可抗拒的力量遇到了不可动摇的物体的意味。最成功解决这一冲突的公司专注于结果而非产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并明确定义业务价值。

我们面临难以度量的价值,尽管存在一些顾虑,敏捷仍然为广泛的公司提供着重要的价值。考虑到:

20a385c50810880a4502799ebfe842c7.png

在企业级别,规模化敏捷框架(SAFe)仍然是首选,占26%,较去年下降50%,但有34%的人表示他们根本不遵循强制性的企业框架或创建了自己的企业敏捷框架。

1

2023年软件开发:团队交付速度和可预测性,助力价值交付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影响优先级把客户满意以43%排第一,说明大家具备一致的理念。主观感受很要,其次则是排名第二的是交付时间,占比39%,客观的数据支撑客户满意。

65ba879c9ae48d99a22ef970fdc7b251.png

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较去年增加9%)表示,执行层面上的软件开发和交付结果是使用单个项目的度量指标来衡量的,而三分之一受访者则使用与史诗相关的OKR。项目维度更容易度量,结合OKR,目标更一致。

而中型和大型公司比小型公司更倾向表示他们的衡量方式是使用整体IT度量指标(28% & 30% vs. 20%)。这可能是组织越大,一个交付小单元业务价值越难度量的原因。

64f31bab1fefea8e25c209fe50eaa3db.png

如何度量成功?

速度为王,36%的团队用速度来衡量。29%用价值来度量;25%使用可预测性来度量,特别是北美有31%的人选择了可预测性来度量成功,在中大型公司,可预测性尤为重要,统一节奏,行动一致。

d8459f1e5a0d06f7c41a127db7168ae3.png

2

敏捷的运用:已基本全面覆盖,密度和深度不足

广度(覆盖度高,面广):十分之七的人表示信息技术部门已经采用了敏捷实践和原则。大中型公司采用敏捷实践和原则比小型公司高10个百分点。小型公司在非信息技术部门,应用敏捷原则和实践更多,如客户支持和服务在小型公司占比33%。

08010defeaee0e9139c22cb2f7b58702.png

深度与密度(高管参与不足,个别技术团队参与):企业领导者和高管(32%)是敏捷转型的领头羊,紧随其后的是个别技术团队(31%),这说明民间组织或尝试转型的组织也在齐头并进。小型公司和大型公司,企业领导者和高管更多的参与在转型中。

7d066bff25a3372beacad4d95dd7b6a6.png

整体来说,超过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企业敏捷在他们的组织中运行良好。尤其在小型公司,52%的受访者通过敏捷更有效,也许是他们离价值和客户更近吧。

897c1185775cb5c9e9dfbebf42a9e862.png

3

采用敏捷的原因,数字化转型已渐渐成为必选项

也许并不令人惊讶,组织采用敏捷的前两个原因(各占41%)主要与提高商业价值有关:受访者在交付优选和衡量客户/业务价值与加速上市时间之间持平。

在开篇就提到,做不完的需求,外加上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优选和价值交付是近期的唯一出路。

除了加速上市时间,提高交付可预测(30%)也是企业采用敏捷的重要原因,不可预测的交付会导致业务难于开展工作,毕竟现在多数业务依赖科技支撑。今年新增了数字化转型,中大型公司利用数字化转型(34%)作为关键推动因素,这也说明数字化转型已渐渐成为一个必选项。

af4871a1d712e8aa93c48b5e051d7e7b.png

4

敏捷带来的收益:因为看见,所以简单

在那些对敏捷实践感到满意的人中,有五分之三的人表示他们之所以满意,是因为协作增进了,而几乎有五分之三的人是因为更好地满足了业务需求。排名前二且超过了50%,你会发现带来的收益相对主观,当这种收益作为价值的一种来度量的时候,本质上度量的我们增加了哪些协同,频次怎么样。

b32f96a7d1923ac782033b92149a962e.png

而最为突出的是,可见性让受访者更为满意。敏捷流水线的可见性占比63%, 企业级敏捷工具帮助不同角色更紧密协作(62%),同样有55%的受访者表示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完全可见交付的内容。因为看见,所以简单;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其实业产研协同很简单,只是让大家看见(简单但不容易)。有的企业选择用EAPT工具(可以了解一下知微,方便构建主辅协同,助力跨部门协同和效能度量)让一切可见,有的企业选择构建一种文化,无论哪种,均是企业的一种选择。

5ce7364078152eb8a806a83e96b268d4.png

另外,在敏捷如何帮助DevOps的调研中,超过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提高端到端的可见性和可追溯性对于他们的DevOps实践最有价值。

5

敏捷面临的挑战:满意度下降至60%,BizDevOps势在必行

去年,超过七成的受访者(72%)表示他们对公司内的敏捷实践感到满意,而今年这一比例降至六成(60%)。在小型公司中,相对于中型和大型公司的人更有可能表示满意(70% vs. 55%&56%)。

3a2bca62fb7a73787e14e1de6a0c16a5.png

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业务方面在接受敏捷方法方面进展缓慢。将近一半的调查参与者(47%)指出,“普遍的”组织变革阻力或“文化冲突”是业务方面不采用敏捷方法的原因,较2022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在当下,BizDevOps势在必行,才能进一步推进敏捷,进一步提升满意度。

将近一半的人表示,组织普遍对变革的抵制是组织业务方面采用敏捷实践的障碍,而五分之二的人认为领导层参与不足是一种障碍。37%的人表示业务团队简单的不了解什么是敏捷,或者它能做什么。

5e1cdfd4636e7532e84fbeb95c15645b.png

除了常见的老旧系统、孤立的团队、文化冲突之外,还有就是管理、工程的一致性的缺失(30%),和无法衡量的业务价值(28%),通常越大的公司,研发离业务价值越远。

针对敏捷采用率低,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对于他们组织采用敏捷而言,挑战在于他们的领导层不了解,并且有意或无意地设置了障碍。

197c9318bea3d52f37164f114e613a83.png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15%的受访者将采用问题归咎于过去的敏捷团队未能保持灵活性,这是一年中增加了九个百分点。这也需要我们在应用敏捷的时候,不僵化理解各种方法论。

6

框架使用解读:团队级框架Scrum依然遥遥领先,规模化框架有了新的定义

团队级框架,遥遥领先的仍然是Scrum,比63%。42%的企业使用混合模式。同时显示 ,团队越大,越倾向于使用瀑布(31%的大型公司,38%的中型公司),这是什么原因呢?译者认为这是越大的团队自组协调越困难,需要通过标准化流程保障输出的准确性,避免理解的偏差导致项目的失败。

规模化框架,今年的结果显示,出现了明显的向更混合搭配的方法转变。规模化敏捷框架(SAFe)仍然是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框架,但仅有2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SAFe,较去年减少了50%以上。为什么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今年,新增了两个选项,以帮助组织更好地描述他们对敏捷的理解:“我们创建了自己的企业敏捷框架”或“我们在企业层面不遵循强制性的敏捷框架,共34%”。这也充分说明,在中大型组织中,有选择的应用不同框架和优化极为重要。这里可以参考中国本土规模化敏捷框架ADAPT,它根据中国金融企业的特点,以及十几年实施经验总结了适合本土落地框架,多元化,可裁剪。

7

工具应用:Jira领先,工具厂商仍然有新的机会,近三分之一受访者在重新评估

企业级敏捷规划工具(EAPT),五分之二的调查参与者使用Atlassian的Jira Align,其中37%使用自家研发/内部的工具。使用EAPT的公司中,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满意,正在重新评估,或者正在转变到其他工具。这可能是工具厂商的机会,特别是国产信创。

8a97cf377ff8450cf8016e81ac606662.png

以下是团队级别的敏捷工具。

62252ff008ccf69e361672b3a516b132.png

关于组织级敏捷协同、度量工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国产工具知微,在国产信创的大背景下,知微已经持续服务诸如上海银行、长沙银行、广发基金等金融行业优质企业,为您数字化研发管理提供保姆式落地服务,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8

敏捷世界中的AI:积极探索融入,谨慎规模化应用

人工智能已经迅速涌入软件开发领域,大型语言模型和代码助手有望改变代码的创建方式。但是,就像任何新技术一样,AI带来的流程和实践需要时间来融入。无论组织采用何种开发方法,AI都将改变熟悉的景观,而我们都知道变革需要时间。

大公司在积极尝试,并未获得广泛的使用授权。虽然中大型公司的更有可能被告知暂时不要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或代码辅助等人工智能工具,也不能阻挡AI在产品中的应用,约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探讨如何使用它们和/或正在设计、嵌入和/或将它们整合到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中

5a8fd9a90ca78dca012d7b76b3e475c8.png

9

敏捷与分布式团队:历年来最高,占比91%,持续赋能让异地协同更顺畅

惊人的是,有9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团队是完全分布式的...这是在进行这项调查的17年中分布式团队的最高占比。团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五分之四(81%)必须提供培训和指导,以保持分布式团队的协调。分布式团队如何管理,这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国内企业降本增效或把部分研发迁至中部地区,ADAPT为你提供组织级分中心解决方案。

2cf0d9483830594b810d7f0b2381ce0f.png

10

关于受访对象:约一半是教练角色,共识成功与挑战

十分之三的受访者来自员工人数超过20,000人的公司和员工人数在1,000人或以下的公司。几乎一半的受访者位于北美,而1/4的受访者位于欧洲。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科技产业,近1/5的受访者在金融服务行业,同时,分别有接近1/10的受访者来自专业服务、健康保健/制药和政府行业。

02491f7885b811349371d868affd0f36.png

远程办公模式已成为一种常态,同时,还是需要定期的碰面,这将可能会是一种可接受的协同模式。这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在北上广深有总部,在中西部地区构建分中心,通过会议系统+企业级敏捷规划工具(EAPT)+高铁,将会成为一种组织构建的新模式。

9556c5710970e5909154c1e1215bd82b.png

写在最后

规模化敏捷和工具的支撑越来越重要,从小队级敏捷、团队级敏捷、组织级敏捷,离不开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并存。

Agilean结合国内金融组织的特点,打造自适应规模化敏捷方法论ADAPT和组织级需求协同平台知微看板,欢迎读者添加小助手微信了解咨询,下载近三年报告,请添加小助手。

a018692079bd8c98ff67831fff7d4ad4.png

翻译| 熊小龙 鲍祎倓 王海浪 周小宁 欧兰辉 陈泽荣 苏瑜珠 刘雨哲 刘湃

审校| 熊小龙

(排名不分先后)

关注Agilean公众号

留言回复“2023敏捷”,

即可下载最新敏捷状态报告的完整中译版

标签: 人工智能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977872/article/details/135761882
版权归原作者 weixin_45977872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终于发布了!第17次全球敏捷状态报告,AI加持,厂商新机遇!”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