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机器学习基础自学笔记——决策树(Decision Tree)

决策树(Decision Tree)

本文是本人学习决策树时候的笔记,可能很对地方不是比较专业,主要为去理解相关概念为主~

这是我的第一篇博客,若博客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

本博客后续也会不断更新~

信息熵

文献参考引用:

· 知乎:忆臻

· 知乎: 林君

· 知乎:许铁-巡洋舰科技

信息熵概念:

信息熵把信息中排除了冗余信息后的平均(有价值)信息。

即 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人对这件事的不确定性的——消除熵=获取信息

理解:

在化学中我们引入了熵的概念,用于描述体系或者分子的混乱程度。而如果我们拓展这个概念,将熵理解为描述各类事务的一种混乱程度。我们同样也可以将这个概念应用到信息学中。

我们知道信息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不确定的概念。我们难以衡量几千字或者一张图片能 传递给我们多少信息,更不用说其中的有用信息。有用信息往往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 同的人和地点等等复杂因素来衡量的。而信息熵就给我们定义了这样一个抽象概念。

信息熵公式:

理解:

但是通过大量实验以及总结,人们发现往往概率越小的事件发生了那么其价值越高有用信 息越大,而概率越大的事件发生了其有用信息越小。比如,康康小朋友在11.26日晚上吃馒 头作为晚餐,这个一点也不让人奇怪,因为他经常吃;但是哪天他居然一整天呆在宿舍打 游戏,那么闻着可能都会觉得天塌了:怎么可能??!

所以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量应该是随着其发生概率递减的。

假设x,y两个事件没有关系,那么这两个事件得到的信息总和h(xy)

![h(xy)=h(x)+h(y)](https://latex.codecogs.com/gif.latex?h%28xy%29%3Dh%28x%29+h%28y%29)

那么他们同时发生的概率P(xy)

![P(xy)=P(x)P(y)](https://latex.codecogs.com/gif.latex?P%28xy%29%3DP%28x%29P%28y%29)

而我们又知道,对数的其中一个运算性质为:

\log_{n}xy=\log_{n}x+\log_{n}y

我们可以猜出h(x)和p(x)可能会有如下的一种关系(没错,你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本能):

h(x)=-\log _{n}P(x)

(1)其中n一般取2,基于传统的信息论;

(2)由于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1]**,所以为了保证信息量是正数,在log函数前加一个负号。

我们可以简单验证一下:

h(xy)=-\log_{n}P(xy) =-\log_{n}[P(x)*P(y)] =-\log_{n}P(x)-\log_{n}P(y)=h(x)+h(y)

没毛病。

对于x这个事件,其发生概率为P(x),所以其有用信息的期望值为:

H(x)=-P(x)\log_{n}P(x)

而对一个更大的事件A,x事件可能就是其中一个事件,就像买了十根士力架只是出门买零食的一小部分一样。那么总共的有用信息期望值为:

就是对上面式子取了一个求和。

这下我们就得到了一开始给出的公式。

根据我们的推演不难发现,如果一个系统越复杂,出现种类越多,那么他的信息熵越大,纯度越低。这不难理解,当种类多的时候(事件很多),每个种类的概率很小,通过log函数,再加一个负号,就会变得很大

条件熵

条件熵概念:

定义为在X给定条件下,Y的条件概率分布的熵对X的数学期望。数学表达式为 H(Y|X)

理解:

按一个新的变量对原变量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小类里面都计算一个小信息熵(用条件概率),之后求均值。

这样做可以用来判断这个分类标准是否有效,即信息的不确定度是否降低(纯度提高)

如果从树的角度去理解,更加形象但是需要有树的一些基础:

若将信息熵理解为一棵决策树的信息有用程度,其条件就是将根分类出的不同条件。那么 就可以将条件熵理解为这课决策树一棵子树的信息有用程度,而其条件就是决策树子树的 根结点分类出的不同条件,即一个孩子结点。

条件熵公式:

理解:

其实就是将信息熵中的改率换成条件概率,再计算条件概率下的期望值。这样做可以求出 某一事件影响下的信息熵(条件熵)

我们之前学过在事件X的条件下,发生事件Y的条件概率公式:

P(Y|X)=\frac{P(XY)}{P(X)}

我们可以用此来帮助理解条件熵的概念(但是数学表达式确实不一样,只能帮助理解“条件”)

定义Y的条件熵 **H(Y|X)**。这个条件熵也是一个大事件,里面会包含许许多多小事件。类比信息熵的概念,我们会得到:

其中 **H(Y|X=xi)** 的含义是在xi事件下的信息熵。我们将信息熵公式代入,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p(x)*p(y|x)=p(xy)代入可得

终于到了我们决策树的核心。

构造一棵决策树的想法就是,随着树的深度的增加,结点的熵会迅速降低(有用的信息越来越多,分离得越来越精确)。而我们希望得到一颗熵降低速度最快的一棵决策树,即深度(高度)最小的一棵决策树。因为熵降低越快,树的深度就可以越小,算法更加简单的同时,也减小造成过拟合的可能性。

为了构造这样一个决策树,我们将介绍以下几种算法,帮助我们构造最优化的决策树。

下面介绍的算法分别是信息增益、信息增益率和基尼系数,利用这三个构造损失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构造较优的决策树

信息增益——ID3决策树

增益率——C4.5决策树

基尼系数——CART决策树

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概念:

信息增益指的是一个特征能为一个分类系统带来多少有用信息。若带来的信息越多,说明该特征越加重要,信息增益也就越大。

信息增益公式:

g(x,y)=H(Y)-H(Y|X)

即用条件熵减去信息熵

对于多种分类方式,我们通过算法分别计算其信息增益量,选择增益量最大的分类方式作为决策树下一个分类标标准,即分类效果最好的一个标准。这样分类可以使每个类别的信息更纯。

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率概念:

信息增益率为信息增益量与信息熵的比值。

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绝对量是没有很大意义的。比如你现在要吐槽你上学期很用功,你说:“我预习了整整五天,我的分数增长了10分!排名上升了2名!”但是问题在于,我根本不知道你是从考1分变成了考11分,排名从全市32651上升到了32649;还是从739分考到了749分,排名从第三名上升到了第一名。至少在我看来,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就算冤枉了你你也别怪我,谁叫你就告诉我哥绝对数字呢。

但是如果我知道的你的排名率(假设我们定义这样一个概念),你告诉我你的排名率是2/32651,或者是2/3,那么我就对你进步的程度有了一些初步的掌握。虽然2/3既可能是从第三名增长到第一名,也有可能是从第150名增长到50名,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我都能大概清楚你的进步真的很大(毕竟从第三到第一真的不容易,排名越高越难上升)。【假定这里的排名是综合排名,不考虑偶然性问题】

而信息增益率的作用也是如此。当我们只比较信息增益这一绝对量的时候,其值的大与 小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所以我们用比值去定义会更加合理。

信息增益率公式:

\beta =\frac{g(x,y)}{H(Y)}=1-\frac{H(Y|X)}{H(Y)}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概念:

基尼系数表示一个集合的不确定性,基尼系数越大,样本的不确定性越大

基尼系数公式:

Gini(x)=P(x)[1-P(x)]

可以理解为将信息熵中的 -log(P(x)) 变换成 1-P(x) ,之后对等式左右两边求和:

理解:

根据这个Gini系数的公式不难发现,当一个事件包含的子事件越多(买零食买得种类特 别多),其每一件事发生的概率越小,即P(x)越小,那么经过平方处理后,这个小于1的 数只会变得更小,而Gini系数会变得更大。使用Gini系数要比信息熵公式更加直观。

决策树主要优缺点:

优点:

  1. 可同时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且可以处理多分类问题;
  2. 不需要归一化,减少了数据预处理工作;
  3. 自动筛选变量,容易解释和可视化决策过程;
  4. 适合处理高维度数据。

缺点:

  1. 不稳定,泛化性能差;
  2. 没有考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每次筛选都只考虑一个变量;
  3. 只能线性分割数据;
  4. 本质上是贪婪算法(可能找不到最优的树)。

剪枝处理

基本概念

根据决策树的原理,如果树的广度和深度过大,分类标准过多,叶子结点过多,容易造成过拟合的现象。下面举一个例子:

假设这是一份关于人们是否选择工作的调查,蓝色的数字表示满足相应的条件的人数。而且我们是将所有情况完全分类的。

但是这时我们出现了另外一个样本,这个样本的情况是这样的:月薪30005000元、一周工作5天、年假510天、无年终奖,但是他选择接受了这份工作,也就是“Yes”。这个样本就无法被上面的决策树正确预测。

为什么呢?我们注意到月薪30005000元、一周工作5天、年假510天、无年终奖样本中只有2人,而月薪30005000元、一周工作5天、年假510天,有年终奖中有31人,我们可以说绝大部分月薪30005000元、一周工作5天、年假510天的人都会去选择 “Yes” 这个选项。为了这2人单独分出了一个子树虽然使在原有样本中(训练集)的正确率较高,但是泛化(测试集与验证集)程度较差,因为大部分情况都是有年终奖而且选择Yes的人。

但是使用下图的决策树就可以正确预测:

上图将月薪30005000元、一周工作5天、年假510天、无年终奖样本和有年终奖两个分类合并,也可以进一步合并得到下图:

这两幅图都可以正确预测之前那个样本。虽然这两课决策树对于原有样本(训练集)的准确度降低,但是泛化性增强,提高了预测别的样本(测试集和验证集)的准确度。

而以上这种对决策树的操作称为剪枝处理,形象地可以理解为将决策树的树枝剪掉。这样做可以提高泛化性,更好地去预测别的样本。而剪枝处理也分为两种:预剪枝处理和后剪枝处理。

预剪枝处理

概念:在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提前停止决策树生长。

方法:在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比较划分前后的精确度P,若P变大,则保留该树枝,若P减小或者不变,则丢弃该树枝。

Precision=\frac{TP}{FP+TP}

补充:关于精确度Precision的计算和理解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概念,下面解释一下: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预测的真假和实际样本的真假是有区别的。为了区分,我们将预测样本为正用Prositive来表示,预测样本为负用Negative来表示;将实际样本为正用True来表示,将实际样本为负用False来表示。正样本指的是属于某一类别的样本,负样本指的是不属于这一类别的样本。

精确度Precision:即在所有预测为正的样本中,实际为正的占比。

Precision=\frac{TP}{FP+TP}

召回率Recall:即在所有实际为正的样本中,预测为正的占比。

Precision=\frac{TP}{TN+TP}

优点:降低了过拟合风险,同时节约了训练时间

缺点:容易出现欠拟合的问题

后剪枝处理

概念:决策树构建好之后,然后才开始裁剪决策树树枝。

方法:在构建完决策树后,从叶结点开始从下往上比较划分前后的精确度P,若P变大,则保留该树枝,若P减小或者不变,则丢弃该树枝。

优点:欠拟合和过拟合的风险都较低

缺点:训练的时间较长

两种剪枝处理的比较

假设现在我们有一棵如下的完全决策树(将所有情况完全划分,也就是正方形叶子结点的精确度全部为1),其中圆形区域表示分支结点,正方形区域表示叶子结点,结点上的数字表示加入该划分之后的新精确度。

备注:事实上,每个划分前后的精确度并不能用如下图专业的表示,在意义上有些区别,不过利用下图可以较好地帮助我们区分两种剪枝方法。

如果使用预剪枝处理方法,生成的决策树如下图:

如果使用后剪枝处理方法,生成的决策树如下图:

上面两个图对比不难发现,由于预剪枝处理是从上往下,所以只要遇到子树精确度较小就剪去。但是这就可能会带来下面一种情况,就是子树精确度降低,但是子树的子树精确度反而升高(参考完全决策树0.43-0.66-0.76-0.77-0.75-0.98分支),这样直接会造成欠拟合的情况;而后剪枝处理方法虽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但是需要从每个叶子结点回溯比较,时间复杂度要远高于预剪枝处理。

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概念

定义:用随机的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面有很多的决策树组成,随机森林的每一棵决策树之间是没有关联的。

在正式介绍随机森林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Bagged决策树

  • 从数据集中均匀、有放回的抽取n个训练数据点,作为生成一棵决策树的数据样本;
  • 利用这n个样本,训练出一棵决策树;
  • 将上述操作重复t次(t也就为决策树的数量)。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由t棵决策树组成的森林。

如果我们的树是按照类标签(比如颜色)分类,则最后预测的结果需要采用投票的方式,票数最多的类就是最优的选择。下面是一个举例:

假设我们有如上图的一些数据点,总共三种颜色:红色、黑色和绿色。随机选取样本的过程就像下图一样,随机选取其中一些颜色的点(不一定非要用框框住),不同颜色的框表示不同次选取的点。每次选取的点可以构建一棵决策树(用相应的颜色表示),每个需要预测的点都要由这些决策树“投票”——最后预测的点的颜色为票数最多的点。

上面的Bagged决策树只是对选取的数据点进行了随机,而随机森林中,随机选取的不仅仅是数据点,还有每个数据点的特征。在几乎所有情况下,一个数据拥有的特征都大于1个,在实际工程中,每个数据都拥有成千上万个特征。随机森林通过随机选取这些特征值,可以构造出更多的决策树。

但是随机选取的特征的数量max_feature并不是任意的。如果max_feature过大,则不同决策树之间相似度较高,“投票”的效果降低,受到特殊数据点影响程度较大;如果max_feature过小,则随机森林中的决策树之间差距很大,想要拟合所有数据点必须要用深度很大的决策树。

虽然随机森林中每个决策树都过拟合,但是他们过拟合的方向不同,平均后过拟合程度会大大降低。

随机森林优点:

(1)两个维度的随机性的引入,使随机森林不容易过拟合而且相对其它方法有很好的的抗噪声能力(不容易受到错误数据点的影响)

因为有随机性,所以错误的数据点肯定在随机中会被排除,减小了其对预测的影响

(2)它能够处理很高维度数据,并且不用做特征选择。

(3)对数据集的适应能力强。既能处理离散型数据,也能处理连续型数据

(4)可以得到特征重要性排序以及特征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分裂时的信息增益(率)/基尼系数下降量可以判断

随机森林缺点:

(1)训练和预测的速度较慢、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空间。

最后引用以为知乎答主的文章内容(链接已在文章开头附上)来帮助理解随机森林的作用:

随机森林算法得到的随机森林中的每一棵都是很弱的,但是大家组合起来就很厉害了。我觉得可以这样比喻随机森林算法:每一棵决策树就是一个精通于某一个窄领域 的专家(因为我们从M个feature中选择m让每一棵决策树进行学习),这样在随机森林中就有了很多个精通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一个新的问题(新的输入数 据),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最终由各个专家,投票得到结果。而这正是群体智慧——经济学上说的看不见的手,也是这样一个分布式的分类系统,由每一自己子领域里的专家,利用自己独有的默会知识,去对一项产品进行分类,决定是否需要生产。随机森林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分类树要相互独立,要想经济持续发展,不出现overfiting(就是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但在遇到新情况后产生泡沫),我们就需要要企业独立发展,独立选取自己的feature 。

欢迎大家关注我哦~

我是爱说自己很老其实不老的康康~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m0_61787307/article/details/125462191
版权归原作者 康康好老啊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机器学习基础自学笔记——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