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der-Only、Encoder-Only 和 Encoder-Decoder 是三种常见的神经网络架构,主要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它们在结构和应用上有显著的区别。
1. Decoder-Only 架构
描述: 仅包含解码器部分,没有编码器。
应用: 通常用于生成任务,如语言模型和对话系统。
代表模型: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特点:
- 自回归生成: 模型通过预测下一个单词来生成文本。
- 输入和输出共享同一套嵌入: 输入序列和生成的输出序列都被视为同一过程的一部分。
- 单向注意力机制: 只能看到之前的词,而不能看到后面的词(单向注意力)。 示例:在 GPT 模型中,输入序列 “The cat is on the” 会生成输出 “mat”。
2. Encoder-Only 架构
描述: 仅包含编码器部分,没有解码器。
应用: 通常用于理解任务,如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
代表模型: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特点:
- 双向注意力机制: 能同时关注序列中的前后词语,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
- 适用于句子级别和文档级别的任务: 通过对整个输入序列进行编码来捕捉其含义。
- 掩码语言模型: 使用掩码语言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l,MLM)进行训练,即随机遮掩输入序列中的一些词,并预测这些词。 示例:在 BERT 模型中,输入句子 “The cat is on the [MASK]” 可能会预测出 “[MASK]” 为 “mat”。
3. Encoder-Decoder 架构
描述: 同时包含编码器和解码器部分。
应用: 通常用于序列到序列(seq2seq)任务,如机器翻译和文本摘要。
代表模型: Transformer、T5
特点:
- 编码器: 将输入序列编码为固定长度的上下文向量。
- 解码器: 使用上下文向量生成输出序列。
- 双向和单向注意力机制: 编码器使用双向注意力,解码器使用单向注意力,但可以关注编码器输出的上下文信息。 示例:在 Transformer 模型中,输入序列 “The cat is on the mat” 用英文编码,然后解码器生成对应的法语翻译 “Le chat est sur le tapis”。
总结
- Decoder-Only: 主要用于生成任务,如文本生成。只使用解码器,具有单向注意力机制。
- Encoder-Only: 主要用于理解任务,如文本分类。只使用编码器,具有双向注意力机制。
- Encoder-Decoder: 主要用于序列到序列任务,如机器翻译。使用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有双向注意力,解码器有单向注意力。 这三种架构在设计和应用上各有侧重,选择哪种架构通常取决于具体的任务需求。
版权归原作者 会喘气的粽子丶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