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详谈】延迟双删(数据库与缓存一致性策略)

当谈到提高应用程序性能时,缓存是一个重要的优化手段。然而,缓存数据的更新问题始终是需要解决的核心挑战之一。延迟双删(Delayed Double Delete)作为一种策略,旨在解决数据库与缓存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同时又能够有效地维护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1. 背景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为了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并提高读取速度,常常会引入内存缓存(如Redis)。这样做的优势在于缓解了数据库压力,加速了数据读取操作。然而,缓存数据的实时性与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 问题

当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如果缓存中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导致应用程序从缓存中读取到旧的或者无效的数据,从而产生不一致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更新数据库时立即更新或者删除对应的缓存数据,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频繁的缓存更新操作,影响系统的性能。

3. 解决方案:延迟双删

延迟双删是一种折中的策略,它通过延迟删除缓存中的数据,以权衡系统的一致性和性能需求。基本思路如下:

  • 数据库更新操作: - 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更新时,首先进行数据库操作(更新或者删除)。
  • 缓存标记失效: - 在数据库更新操作中,并不立即删除缓存中对应的数据,而是将这些缓存数据标记为失效或者设置一个过期标记。这样,应用程序继续可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即使这些数据已经过时。
  • 延迟期设置: - 设定一个合理的延迟时间,例如几秒到几分钟不等,这个时间段称为延迟期。在延迟期间,允许应用程序从缓存中读取已经标记为失效的数据。
  • 双删操作执行: - 当延迟期过后,进行双删操作: - 首先,检查缓存中的数据是否被标记为失效。- 如果数据被标记为失效,首次删除操作将尽快地从缓存中移除这些失效数据。- 第二次删除操作是为了确保即使在延迟期间有读取操作,也能尽快地保持缓存与数据库的一致性。

4. 实现步骤

具体实施延迟双删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实现数据库更新和缓存标记:确保在数据库更新时,同时将需要更新的缓存数据标记为失效。
  • 配置合理的延迟时间:根据应用程序的性能要求和数据变更的频率,设置适当的延迟时间。
  • 双删操作的实现:编写逻辑确保在延迟期结束后,执行两次删除操作以保证数据一致性。

5.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减少了对缓存频繁更新操作,降低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负载。- 在延迟期间仍能提供较高的读取性能。
  • 缺点: - 可能会引入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不一致问题,需要在设计应用程序逻辑时考虑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6. 案例

我们可以利用Java的线程和Redis的Java客户端来实现。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示例代码,假设你已经包含了 Redis 的 Java 客户端依赖(例如 Jedis):

importredis.clients.jedis.Jedis;importjava.util.Set;publicclassDelayedDoubleDeleteExample{// Redis连接配置privatestaticfinalStringREDIS_HOST="localhost";privatestaticfinalintREDIS_PORT=6379;// 延迟时间(秒)privatestaticfinalintDELAY_TIME=10;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Jedis jedis =newJedis(REDIS_HOST,REDIS_PORT);// 模拟数据库更新,同时启动延迟双删操作int recordId =123;updateDatabaseRecord(recordId, jedis);performDelayedDoubleDelete(jedis);// 关闭Redis连接
        jedis.close();}privatestaticvoidupdateDatabaseRecord(int recordId,Jedis jedis){// 模拟数据库更新操作System.out.println("Updating record "+ recordId +" in the database...");// 实际应用中,这里会有更新数据库记录的操作// 标记缓存失效,而不是立即删除
        jedis.setex("cache:"+ recordId,DELAY_TIME,"invalid");}privatestaticvoidperformDelayedDoubleDelete(Jedis jedis){// 启动一个线程执行延迟双删操作newThread(()->{try{Thread.sleep(DELAY_TIME*1000);// 等待延迟时间deleteInvalidCache(jedis);// 执行双删操作}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tart();}privatestaticvoiddeleteInvalidCache(Jedis jedis){// 获取所有失效的缓存键Set<String> keys = jedis.keys("cache:*");// 逐个删除失效的缓存数据for(String key : keys){
            jedis.del(key);}}}
  1. Redis连接和配置: - 使用 Jedis 客户端连接到本地 Redis 服务器,配置主机和端口号。
  2. **updateDatabaseRecord(int recordId, Jedis jedis)**: - 模拟数据库更新操作,并将对应的缓存数据标记为失效,使用 setex 方法设置键值对的过期时间。
  3. **performDelayedDoubleDelete(Jedis jedis)**: - 启动一个新线程,等待延迟时间后执行双删操作。这确保了在更新数据库的同时,异步地处理了缓存的失效和删除操作。
  4. **deleteInvalidCache(Jedis jedis)**: - 在延迟时间过后执行的双删操作,获取所有以 cache: 开头的键,并逐个删除这些失效的缓存数据。
  5. 主方法中的示例: - 在 main 方法中模拟了一个数据库更新过程,并同时启动了延迟双删操作。

7. 总结

延迟双删作为一种缓解数据库与缓存数据一致性问题的方法,通过延迟删除缓存数据来平衡系统性能和数据实时性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延迟时间和实现方式,以保证系统在性能和一致性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qq_44082755/article/details/140091584
版权归原作者 ☀️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详谈】延迟双删(数据库与缓存一致性策略)”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