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关键技术总结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技术总结

前言

本文对数据安全领域相关关键技术(包括

去标识计算

脱敏

安全共享

等)进行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技术总结

去标识计算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去标识计算 (Differential Privacy) 是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它可以在不暴露个人敏感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统计分析,并保证对隐私的泄露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底层逻辑

基于差分隐私的去标识计算是指在计算处理中采用一些差分隐私技术,通过添加一定的

噪音

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

差分隐私技术

是一种用于保护个人隐私的技术,它可以在对敏感数据进行分析或发布时,不泄露个体信息。在差分隐私技术中,噪音是指

向原始数据添加的一定数量的随机数或扰动量

,以达到模糊化个体信息的目的。这种噪音不会使整个数据集的分布发生很大变化,但能有效地降低敏感个人数据的泄露风险。

去标识计算技术的核心思想就是将个体的隐私与统计分析解耦,即在不影响整体数据分布情况的前提下,对于个别数据的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和模糊化处理。

由于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增加数据的误差,所以需要保证添加的噪音足够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具体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噪音添加方案和噪音量,以平衡数据的隐私保护和数据质量的要求。

功能实现

  1.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好数据加噪方案,通过添加合适的噪音来达到保护隐私和保持数据质量的平衡。 常见的噪音处理方式有拉普拉斯噪音、指数机制、加性噪声等。
  2. 其次,进行去标识计算时需要注意数据采样和分组方式,以及在计算结果中如何处理噪音量和误差控制的问题。
  3. 最后,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由于拉普拉斯噪音使用广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拉普拉斯噪音

拉普拉斯噪音是差分隐私技术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加噪技术,它是一种基于拉普拉斯分布的噪音生成模型,在保证数据隐私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噪声对数据可用性的影响。

拉普拉斯噪音的生成过程是利用拉普拉斯分布来生成随机数,然后将这些随机数加到原始数据上。拉普拉斯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其函数形式如下:

      L 
     
    
      a 
     
    
      p 
     
    
      ( 
     
    
      x 
     
    
      ∣ 
     
    
      μ 
     
    
      , 
     
    
      b 
     
    
      ) 
     
    
      = 
     
    
      ( 
     
    
      1 
     
    
      / 
     
    
      2 
     
    
      b 
     
    
      ) 
     
    
      ∗ 
     
    
      e 
     
    
      x 
     
    
      p 
     
    
      ( 
     
    
      − 
     
    
      ∣ 
     
    
      x 
     
    
      − 
     
    
      μ 
     
    
      ∣ 
     
    
      / 
     
    
      b 
     
    
      ) 
     
    
   
     Lap(x|μ,b) = (1/2b) * exp(-|x-μ|/b) 
    
   
 Lap(x∣μ,b)=(1/2b)∗exp(−∣x−μ∣/b)

其中,μ为分布的均值,b为分布的尺度参数。在差分隐私中,为了提高数据的隐私性,噪音的尺度参数b需要足够小,同时为了保持数据的可用性,也需要适当增大尺度参数,以确保噪音幅度不会过大。

拉普拉斯噪音的优点是生成的噪音具有

可解释性

,同时可以

灵活地控制噪音强度

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例如,在差分隐私中,拉普拉斯噪音可以通过添加指定数目的拉普拉斯噪音来实现个体数据的保护,同时对于聚合计算等场景也有广泛应用。


脱敏技术

脱敏技术大体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脱敏技术是为了保护数据隐私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它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或者替换处理,从而使得原始数据无法被直接识别和获取,以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

其优点如下:

  • 保护数据隐私: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替换等处理,防止数据被未授权的人或机构访问、泄露、窃取。
  • 符合法律规定:国家及行业部门对于个人隐私有一定的保护要求,脱敏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满足这些法规要求。
  • 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在数据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脱敏可以帮助数据更好地与其他部门或企业进行分享和利用,提高数据的共享效率。

底层逻辑

脱敏技术的底层逻辑是通过将具有敏感信息的原始数据转化为经过加密/替换处理后的伪数据来实现脱敏,这样即使外部攻击者获取到了加密/替换后的数据,也无法还原出原始的敏感信息。

常见的脱敏方法包括:

  1. 数据加密:将敏感数据使用加密算法(如DES、AES等)进行加密,只有持有密钥的人才能解密获取原始数据。
  2. 数据替换:将敏感数据用其他的非个人信息进行替换,例如,将姓名改为一定长度的随机字符串、身份证号码修改为随机的数字串等。
  3. 数据遮蔽:对于敏感数据中的某些字段,只展示其一部分(如只显示身份证号码的前三位和后四位),而将其余部分遮蔽或隐藏起来。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并且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脱敏技术。

功能实现

进行脱敏技术一般包含以下步骤:

  1. 确定数据类型和敏感程度:首先需要确定数据的类型和敏感程度,以便为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脱敏方法。
  2. 制定脱敏策略:根据数据类型、敏感程度以及脱敏目的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脱敏策略,决定使用何种脱敏技术、哪些字段需要脱敏、如何脱敏等。
  3. 实施脱敏:按照脱敏策略进行实际的脱敏处理,对敏感字段使用加密、替换或遮蔽等技术进行脱敏,以达到保护数据隐私的目的。
  4. 验证脱敏效果:对脱敏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脱敏后的数据符合预期,不会对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操作产生影响。
  5. 监控和维护:对脱敏后的数据进行监控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新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脱敏方案可能有不同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并在整个脱敏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由于数据替换、数据遮蔽使用广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数据替换及数据遮蔽

数据替换是一种将敏感数据用其他非个人信息进行替换的脱敏技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又不影响数据的整体结构和分析结果。常见的数据替换方法包括:

  1. 姓名替换:将姓名替换为随机生成的字符串或者编号,例如将张三替换为A001
  2. 电话号码替换:将电话号码替换为随机生成的数字串或者其他符号,例如将13888888888替换为****
  3. 地址替换:将地址替换为随机生成的地名,例如将北京市中关村大街1号替换为福州市软件大道2号
  4. 身份证号码替换:将身份证号码替换为随机生成的数字串或者其他符号。
  5. 银行卡号替换:将银行卡号替换为随机生成的数字串或者其他符号。

数据遮蔽是一种对敏感数据进行部分遮蔽或者隐藏的脱敏技术。数据遮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又能够保持数据的整体结构和分析结果。常见的数据遮蔽方法包括:

  1. 部分遮蔽: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的关键部分隐藏或者遮盖起来。
  2. 脱敏处理:对文本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例如将某个关键词替换为下划线“_”或者其他符号。
  3. 掩盖处理: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通过增加噪音、修改像素等方式进行掩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替换和数据遮蔽虽然能够保护个人隐私,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攻击者能够推断出敏感信息的真实值,那么这种脱敏技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去隐私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去隐私技术,也称为隐私保护,是指在保持数据原有形式和内容基础上,采用算法、匿名化或加密等手段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以避免这些数据被非法获取或者泄漏出去。

底层逻辑

去隐私技术的底层逻辑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匿名或替换等处理,从而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具体来说,常见的去隐私技术包括:

  1. 数据加密: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只有掌握正确密钥的人才能够解密获取数据内容。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AES、DES、RSA等。
  2. 数据匿名:对于一些可以标识个人身份的属性信息,例如姓名、地址等,可以进行部分或全部的遮盖,以达到匿名化的目的。常见的匿名化技术包括k anonymization、l diversity等。
  3. 数据替换:对于一些敏感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可以使用一些非敏感的随机字符串或者编码进行替换,以达到数据保护的目的。
  4. 差分隐私:通过在数据中添加一定的随机噪声来保护数据隐私。差分隐私主要有两种方法:添加随机噪声的规则、通过加密技术在客户端进行数据保护。

功能实现

进行去隐私技术的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1. 制定数据去隐私策略:针对需要保护的敏感数据和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隐私保护策略和措施,明确保护的范围、目标和要求等。
  2. 识别敏感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划分,识别和标记出有隐私风险的敏感信息和属性,例如个人身份、财务信息、健康数据等。
  3. 选择去隐私方法:根据数据类型、安全要求和实际场景等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去隐私技术,例如加密、匿名化、替换、扰动等方法。
  4. 实施去隐私处理:根据选择的去隐私方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匿名、替换、扰动处理等,实现隐私保护的目的,并确保数据处理后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5. 验证数据处理效果: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验证测试,评估去隐私处理效果和对数据形式内容的影响,确保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仍然具有可用性和高质量。
  6. 实施数据保护:在数据的存储、传输、使用和访问等各个环节中,实施相应的数据保护措施和管理方式,防止非法访问、泄漏和滥用等风险。
  7. 定期检查和更新:定期对数据进行隐私保护策略和方法的更新和修订,持续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

去隐私技术与脱敏技术的区别

尽管它们都与个人隐私保护有关,但

去隐私技术

脱敏技术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去隐私技术

使用密码学、协议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得数据可以保持其原始的有用性和价值,但对于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或攻击者来说,数据仍然是安全的。
去隐私技术的目的是保护个人隐私、鼓励创新、保护自由表达以及提高信息安全和数据质量。

脱敏技术

是指在生产环境中替换敏感数据为不可识别的虚假内容的技术,通过替换、掩盖、加密或删除敏感数据,使得这些数据不再具有识别能力,从而达到保护敏感数据的目的。

脱敏技术通常在生产环境中使用,目的是减少因生产数据泄露而导致的安全风险。


安全共享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安全共享技术是指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多个组织间能够安全地访问和共享数据。它主要涉及到数据隐私保护、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等方面的技术。

底层逻辑

安全共享技术的底层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分类和标记: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将不同级别的数据进行区分,并为其设置相应的安全权限和保护措施。
  2. 访问控制设置:对数据的访问进行控制,确保只有被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和使用敏感的数据内容。访问控制通常采用身份验证、角色管理、权限控制等方法。
  3. 数据加密和解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解密方式,以便合法的用户能够对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操作。
  4. 安全传输: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加密传输协议安全数字签名等技术来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等风险。
  5. 安全审计:记录所有敏感数据访问的信息,实现对用户访问行为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功能实现

进行安全共享技术的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1. 制定数据共享策略:制定数据共享策略,明确需求和共享范围、目标、安全等级等要求。
  2. 数据分类和标记: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依据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划分数据区域,并为其设置相应的安全权限和保护措施。
  3. 制定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数据安全等级和共享需求,制定访问控制策略,包括身份验证、权限控制、角色管理等方式,并为每个用户或组织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
  4. 加密和解密处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不同的加密算法,实现对数据的保护和解密。同时,需要提供加密解密的密钥管理和分发机制,保证密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安全传输:通过采用HTTPS、SSL等安全协议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使用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
  6. 设置安全审计:记录所有敏感数据访问的信息,实现对用户访问行为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7. 实施数据保护:在数据的存储、传输、使用和访问等各个环节中,实施相应的数据保护措施和管理方式,防止非法访问、泄漏和滥用等风险。
  8. 定期检查和更新:对共享数据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更新,及时维护和修复安全漏洞,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

由于访问控制是数据加密技术的核心,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安全策略的技术,通过对数据的访问进行控制,确保只有被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和使用敏感的数据内容,它可以控制数据的访问、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并根据不同用户或角色的安全等级,实现精细化的权限控制。

  1. 基于身份验证的访问控制:

身份验证是确定一个用户或程序是否有权访问系统或资源的过程。身份验证通常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的组合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身份认证方式,如指纹识别、智能卡等。一旦用户通过身份验证,他们就可以基于其角色、权限和安全等级访问与其任务相关的资源和数据。

  1. 基于角色管理的访问控制:

角色管理是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中,每个角色拥有特定的权限和操作范围,以便管理员通过角色来管理用户访问控制。例如,管理员可以创建

管理员

操作员

普通用户

等角色,然后将具有相应职责的用户分配到相应的角色中,以实现对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

  1. 基于权限控制的访问控制:

权限控制是指根据数据的安全等级和用户角色,对数据进行访问控制。根据用户所属的角色和任务,系统分配相应的权限(读、写、执行等)给用户,用户只能访问被赋权的资源和数据,并且无法访问未经授权的资源和数据,从而保护敏感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


数据加密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数据加密技术指的是通过使用密码学算法,将明文数据转化为密文数据的过程,以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

底层逻辑

数据加密技术的底层逻辑是在明文和密文之间建立一种不可逆转的映射关系,使得只有拥有正确的密钥才能够将密文转换回原来的明文,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敏感信息。

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

对称加密

指的是发送方和接收方共享同一密钥,通过对明文进行加密来实现数据加密。

非对称加密

指的是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拥有公钥和私钥,通过使用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再用私钥进行解密,实现数据加密。

哈希算法

主要用于数据完整性保护,将明文输入哈希函数之后,生成确定长度的哈希值,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

功能实现

数据加密技术的实现步骤如下:

  1.  确定加密算法: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算法等。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事先共享密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生成公钥和私钥对。

  2. 生成密钥:如果使用对称加密算法,需要在加密前生成密钥,并将其共享给接收方。如果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则需要生成公钥和私钥对,并将公钥分发给接收方,保留私钥作为解密时使用。

  3. 加密明文:明文数据需要按照所选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对称加密算法是将明文分成固定或不固定的块,每个块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或使用发送方的私钥对明文进行签名(加密哈希值)。

  4. 传输加密数据:加密后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或者存储到本地磁盘中。

  5. 解密加密数据:接收方在接收到加密数据后,利用密钥解密数据。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私钥进行解密或使用公钥进行验签。

  6. 校验数据完整性:如果需要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可以使用消息摘要算法或数字签名技术。在传输过程中计算数据的摘要值,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再次计算摘要值,并比对两次摘要值是否一致。

  7.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指根据数据的安全等级和用户角色,对数据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根据用户所属的角色和任务,系统分配相应的权限给用户,用户只能访问被授权的资源和数据,并且无法访问未经授权的资源和数据。


检测和响应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检测和响应技术是指通过实时监视、记录和分析网络以及主机系统的行为,检测到恶意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或减轻安全威胁对业务的影响。

常见的检测和响应技术包括

入侵检测系统(IDS)

入侵防御系统(IPS)

网络流量分析

等。

底层逻辑

检测和响应技术的底层逻辑是通过分析网络和系统中的数据,利用先进的算法和规则来识别异常事件,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检测和响应技术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1. 实时监视:实时监视网络和系统中的行为,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快速识别恶意行为。实时性是检测和响应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2. 日志记录:检测和响应技术会记录所有的事件,并保存成日志,以备后续查看和分析。日志记录是电子证据的有力支持。
  3. 威胁识别:检测和响应技术使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分析网络和系统中的日志数据,自动识别出威胁行为,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4. 威胁响应:一旦检测到异常行为,检测和响应技术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自动隔离,阻止网络攻击和恶意程序等。
  5. 恢复能力:检测和响应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快速修复和恢复,以降低威胁对业务的影响。

功能实现

检测和响应技术的步骤实现如下:

  1. 定义安全策略:首先需要明确安全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应包括哪些资产需要保护,以及如何定义和识别恶意活动。
  2. 部署监控系统:安装和配置适当的监控设备来监视网络和主机系统。这些设备包括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网络流量分析等。
  3. 收集和分析数据:监控设备会自动收集网络和系统中的数据,并记录成日志。需要对这些日志进行分析,以寻找异常活动的线索。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等算法来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率。
  4. 识别和评估安全威胁: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出可能的安全威胁,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决定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威胁。
  5. 常规响应措施:常规响应措施包括隔离受感染的主机、切断网络连接;删除或隔离恶意软件;修改系统设置等。这些措施应该根据安全策略和评估结果来制订。
  6. 恢复措施:进行恢复措施,包括修复被攻击的系统、恢复数据备份等。在选择和实施恢复措施时需要谨慎,以避免因为错误的恢复行动导致更大的安全问题。
  7. 优化检测和响应过程:在反复进行检测和响应过程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以提高响应效率和准确性。优化过程还包括对安全策略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是指通过将系统中的数据复制到另一设备或存储介质上,并在需要时通过将备份数据还原来替换受损或丢失的数据,以保障数据安全和可用性的技术。

底层逻辑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的底层逻辑是利用存储设备的容量来保存数据的复本,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或遭到破坏。

数据备份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

然后,将备份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周期进行备份,最终将备份数据存储到备份介质之中。当出现数据损坏,丢失或者不可用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恢复过程将备份数据还原到原始设备或存储介质上,从而保障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功能实现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确定备份范围:需要确定备份的范围、包括那些数据需要备份,如何进行分类和组织。目前企业常用的范围包括:系统盘备份,数据盘备份,应用程序备份,数据库备份等。
  2. 选择备份方案:备份方案应该根据数据类型、重要程度和备份频率等因素来确定。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是常见的备份策略。
  3. 选择备份介质:可以选择外部磁盘、云存储、磁带、光盘等多种存储介质作为备份媒介,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恢复数据。
  4. 自动化备份:通常采用自动化备份措施,将备份作业通过计划任务、自动脚本或软件实现定期自动备份,以保证备份工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5. 恢复测试:定期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6. 定期检查: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状态和完整性,并确保备份介质的持续可用性。

以上为数据安全领域关键技术总结,基于

概念

底层逻辑

功能实现

三个角度分享相关知识。
我是秋说,我们下次见。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2301_77485708/article/details/130878942
版权归原作者 秋说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关键技术总结”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