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框架继承了Spring中基本功能,但在项目层级结构上又有些不同,本文着重对SpringBoot项目中后端的基本层级结构做了梳理。
项目的具体开发规范建议学习Java开发手册(嵩山版),本文不作一一赘述。
Controller层:
本层定义接口并调用service层接口方法完成业务逻辑。
功能:
接受前端请求,调用service,接受service返回的数据,之后响应给客户端。
Service层:
service层为业务服务,调用mapper层并提供给controller层使用,间接和数据库打交道。
项目结构包括两部分,接口文件和接口实现类文件,接口文件中定义在controller层中调用的service层方法;接口实现类文件中完成service层接口中定义的方法的实现。
注意:这里接口实现类中方法的实现是指业务逻辑的实现,可能有些方法并不能在实现类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还需要在mapper层文件完成其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主要是和数据库交互)。
Mapper层:
mapper层为操作数据库的一层。
mapper层分为两部分,mapper接口层和mapper.xml层。
mapper接口层:
定义在service接口中没有完成真正实现,需要通过书写SQL语句才能完成其功能的方法。
mapper.xml层:
(1)配置通用查询映射结果: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Mapper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nayun.cultourism.mapper.CultureTourismSituationMapper"> <!-- 通用查询映射结果--> <resultMap id="cultureTourismResultMap" type="com.nayun.cultourism.entity.CultureTourismSituation"> <result column="id" property="id"/> <result column="name" property="name"/> <result column="annual_flow" property="annualFlow"/> <result column="position" property="position"/> <result column="illustration" property="illustration"/> <result column="pic_url" property="picUrl"/> <result column="creat_user" property="createUser"/> <result column="creat_dept" property="creatDept"/> <result column="creat_time" property="creatTime"/> <result column="update_user" property="updateUser"/> <result column="update_time" property="updateTime"/> <result column="status" property="status"/> <result column="is_deleted" property="isDeleted"/> <result column="address" property="address"/> </resultMap>
注意:
- namespace 和 resultMap 的 type 要指向正确的地址,namespace指向mapper文件,type指向实体类。
- column为数据库中的表字段,property为实体类中属性名(一一对应)。
关于column以及property命名:
- column为数据库表字段名,小写,各单词之间用下划线分割。
- property为实体类中属性名,命名一般符合驼峰形。
(2)完成mapper接口中方法的SQL语句实现:
在这个模块中就是书写具体的SQL语句了,将查询结果映射在方法中的resultMap中,id为在mapper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名。
<!--查询所有景点数据-->
<select id="findAll" resultMap="cultureTourismResultMap">
select * from cockpit_tourist_spots where is_deleted = 0
</select>
<select id="getList" resultMap="cultureTourismResultMap">
select * from cockpit_tourist_spots where is_deleted = 0
<if test="cultureTourismSituation.name != null and cultureTourismSituation.name != ''">
and name LIKE CONCAT('%',#{cultureTourismSituation.name},'%')
</if>
</select>
Entity层:
也就是所谓的model,也称为pojo层,是数据库在项目中的类,该文件包含实体类的属性和对应属性的set、get方法。
实体类中属性同数据库表字段一一对应,对于相应的set、get方法一般不需要书写,实体类上引入@Data注解,会自动为实体类注入get、set以及toString方法,减少代码量。
VO层:
视图对象,用于展示层,把某个指定页面的所有数据封装起来,方便前端获取数据,后端将前端需要 的数据做整合,打包成一个类。
使用场景:
如果在前端页面需要展示经过某些数据库操作才能展示的特定数据,一般在vo层中把操作过程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封装,方便前端获取。并在controller层定义对应接口时把返回类型规定为vo类。
DTO层:
数据对象传输层,负责屏蔽后端实体层,将UI要的数据进行重新定义和封装。因为后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需要存储大量数据,而用户需要的数据只是一部分,为了快速获取用户需要的数据,应该把用户经常用到的数据在dto层中进行封装,在调用服务层时,只需要调用一次便可完成所有的逻辑操作。
运行流程:
- 控制层接收前端请求,调用对应的业务层接口方法
- 业务层实现类去实现业务层接口
- 业务层实现类的方法内调用数据层的接口
- 数据层实现文件(mapper.xml)实现数据层接口
- 然后处理结果层层返回
总的来说这样每层做什么的分类只是为了使业务逻辑更加清晰,写代码更加方便,所以有时候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但是大体的都是这样处理的,因为它其实就是提供一种规则,让你把相同类型的代码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层次,从而达到分层解耦、复用、便于测试和维护的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 xixi_biubiubiu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