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是根据一个传说形成的一个问题。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大梵天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大梵天命令婆罗门把圆## 标题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此处 奉上盗版玩具图一张
思考步骤
先来看看两个圆盘的解决方案:
如果有两个盘子时,移动方案如下:
A—>B #借助B,帮助C拿到最后一个盘子
A—>C #最后一个盘子移动完成后,剩余的盘子已经全部到B上了
B—>C #将剩余的盘子移动到C上,完成
一共就需要了三步
那如果有三个盘子呢
加起来则就为7步
那如果是n个盘子的问题呢 我们的思考是 利用递归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要将第n个大盘子移动的前提是 将 前n-1个小盘子 移动到另一个柱子上)
经过上面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当盘子只有一个是,即N=1,只有一个动作,从A移动到C即结束
当有N个盘子时:
上半部分: 移动一定和n-1盘子移动时的动作相同。出发地都是A,只不过,n-1个盘子移动的目的是B,而不是C。这样方便取出最后一个盘子
中间部分: 一定是由A移动到C
下半部分: 此时等待移动的盘子已经都在B上,而不是A上,移动步骤类似于n-1个盘子的移动。出发地是B,目的地是C
递归分析
如果想要移动n个盘子到指定目的,那么一定要先将n-1个盘子移动到备用柱上。
当n-1个盘子移动后,必定要将最后一个盘子移动到C上。
经过上面的调换后,剩下待处理的盘子还有n-1个,此时盘子已经在B上而不是在A上。此时需要从新判断剩余的盘子个数。如果依然大于1个那么还是需要按照1的步骤移动第n-1个盘子之上的所有盘子共n-2到A上。从而好让第n-1个盘子从B移动到C。
总结:到第3步时,发现和有和第一步第二步类似地方。只需要改变盘子的出发点和目的点,就能刚好递归
代码实现
defmove(n,a,b,c):if n==1:print(a,'--->',c)else:
move(n-1,a,c,b)print(a,"--->",c)
move(n-1,b,a,c)
move(3,"a","b","c")
可以发现 输出了正确的结果:
但是当我们运行计算64个盘子的时候 我们发现 计算机可能都算不出来
defmove(n,a,b,c):if n==1:print(a,'--->',c)else:
move(n-1,a,c,b)print(a,"--->",c)
move(n-1,b,a,c)
move(64,"a","b","c")
公式解决汉诺塔移动的次数
但是我们通过 发现 汉诺塔运算结果的规律
三个盘子:
四个盘子:
五个盘子:
XSWL 难道这不就是 通式 2^n-1 嘛
所以在这里奉上 计算汉诺塔移动步数的公式:
n=64print("汉诺塔移动步数:",2**n-1)
不得不说 这该死的数学的魅力啊!
版权归原作者 Programmar_永不加班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