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弦,视频号2023年度优秀创作者,互联网大厂P8技术专家,Spring Cloud Alibaba微服务架构实战派(上下册)和RocketMQ消息中间件实战派(上下册)的作者,资深架构师,技术负责人,极客时间训练营讲师,四维口袋KVP最具价值技术专家,技术领域专家团成员,2021电子工业出版社年度优秀作者,获得2023电子工业出版技术成长领路人称号,荣获2024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20周年荣誉专家称号。
flink-core的核心功能及其对应的技术实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概要设计
1.1任务调度与作业管理
(1)功能描述:Flink-core负责将用户提交的作业进行解析,分配任务,并对其进行执行。它提供了任务调度和作业管理的核心机制。
(2)技术实现:Flink-core通过内部的调度器(Scheduler)来分配和管理任务的执行。调度器会根据作业的拓扑结构和资源需求,智能地分配任务到不同的TaskManager上执行。
1.2 资源管理
(1)功能描述:Flink-core管理着Flink集群中的计算资源,确保每个任务都能获得所需的资源来执行。
(2)技术实现:Flink通过资源管理器(ResourceManager)来管理集群中的资源。资源管理器会根据集群的状态和作业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和回收资源。
1.3 容错机制
(1)功能描述:Flink-core提供了强大的容错机制,确保在发生故障时,作业能够恢复并继续执行。
(2)技术实现:Flink采用了检查点(Checkpoint)和保存点(Savepoint)机制来实现容错。检查点允许系统在发生故障时回滚到之前的状态,而保存点则提供了手动创建作业状态快照的能力。
1.4 数据传输
(1)功能描述:Flink-core负责在分布式环境中高效地传输数据,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的任务之间顺畅流动。
(2)技术实现:Flink使用了自己的网络通信框架来优化数据传输。它支持基于内存的数据交换,减少了磁盘I/O操作,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1.5 APIs支持
(1)功能描述:Flink-core提供了两套核心的API:DataStream API(流处理)和DataSet API(批处理),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需求。
(2)技术实现:DataStream API是针对无界数据流设计的,提供了实时数据流处理的能力。而DataSet API则是针对有界数据集设计的,适用于批处理场景。这两套API都提供了丰富的操作符和函数,简化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主要基于Flink的官方文档和社区资源整理而成,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直接查阅Flink的官方文档或相关社区资源。由于Flink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项目,其功能和实现细节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2.Flink任务调度和作业管理的核心机制
Flink任务调度和作业管理的核心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作业提交与初始化
(1)当用户通过Flink客户端提交作业时,作业管理器(JobManager)会接收到用户编译后的作业图(JobGraph)。这是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的逻辑视图,包含了作业的所有算子、数据流连接及配置信息。
(2)JobManager将JobGraph解析并转换为执行图(ExecutionGraph),这个图更具体地描述了作业在分布式环境中如何执行,包括任务的切分、并行度的设置以及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等。
2.2 任务调度
(1)调度器是作业执行的核心组件,它根据调度模式和策略来申请资源,并将作业发布到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上执行。
(2)在Flink中有两个主要的调度器实现:DefaultScheduler(默认调度器)使用SchedulerStrategy来实现调度,而LegacyScheduler则使用了原来的ExecutionGraph的调度逻辑。
(3)调度策略(SchedulingStrategy)定义了调度行为,如开始调度(startScheduling)、重启执行失败的任务(restartTasks)等。
2.3 资源分配与任务分发
(1)JobManager根据ExecutionGraph中的信息以及集群的资源状况,确定每个任务应在哪些TaskManager上执行,并负责将任务分配给相应的TaskManager。
(2)TaskManager上的Task Slot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元,每个TaskManager可以有多个Slot,用于并行执行任务。
2.4 状态管理与容错
(1)对于具有状态的作业,JobManager负责协调全局状态同步,并通过分布式快照(checkpointing)来确保状态的一致性。
(2)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JobManager会依据最新的检查点信息重新调度任务并恢复状态,以保证Exactly-once的处理语义。
2.5 作业监控与交互
(1)JobManager还负责收集作业执行的指标数据,如任务状态、吞吐量、延迟等,并通过Flink Web UI或REST API提供给用户进行监控和性能分析。
(2)用户可以通过JobManager对作业进行控制,如暂停、取消或停止作业等。
综上所述,Flink的任务调度和作业管理核心机制涉及作业的提交与初始化、任务的调度与分发、资源的分配与管理、状态的管理与容错以及作业的监控与交互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共同协作,确保Flink作业能够高效、稳定地执行。
3.Flink资源管理的核心机制
Flink资源管理的核心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组件和概念。
3.1 基本架构
Flink采用了标准的master-slave结构。其中,master负责管理整个集群中的资源和作业,而TaskManager(slave节点)则负责提供具体的资源并执行作业。
3.2 核心组件
3.2.1 Flink Master
Flink Master:包含ResourceManager和多个JobManager。
(1)ResourceManager:集群中只有一个,它负责整个集群的资源管理和与外部资源管理系统(如Kubernetes、Mesos、Yarn等)的对接。
(2)JobManager:每个作业都有一个对应的JobManager,它负责管理作业的执行。其中的Scheduler组件负责调度作业中的任务并发出资源请求。
3.2.2 TaskManager
负责具体任务的执行。它包含多个Slot,这是TaskManager资源的一个子集,也是Flink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
3.3 作业执行流程
(1)当用户提交作业时,作业首先被编译为一个JobGraph。
(2)提交作业时有两种模式:Session模式和Per-Job模式。在Session模式中,ApplicationMaster(AM)会预先启动,Client直接与Dispatcher建立连接并提交作业。在Per-Job模式中,Client会先向资源管理系统申请资源来启动AM,然后再向AM中的Dispatcher提交作业。
(3)一旦作业到达Dispatcher,它会启动一个JobManager组件。JobManager随后向ResourceManager申请资源以启动作业中的具体任务。
3.4 资源调度
(1)ResourceManager根据JobManager的资源请求进行资源调度。
(2)在Per-Job模式中,ResourceManager会首先向外部资源管理系统申请资源来启动TaskManager。
(3)TaskManager注册其Slot,这些Slot随后会被分配给特定的JobManager以执行任务。
3.5 资源管理特性
(1)Flink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可以根据作业的需求动态地申请或释放资源。
(2)通过合理的资源管理和调度策略,Flink能够确保作业的高效执行,并充分利用集群资源。
综上所述,Flink的资源管理机制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系统,它依赖于多个组件之间的紧密协作以确保作业在集群中的顺畅运行。
4.Flink的容错机制
Flink的容错机制主要依赖于检查点(Checkpoint)来实现。以下是对Flink容错机制的详细解释。
4.1 检查点(Checkpoint)
检查点是Flink容错机制的核心。它允许系统在发生故障时回滚到之前的一个一致状态,并从该状态重新开始处理。
(1)保存状态:Flink会周期性地触发检查点的保存。这意味着在处理流数据的过程中,Flink会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保存当前所有算子的状态。这个周期可以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
(2)故障恢复: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例如机器宕机或网络中断,Flink会回滚到最近一次成功的检查点,并重新启动所有的算子。这样,应用程序的状态只会反映数据流中的每个记录一次,实现精确一次(exactly-once)的语义。
4.2 状态一致性
Flink的容错机制还涉及到状态的一致性问题。为了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Flink提供了精确一次性状态一致性(Exactly-once State Consistency)的保证。这意味着在故障恢复后,应用程序的状态不会包含任何重复或遗漏的处理结果。
4.3 配置参数
Flink的容错机制还提供了一系列的配置参数,以便用户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这些参数包括:
- **
checkpoint.interval
**:设置检查点触发的间隔时间。 - **
checkpoint.timeout
**:设置检查点完成的超时时间。 - **
checkpoint.max-concurrent-checks
**:设置能够同时进行的检查点的最大数量。 - **
checkpoint.min-pause-between-checkpoints
**:设置两个连续检查点之间的最小暂停时间。 checkpoint.directory
:指定检查点的存储目录。- **
checkpoint.snapshot-mode
**:设置检查点的快照模式。 state.backend
:指定状态后端的类型,例如使用基于RocksDB的状态后端来提高状态管理的吞吐量和可扩展性。
Flink的容错机制通过周期性地保存检查点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恢复到之前的一个一致状态。这种机制提供了精确一次性状态一致性的保证,并通过一系列配置参数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些特性使得Flink成为一个高效、可靠且可扩展的流处理框架。
5.Flink数据传输机制
Flink数据传输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组件间的通信消息传输和算子间的流数据传输。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解释。
5.1 组件间的通信消息传输
算子间的流数据传输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位置进一步细分为三类。
5.1.1 本地线程内的流数据传输
(1)发生在同一个SubTask中,即同一个线程内。
(2)数据传输方式是方法调用。上游算子处理完数据后,直接调用下游算子的**
processElement
**方法。
5.1.2 本地线程间的流数据传输
(1)发生在同一个TaskManager(JVM进程)中的不同Task(线程,本质上是SubTask)之间。
(2)数据通过本地内存进行传递,存在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过程。
5.1.3 跨网络的流数据传输
(1)发生在不同TaskManager的SubTask之间。
(2)采用Netty框架,通过Socket进行数据传递。
(3)同样存在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过程。
Flink的数据传输机制涵盖了组件间的通信和算子间的流数据传输。组件间通信主要依靠Akka框架进行协同工作,而算子间的流数据传输则根据数据传输的位置(本地线程内、本地线程间、跨网络)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和框架(如方法调用、本地内存传递、Netty框架等)。这种灵活的数据传输机制使得Flink能够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流。
版权归原作者 架构随笔录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