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park-flink设计思想之吸星大法-1

Spark和Flink都是大数据处理框架,它们的设计思想有一些不同之处。以下是对它们设计思想的简要对比:

  1. 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型:- Spark:Spark使用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作为其核心数据结构。RDD是只读的、不可变的、可以并行处理的不可变数据集合。Spark的计算模型是基于RDD的转换和动作,通过将一系列的转换操作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向无环图(DAG),然后按照任务调度器分配的资源进行计算。- Flink:Flink的核心数据结构是数据流和事件流。Flink的数据流模型是基于流处理和批处理的统一计算模型,既可以进行流处理也可以进行批处理。Flink的事件流可以处理无界和有界数据,并提供了基于事件时间的处理方式。
  2. 数据处理方式:- Spark:Spark主要基于批量处理,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减少延迟,快速读取数据、处理数据。对于小批量数据的处理,Spark采用了宽窄依赖的分区策略,对于迭代算法等场景可以有效地利用内存资源。- Flink:Flink支持流处理和批处理,并可以在同一Flink程序中无缝地集成流处理和批处理。Flink的流处理是基于事件时间的,提供了对乱序事件和延迟事件的精确处理能力。
  3. 容错性:- Spark:Spark使用RDD的依赖关系来检测故障,通过RDD的宽窄依赖关系来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这种基于RDD的容错机制使得Spark在故障恢复时具有较好的性能。- Flink:Flink提供了基于事件时间和水印的容错机制,可以处理乱序事件和延迟事件,并保证事件流的精确一致性。Flink的容错机制具有较低的恢复延迟。
  4. 性能优化:- Spark:Spark通过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减少磁盘I/O操作等手段优化性能。它还提供了多种存储后端,如MemoryStore、DiskStore和Tachyon,以满足不同的数据持久性需求。- Flink:Flink提供了基于状态的后端存储,通过状态后端将状态数据存储在持久化存储中,并利用RocksDB作为状态后端。Flink还提供了基于RocksDB的状态后端,可以有效地管理状态数据并提高查询性能。
  5. 扩展性和灵活性:- Spark:Spark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Scala、Python、Java和R)和多种数据源。Spark还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工具集,如Spark SQL、MLlib和GraphX等。- Flink:Flink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Scala、Python和C#)和多种数据源。Flink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工具集,如Table API、SQL API和CEP库等。

Spark和Flink在设计思想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存计算:Spark和Flink都采用了内存计算的设计理念,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加速数据处理速度。与传统的磁盘计算相比,内存计算可以显著提高数据读取和计算的效率。
  2. 批处理和流处理统一:Spark和Flink都致力于实现批处理和流处理的统一。它们都提供了统一的API和数据处理模型,使得用户可以同时处理有界和无界数据,并在这两种处理模式之间无缝切换。
  3. 支持复杂数据转换操作:Spark和Flink都支持类似SQL的编程接口,使用类似于Scala Collection API的函数式编程模式,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执行复杂的转换操作。
  4. 错误恢复:Spark和Flink都具备完善的错误恢复机制。它们都能够从故障中恢复,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 支持Exactly Once语义一致性:Spark和Flink都支持Exactly Once语义一致性,确保数据处理的一致性,避免重复或遗漏数据。

综上所述,Spark和Flink在设计思想上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内存计算、批流处理统一、复杂数据转换操作、错误恢复和支持Exactly Once语义一致性等方面。这些相似之处使得Spark和Flink在大数据处理领域都具有高效、稳定和灵活的特点。

标签: spark flink 大数据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m0_70131998/article/details/135792031
版权归原作者 {BOOLEAN}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spark-flink设计思想之吸星大法-1”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