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端安全-面试题(2024)

1. 面试总结话术:

前端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跨站脚本攻击(XSS):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注入恶意脚本,当用户访问网站时,恶意脚本会被执行,从而窃取用户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操作。这种攻击通常利用表单提交、URL参数等方式注入脚本。

    1. 存储型 xss 恶意代码存在数据库里,。2. 反射型 xss 恶意代码存在 URL 里3. DOM 型 xss 取出和执行恶意代码由浏览器端完成,属于前端 JavaScript 自身的安全漏洞,而其他两种 XSS 都属于服务端的安全漏洞
  2. 跨站请求伪造(CSRF):攻击者诱导用户访问恶意网站或链接,利用用户在已登录状态下对其他网站的信任,以用户的身份发送伪造请求,执行非法操作。

    1. 攻击者诱导受害者进入第三方网站,在第三方网站中,向被攻击网站发送跨站请求。利用受害者在被攻击网站已经获取的注册凭证,绕过后台的用户验证,达到冒充用户对被攻击的网站执行某项操作的目的。
  3. 点击劫持(ClickJacking):攻击者通过隐藏或覆盖页面上的元素,诱导用户点击看似正常的按钮或链接,实际上执行了攻击者预设的操作。

  4. HTTP头部注入攻击:攻击者通过修改HTTP头部信息,如Cookie、Referer等,伪造用户身份或欺骗服务器执行非法操作。

  5. 文件上传漏洞:如果前端没有对用户上传的文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攻击者可能会上传恶意文件,如包含恶意代码的图片、脚本文件等,从而执行恶意操作。

  6. 敏感信息泄露:前端代码中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如API密钥、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等,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攻击者可能会利用它们进行恶意操作。

  7. 不安全的第三方库:前端开发中经常使用第三方库和插件,如果这些库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能会利用它们进行攻击。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第三方库时,需要仔细评估其安全性。

为了防范这些安全问题,前端开发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防止注入攻击。
  • 使用HTTPS协议传输数据,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设置合适的HTTP头部信息,防止点击劫持和HTTP头部注入攻击。
  • 对上传的文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防止文件上传漏洞。
  • 避免在前端代码中存储敏感信息,将敏感信息存储在服务器端。
  • 定期更新和修补第三方库和插件的安全漏洞。
  • 使用Web应用防火墙(WAF)等安全设备增强应用的安全性。

2. XSS

XSS是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的简称,它是个老油条了,在OWASP Web Application Top 10排行榜中长期霸榜,从未掉出过前三名。XSS这类安全问题发生的本质原因在于,浏览器错误的将攻击者提供的用户输入数据当做JavaScript脚本给执行了。

XSS 的本质是:恶意代码未经过滤,与网站正常的代码混在一起;浏览器无法分辨哪些脚本是可信的,导致恶意脚本被执行。

  • 通常页面中包含的用户输入内容都在固定的容器或者属性内,以文本的形式展示。
  • 攻击者利用这些页面的用户输入片段,拼接特殊格式的字符串,突破原有位置的限制,形成了代码片段。
  • 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上注入脚本,使之在用户的浏览器上运行,从而引发潜在风险。
  • 通过 HTML 转义,可以防止 XSS 攻击, HTML 转义,并不等于高枕无忧。
  • 对于链接跳转,如 <a href="xxx" location.href="xxx",要检验其内容,禁止以 javascript: 开头的链接,和其他非法的 scheme。
  • 在 HTML 中内嵌的文本中,恶意内容以 script 标签形成注入。
  • 在内联的 JavaScript 中,拼接的数据突破了原本的限制(字符串,变量,方法名等)。
  • 在标签属性中,恶意内容包含引号,从而突破属性值的限制,注入其他属性或者标签。
  • 在标签的 href、src 等属性中,包含 javascript: 等可执行代码。
  • 在 onload、onerror、onclick 等事件中,注入不受控制代码。
  • 在 style 属性和标签中,包含类似 background-image:url("javascript:..."); 的代码(新版本浏览器已经可以防范)。
  • 在 style 属性和标签中,包含类似 expression(...) 的 CSS 表达式代码(新版本浏览器已经可以防范)。

以下内容不可信

  • 来自用户的 UGC 信息
  • 来自第三方的链接
  • URL 参数
  • POST 参数
  • Referer (可能来自不可信的来源)
  • Cookie (可能来自其他子域注入)

2.1. XSS 攻击的分类

类型

存储区*

插入点*

存储型 XSS

后端数据库

HTML

反射型 XSS

URL

HTML

DOM 型 XSS

后端数据库/前端存储/URL

前端 JavaScript

  • 存储区:恶意代码存放的位置。
  • 插入点:由谁取得恶意代码,并插入到网页上。

2.1.1. 存储型 XSS

存储型 XSS 的攻击步骤:

  1. 攻击者将恶意代码提交到目标网站的数据库中。
  2. 用户打开目标网站时,网站服务端将恶意代码从数据库取出,拼接在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
  3.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混在其中的恶意代码也被执行。
  4.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这种攻击常见于带有用户保存数据的网站功能,如论坛发帖、商品评论、用户私信等。

2.1.2. 反射型 XSS

反射型 XSS 的攻击步骤:

  1. 攻击者构造出特殊的 URL,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2. 用户打开带有恶意代码的 URL 时,网站服务端将恶意代码从 URL 中取出,拼接在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
  3.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混在其中的恶意代码也被执行。
  4.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反射型 XSS 跟存储型 XSS 的区别是:存储型 XSS 的恶意代码存在数据库里,反射型 XSS 的恶意代码存在 URL 里。

反射型 XSS 漏洞常见于通过 URL 传递参数的功能,如网站搜索、跳转等。

由于需要用户主动打开恶意的 URL 才能生效,攻击者往往会结合多种手段诱导用户点击。

POST 的内容也可以触发反射型 XSS,只不过其触发条件比较苛刻(需要构造表单提交页面,并引导用户点击),所以非常少见。

2.1.3. DOM 型 XSS

DOM 型 XSS 的攻击步骤:

  1. 攻击者构造出特殊的 URL,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2. 用户打开带有恶意代码的 URL。
  3.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前端 JavaScript 取出 URL 中的恶意代码并执行。
  4.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DOM 型 XSS 跟前两种 XSS 的区别:DOM 型 XSS 攻击中,取出和执行恶意代码由浏览器端完成,属于前端 JavaScript 自身的安全漏洞,而其他两种 XSS 都属于服务端的安全漏洞。
eval()、setTimeout()、setInterval()、Function()、innerHTML、document.write() 等 DOM 型 XSS 漏洞

2.2. XSS 攻击的预防

输入过滤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得知,XSS 攻击有两大要素:

  1. 攻击者提交恶意代码。
  2. 浏览器执行恶意代码。

针对第一个要素:我们是否能够在用户输入的过程,过滤掉用户输入的恶意代码呢?

  • 既然输入过滤并非完全可靠,我们就要通过“防止浏览器执行恶意代码”来防范 XSS。这部分分为两类:
  • 防止 HTML 中出现注入。
  • 防止 JavaScript 执行时,执行恶意代码。

预防存储型和反射型 XSS 攻击

存储型和反射型 XSS 都是在服务端取出恶意代码后,插入到响应 HTML 里的,攻击者刻意编写的“数据”被内嵌到“代码”中,被浏览器所执行。

预防这两种漏洞,有两种常见做法:

  • 改成纯前端渲染,把代码和数据分隔开。
  • 对 HTML 做充分转义。

纯前端渲染的过程:

  1. 浏览器先加载一个静态 HTML,此 HTML 中不包含任何跟业务相关的数据。
  2. 然后浏览器执行 HTML 中的 JavaScript。
  3. JavaScript 通过 Ajax 加载业务数据,调用 DOM API 更新到页面上。

在纯前端渲染中,我们会明确的告诉浏览器:下面要设置的内容是文本(.innerText),还是属性(.setAttribute),还是样式(.style)等等。浏览器不会被轻易的被欺骗,执行预期外的代码了。

但纯前端渲染还需注意避免 DOM 型 XSS 漏洞(例如 onload 事件和 href 中的 javascript:x

标签: 前端 安全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qq_16546829/article/details/137236673
版权归原作者 夏草v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前端安全-面试题(2024)”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