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性能优化是前端工程化中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项目越来越庞大,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明显的性能问题。而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对于项目性能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在项目开发阶段,我们更关注开发体验,注重项目构建性能;而在生产环境中,我们一般更看重项目在的线上运行时性能。
- 关于开发阶段的构建性能问题,Vite 内部已经做了相当多的优化,实现了项目秒级启动与毫秒级热更新,这部分的具体实现就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了,本文所介绍的性能优化主要指线上环境的项目加载性能优化,与页面的 FCP、TTI 这些指标息息相关
- 对于项目的加载性能优化而言,常见的优化手段可以分为下面三类- 网络优化。包括 HTTP2 、 DNS 预解析 、 Preload 、 Prefetch 等手段。- 资源优化。包括 构建产物分析 、 资源压缩 、 产物拆包 、 按需加载 等优化方式。- 预渲染优化,本文主要介绍 服务端渲染 (SSR)和 静态站点生成 (SSG)两种手段。
- 而无论是以上哪一类优化方式,都离不开构建工具的支持,也就是说,在这些性能优化的场景中,我们将高频地使用到 Vite,对 Vite 本身的构建能力进行深度地应用或者定制。
- 我们按照如上的三个部分来分别介绍 Vite 的性能优化知识,并进行代码实操。当然,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于其中的部分优化手段进行了详细地拆解
网络优化
1 ) HTTP2
- 传统的 HTTP 1.1 存在队头阻塞的问题,同一个 TCP 管道中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HTTP 请求,也就是说如果当前请求没有处理完,其它的请求都处于阻塞状态,另外浏览器对于同一域名下的并发请求数量都有限制 比如 Chrome 中只允许 6 个请求并发(这个数量不允许用户配置),也就是说请求数量超过 6 个时,多出来的请求只能排队、等待发送
- 因此,在 HTTP 1.1 协议中,队头阻塞和请求排队问题很容易成为网络层的性能瓶颈。而HTTP 2 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主要实现了如下的能力: - 多路复用。将数据分为多个二进制帧,多个请求和响应的数据帧在同一个 TCP 通道,进行传输,解决了之前的队头阻塞问题。而与此同时,在 HTTP2 协议下,浏览器不再有同域名的并发请求数量限制,因此请求排队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Server Push,即服务端推送能力。可以让某些资源能够提前到达浏览器,比如对于一个 html 的请求,通过 HTTP 2 我们可以同时将相应的 js 和 css 资源推送到浏览器,省去了后续请求的开销。
- 在 Vite 中,我们可以通过 vite-plugin-mkcert 在本地 Dev Server 上开启 HTTP2: - $
pnpm i vite-plugin-mkcert -D
- 然后在 Vite 配置中进行使用:
// vite.config.tsimport{ defineConfig }from"vite";import react from"@vitejs/plugin-react";import mkcert from"vite-plugin-mkcert";exportdefaultdefineConfig({ plugins:[react(),mkcert()], server:{// https 选项需要开启 https:true,},});
- 插件的原理也比较简单,由于 HTTP2 依赖 TLS 握手,插件会帮你自动生成 TLS 证书,然后支持通过 HTTPS 的方式启动,而 Vite 会自动把 HTTPS 服务升级为 HTTP2。
- 其中有一个特例,即当你使用 Vite 的 proxy 配置时,Vite 会将 HTTP2 降级为HTTPS,不过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 vite-plugin-proxy-middleware 插件解决
- 使用上 HTTP2 之后,在某些情况下大量并行请求的问题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 $
npm run generate
- 即可生成 100 个 jsx 文件,我们在弱网环境下测试,这样对比的效果更加明显,实际情况如下:
- 由于某些预编译后的依赖体积比较大(如 react-dom),为了避免影响测试的准确性,这里我们在二次刷新的情况下测试,此时预编译产物会被强缓存。
- 以页面首屏绘制的时间(FCP)来看,在开启了 HTTP2 之后,页面性能可以优化 60% 以上
- 而反观 HTTP 1.1 下的表现,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时间开销用用在了请求排队上面,在并发请求很多的情况下性能直线下降
- 因此,对于线上的项目来说,HTTP2 对性能的提升非常可观,几乎成为了一个必选项。而刚刚演示用到的 vite-plugin-mkcert 插件仅用于开发阶段,在生产环境中我们会对线上的服务器进行配置,从而开启 HTTP2 的能力,如 Nginx 的 HTTP2 配置,关于具体的运维细节,不属于本文重点,就不再展开介绍了。
2 ) DNS 预解析
- 浏览器在向跨域的服务器发送请求时,首先会进行 DNS 解析,将服务器域名解析为对应的 IP 地址。我们通过 dns-prefetch 技术将这一过程提前,降低 DNS 解析的延迟时间,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 href 为需要预解析的域名 --><linkrel="dns-prefetch"href="https://fonts.googleapis.com/">
- 一般情况下 dns-prefetch 会与 preconnect 搭配使用,前者用来解析 DNS,而后者用来会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建立 TCP 通道及进行 TLS 握手,进一步降低请求延迟。使用方式如下所示:
<link rel="preconnect" href="https://fonts.gstatic.com/" crossorigin><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s://fonts.gstatic.com/">
-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 preconnect 的 link 标签一般需要加上 crorssorigin(跨域标识),否则对于一些字体资源 preconnect 会失效。
3 ) Preload/Prefetch
-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 Preload 方式进行预加载,即在资源使用之前就进行加载,而不是在用到的时候才进行加载,这样可以使资源更早地到达浏览器。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linkrel="preload"href="style.css"as="style"><linkrel="preload"href="main.js"as="script">
- 其中我们一般会声明 href 和 as 属性,分别表示资源地址和资源类型。 Preload 的浏览器兼容性也比较好,目前 90% 以上的浏览器已经支持:
- 关于更多 Preload 的资源类型大家可以查阅 MDN 文档
- 与普通 script 标签不同的是,对于原生 ESM 模块,浏览器提供了 modulepreload 来进行 预加载:
<linkrel="modulepreload"href="/src/app.js"/>
- modulepreload 的兼容性如下:
- 仅有 70% 左右的浏览器支持这个特性,不过在 Vite 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一键开启 modulepreload 的 Polyfill,从而在使所有支持原生 ESM 的浏览器(占比 90% 以上)都能使用该特性,配置方式如下:
// vite.config.tsexportdefault{ build:{ polyfillModulePreload:true}}
- 除了 Preload , Prefetch 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优化方式,它相当于告诉浏览器空闲的时候去预加载其它页面的资源,比如对于 A 页面中插入了这样的 link 标签:
<linkrel="prefetch"href="https://B.com/index.js"as="script">
- 这样浏览器会在 A 页面加载完毕之后去加载 B 这个域名下的资源,如果用户跳转到了 B 页面中,浏览器会直接使用预加载好的资源,从而提升 B 页面的加载速度。而相比 Preload, Prefetch 的浏览器兼容性不太乐观,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资源优化
1 ) 产物分析报告
- 为了能可视化地感知到产物的体积情况,推荐大家用 rollup-plugin-visualizer 来进行产物分析。使用方式如下:
// 注: 首先需要安装 rollup-plugin-visualizer 依赖import{ defineConfig}from"vite";import react from"@vitejs/plugin-react";import{ visualizer}from"rollup-plugin-visualizer";// https://vitejs.dev/config/exportdefaultdefineConfig({ plugins:[react(),visualizer({// 打包完成后自动打开浏览器,显示产物体积报告 open:true,}),],});
- 当你执行 pnpm run build 之后,浏览器会自动打开产物分析页面:
- 从中你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产物体积的分布情况,提高排查问题的效率,比如定位到体积某些过大的包,然后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2 ) 资源压缩
- 在生产环境中,为了极致的代码体积,我们一般会通过构建工具来对产物进行压缩。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类资源可以被压缩处理: JavaScript 代码 、 CSS 代码 和 图片文件 。
JavaScript 压缩
- 在 Vite 生产环境构建的过程中,JavaScript 产物代码会自动进行压缩,相关的配置参数如下:
exportdefault{ build:{// 类型: boolean | 'esbuild' | 'terser'// 默认为 `esbuild` minify:'esbuild',// 产物目标环境 target:'modules',// 如果 minify 为 terser,可以通过下面的参数配置具体行为// https://terser.org/docs/api-reference#minify-options terserOptions:{}}}
- 值得注意的是 target 参数,也就是压缩产物的目标环境。Vite 默认的参数是 modules ,即如下的 browserlist:
['es2019', 'edge88', 'firefox78', 'chrome87', 'safari13.1']
- 可能你会有疑问,既然是压缩代码,为什么还跟目标环境有关系呢?其实,对于 JS 代码压缩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去除空行、混淆变量名的层面是不够的,为了达到极致的压缩效果,压缩器一般会根据浏览器的目标,会对代码进行语法层面的转换,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 业务代码中info ==null?undefined: info.name
- 如果你将 target 配置为 exnext ,也就是最新的 JS 语法,会发现压缩后的代码变成了 下面这样:
info?.name
- 这就是压缩工具在背后所做的事情,将某些语句识别之后转换成更高级的语法,从而达到 更优的代码体积。因此,设置合适的 target 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旦目标环境的设置不能覆盖所有的用 户群体,那么极有可能在某些低端浏览器中出现语法不兼容问题,从而发生线上事故。笔者曾在生产环境中就见过这种情况,由于 Vite 默认的 target 无法覆盖所有支持原生ESM 的浏览器,经过压缩器的语法转换后,在某些 iOS 机型(iOS 11.2)上出现白屏事故,最后通过指定 target 为 es2015 或者 es6 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为了线上的稳定性,推荐大家最好还是将 target 参数设置为 ECMA 语法的最低版 本 es2015 / es6 。
CSS 压缩
- 对于 CSS 代码的压缩,Vite 中的相关配置如下
// vite.config.tsexportdefault{ build:{// 设置 CSS 的目标环境 cssTarget:''}}
- 默认情况下 Vite 会使用 Esbuild 对 CSS 代码进行压缩,一般不需要我们对 cssTarget 进行配置。不过在需要兼容安卓端微信的 webview 时,我们需要将 build.cssTarget 设置为 chrome61 ,以防止 vite 将 rgba() 颜色转化为 #RGBA 十六进制符号的形式,出现样式问题
图片压缩
- 图片资源是一般是产物体积的大头,如果能有效地压缩图片体积,那么对项目体积来说会得到不小的优化。而在 Vite 中我们一般使用 vite-plugin-imagemin 来进行图片压缩
产物拆包
- 一般来说,如果不对产物进行 代码分割 (或者 拆包 ),全部打包到一个 chunk 中,会产生如下的问题: - 首屏加载的代码体积过大,即使是当前页面不需要的代码也会进行加载。- 线上缓存复用率极低,改动一行代码即可导致整个 bundle 产物缓存失效。
- 而 Vite 中内置如下的代码拆包能力: - CSS 代码分割,即实现一个 chunk 对应一个 css 文件。- 默认有一套拆包策略,将应用的代码和第三方库的代码分别打包成两份产物,并对于动态 import 的模块单独打包成一个 chunk。
-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 manualChunks 参数进行自定义配置:
// vite.config.ts{ build { rollupOptions:{ output:{// 1. 对象配置 manualChunks:{// 将 React 相关库打包成单独的 chunk 中'react-vendor':['react','react-dom'],// 将 Lodash 库的代码单独打包'lodash':['lodash-es'],// 将组件库的代码打包'library':['antd'],},// 2. 函数配置if(id.includes('antd')|| id.includes('@arco-design/web-react')){return'library';}if(id.includes('lodash')){return'lodash';}if(id.includes('react')){return'react';}},}},}
- 当然,在函数配置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循环引用的问题
按需加载
- 在一个完整的 Web 应用中,对于某些模块当前页面可能并不需要,如果浏览器在加载当前页面的同时也需要加载这些不必要的模块,那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对路由组件进行动态引入,比如在 React 应用中使用 @loadable/component 进行组件异步加载:
import React from"react";import ReactDOM from"react-dom";import loadable from"@loadable/component";import{ BrowserRouter, Routes, Route}from"react-router-dom";const Foo =loadable(()=>import("./routes/Foo"));const Bar =loadable(()=>import("./routes/Bar"));ReactDOM.render(<React.StrictMode><BrowserRouter><Routes><Route path="/foo" element={<Foo />}/><Route path="/bar" element={<Bar />}/></Routes></BrowserRouter></React.StrictM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这样在生产环境中,Vite 也会将动态引入的组件单独打包成一个 chunk。当然,对于组件内部的逻辑,我们也可以通过动态 import 的方式来延迟执行,进一步优化首屏的加载性能,如下代码所示:
functionApp(){constcomputeFunc=async()=>{// 延迟加载第三方库// 需要注意 Tree Shaking 问题// 如果直接引入包名,无法做到 Tree-Shaking,因此尽量导入具体的子路径const{default: merge }=awaitimport("lodash-es/merge");const c =merge({ a:1},{ b:2});console.log(c);};return(<div className="App"><p><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computeFunc}> Click me </button></p></div>);}exportdefault App;
预渲染优化
- 预渲染是当今比较主流的优化手段,主要包括服务端渲染(SSR)和静态站点生成(SSG)这两种技术。在 SSR 的场景下,服务端生成好完整的 HTML 内容,直接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能够根据 HTML 渲染出完整的首屏内容,而不需要依赖 JS 的加载,从而降低浏览器的渲染压力;而另一方面,由于服务端的网络环境更优,可以更快地获取到页面所需的数据,也能节省浏览器请求数据的时间
- 而 SSG 可以在构建阶段生成完整的 HTML 内容,它与 SSR 最大的不同在于 HTML 的生成在构建阶段完成,而不是在服务器的运行时。SSG 同样可以给浏览器完整的 HTML 内容,不依赖于 JS 的加载,可以有效提高页面加载性能。不过相比 SSR,SSG 的内容往往动态性不够,适合比较静态的站点,比如文档、博客等场景。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Tyro_java/article/details/140076011
版权归原作者 Wang's Blog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归原作者 Wang's Blog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