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弦,视频号2023年度优秀创作者,互联网大厂P8技术专家,Spring Cloud Alibaba微服务架构实战派(上下册)和RocketMQ消息中间件实战派(上下册)的作者,资深架构师,技术负责人,极客时间训练营讲师,四维口袋KVP最具价值技术专家,技术领域专家团成员,2021电子工业出版社年度优秀作者,获得2023电子工业出版技术成长领路人称号,荣获2024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20周年荣誉专家称号,2024电子工业出版社年度优秀作者。
Apache Spark是一个通用的、基于内存的分布式计算引擎,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其核心架构设计及技术原理实现可以归纳如下。
1.概要设计
1.1 核心组件与架构设计
1.1.1 Spark Core
(1)SparkContext:是Spark的主入口,用于连接Driver与Spark Cluster(Workers)。每个JVM仅能有一个活跃的SparkContext。
(2)Driver Program:驱动程序,包含Application中的main函数,用于创建SparkContext。
(3)Cluster Manager:在集群(Standalone、Mesos、YARN)上获取资源的外部服务。
(4)Worker Node:集群中任何可以运行Application代码的节点。
(5)Executor:某个Application运行在worker节点上的一个进程。
(6)Task:被送到某个Executor上的工作单元。
(7)Job:包含多个Task组成的并行计算,往往由Spark Action算子触发生成,一个Application中往往会产生多个Job。
(8)Stage:每个Job会被拆分成多组Task,作为一个TaskSet,其名称为Stage。
1.1.2 Spark SQL
(1)SparkSession:是SparkSQL的入口,整合了SparkConf、SparkContext、SQLContext、HiveContext以及StreamingContext。当创建了SparkSession对象后,可以间接拿到sparkContext与sqlContext对象。
(2)DataFrame与DataSet:Spark SQL提供了DataFrame和DataSet API,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支持SQL查询。
1.1.3 Spark Streaming
(1)DStream:Spark Streaming使用类似于RDD的抽象(称为DStream)来表示连续的数据流,并支持一系列的转换操作。
(2)实时数据处理:可以处理来自实时数据源的数据流,并将其转换为可供分析和存储的批处理数据。
1.1.4 MLlib
机器学习库:提供了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和工具,包括分类、回归、聚类等。
1.1.5 GraphX
图计算库:支持各种图计算算法,用于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等应用场景。
1.2 技术原理实现
1.2.1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
(1)核心数据抽象:RDD代表一个可分区、可容错、可并行操作的不可变集合。
(2)转换操作:RDD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转换操作(如map、filter、reduce等)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被缓存到内存中以便快速访问和复用。
(3)依赖关系:RDD之间的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有向无环图(DAG),Spark使用DAG来优化任务的执行顺序和减少数据的移动。、
1.2.2 任务调度与执行
(1)DAGScheduler:负责将DAG图分解成多个Stage,每个Stage包含一组可以并行执行的任务。
(2)TaskScheduler:负责将任务分配给Executor执行,并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
(3)Executor:负责执行具体的任务,并将结果返回给Driver。
1.2.3 内存管理与容错机制
(1)内存管理:Spark采用了可配置的内存管理机制,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进行调优。
(2)容错机制:通过RDD的lineage信息,Spark可以在节点故障时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分区,保证计算的容错性。
1.2.4 部署模式
(1)Standalone模式:Spark自带的集群管理器,适合小规模集群。
(2)YARN模式:与Hadoop YARN集成,适合与Hadoop生态系统结合使用。
(3)Mesos模式:与Apache Mesos集成,适合大规模、多框架的集群管理。
Spark的核心架构设计及技术原理实现围绕着RDD这一核心数据抽象展开,通过DAG图优化任务执行顺序、内存管理提高计算效率、容错机制保证计算可靠性。同时,Spark提供了丰富的API和组件支持结构化数据处理、实时流计算、机器学习和图计算等多种应用场景。在部署方面,Spark支持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集群环境。
2.Spark高可用架构设计
Spark高可用架构设计旨在确保在集群部分节点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服务。以下是一个基于当前技术和实践的Spark高可用架构设计方案。
2.1 高可用架构组件
2.1.1 Cluster Manager
推荐使用YARN作为集群管理器,YARN提供了资源管理和调度功能,支持容错和负载均衡。
2.1.2 多个Master节点
使用Zookeeper实现Active-Standby模式,以确保Master节点的高可用。当Active Master节点出现故障时,Zookeeper会自动选举一个新的Standby Master节点成为Active Master。
2.1.3 Worker节点
确保有足够的Worker节点来分担任务,并且这些Worker节点应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或虚拟机上,以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
2.2 高可用配置步骤
2.2.1 安装和配置Zookeeper
在集群中部署Zookeeper,并配置好Zookeeper集群。确保Zookeeper集群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2.2.2 修改Spark配置
在Spark的配置文件(如spark-env.sh)中,添加Zookeeper的相关信息,以便Spark能够使用Zookeeper进行Master节点的高可用管理。
2.2.3 启动Spark集群
在配置完成后,启动Spark集群。Spark会自动注册到Zookeeper,并选举出一个Active Master节点。
2.2.4 监控和故障恢复
使用Spark UI、Ganglia或Prometheus等工具监控Spark集群的状态。当检测到Master节点故障时,Zookeeper会自动进行故障恢复,选举一个新的Master节点。
2.2.5 配置作业重试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配置Spark作业的重试机制。当作业失败时,Spark会自动重新提交作业,直到作业成功完成。
2.3 高可用架构设计考虑因素
2.3.1 数据冗余和容错
使用高可用性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或Ceph)存储Spark作业的数据。这些文件系统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3.2 网络通信可靠性
确保Spark集群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是可靠的。使用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和优化的网络配置,以提高节点之间的通信速度和吞吐量。
2.3.3 安全性
配置防火墙和安全组规则,以限制不必要的入站和出站流量,并保护Spark集群免受网络攻击。
2.3.4 性能监控和日志记录
使用监控工具监控Spark集群的性能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配置日志记录和分析系统,以便跟踪和分析Spark作业的执行情况。
综上所述,Spark高可用架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集群管理、数据存储、故障恢复、网络通信、安全性和性能监控等。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配置,可以确保Spark集群在部分节点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服务。
3.Spark高吞吐量架构设计
Spark高吞吐量架构设计旨在优化Spark集群的性能,使其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并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下是一些设计原则和实现策略,以帮助构建高吞吐量的Spark架构。
3.1 核心设计原则
3.1.1 内存计算
Spark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而不是磁盘上,大大减少了数据访问的延迟,从而提高了吞吐量。确保为Executor分配足够的内存资源,以充分利用内存计算的优势。
3.1.2 并行处理
Spark采用基于任务的并行处理模型,通过增加任务数量可以充分利用集群的计算资源。合理设置任务并行度(如通过调整**
spark.sql.shuffle.partitions
**参数),以确保任务能够在多个节点上并行执行。
3.1.3 数据本地性
Spark优先在数据所在的节点上执行任务,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量。通过优化数据分区和存储策略,可以提高数据本地性,进而提升吞吐量。
3.1.4 优化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Spark底层使用了优化的数据结构(如RDD、DataFrame、DataSet)和算法(如MapReduce、聚合操作等),这些优化措施有助于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保持高效的数据吞吐量。
3.2 实现策略
3.2.1 集群资源优化
(1)动态资源分配:Spark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可以根据任务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集群中的资源分配。这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吞吐量。
(2)节点扩展:根据业务需求,适时增加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以提高整体计算能力。
3.2.2 作业优化
(1)作业调度优化:使用Spark的Fair Scheduler或Capacity Scheduler等高级调度器,根据作业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某些作业独占资源导致其他作业饥饿。
(2)作业参数调优:根据作业的特点和需求,调整Spark作业的参数(如
spark.sql.**autoBroadcastJoinThreshold**
**、
spark.executor.memory
**等),以优化作业的执行效率和吞吐量。
3.2.3 数据优化
(1)数据格式选择:选择适合Spark处理的数据格式(如Parquet、ORC等),这些格式通常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2)数据预分区:在数据加载阶段就进行预分区处理,确保数据在后续计算过程中能够保持分区均衡,减少数据shuffle的开销。
3.2.4 网络优化
优化网络配置,如增加网络带宽、降低网络延迟等,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提高吞吐量。
3.2.5 存储优化
使用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如HDFS、Alluxio等),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和吞吐量。
3.3 监控与调优
3.3.1 性能监控
使用Spark UI、Ganglia、Prometheus等工具监控Spark集群的性能指标(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带宽等),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并进行调优。
3.3.2 日志分析
分析Spark作业的日志文件,了解作业的执行过程和性能表现,找出潜在的性能问题和优化点。
3.3.3 定期调优:
根据监控和日志分析的结果,定期对Spark集群和作业进行调优,以保持最佳的性能和吞吐量。
综上所述,Spark高吞吐量架构设计需要从集群资源优化、作业优化、数据优化、网络优化、存储优化以及监控与调优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和工具,可以构建出高性能、高吞吐量的Spark架构。
4.Spark高性能架构设计及核心技术原理分析
4.1 Spark高性能架构设计
Spark高性能架构设计旨在通过优化集群资源、任务调度、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方面,提高Spark集群的吞吐量、降低延迟,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素。
4.1.1 集群资源优化
(1)动态资源分配:Spark支持基于作业需求的动态资源分配,可以根据作业的负载和资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Executor的数量和内存大小。
(2)节点扩展与负载均衡: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可以通过添加新节点来扩展集群规模,并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将任务均匀分配到各个节点上,避免某些节点过载。
4.1.2 任务调度优化
(1)使用高级调度器:如Fair Scheduler或Capacity Scheduler,根据作业的优先级和资源需求合理分配资源,避免作业饥饿或资源浪费。
(2)任务并行度设置:合理设置任务的并行度,确保任务能够充分利用集群的计算资源。这通常涉及调整**
spark.sql.shuffle.partitions
**等参数。
4.1.3 数据存储与处理优化
(1)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如Parquet、ORC等列式存储格式,这些格式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2)数据缓存与持久化:对于频繁访问的数据集,可以使用RDD的**
persist
或
cache
**方法进行缓存,以减少数据读取的延迟。同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持久化级别。
(3)数据预分区:在数据加载阶段就进行预分区处理,确保数据在后续计算过程中能够保持分区均衡,减少数据shuffle的开销。
4.1.4 网络优化
(1)优化网络配置:增加网络带宽、降低网络延迟,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
(2)数据本地性优化:尽量让任务在数据所在的节点上执行,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量。
4.1.5 监控与调优
(1)性能监控:使用Spark UI、Ganglia、Prometheus等工具监控集群的性能指标,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带宽等,及时发现性能瓶颈。
(2)日志分析:分析作业的日志文件,了解作业的执行过程和性能表现,找出潜在的性能问题和优化点。
(3)定期调优:根据监控和日志分析的结果,定期对集群和作业进行调优,包括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任务调度策略、改进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等。
4.2 Spark核心技术原理分析
Spark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性能的数据处理,离不开其背后的核心技术原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点。
4.2.1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
(1)RDD是Spark的核心抽象,代表一个不可变、可分区、可并行操作的分布式数据集。RDD通过一系列转换操作(如map、filter、reduce等)构建出有向无环图(DAG),Spark引擎根据DAG将任务拆分成多个阶段(Stage),并在集群上并行执行。
(2)RDD具有容错性,当某个分区的数据丢失时,Spark可以根据RDD的血统(lineage)信息重新计算该分区的数据。
4.2.2 有向无环图(DAG)调度
(1)Spark使用DAGScheduler将作业转换成的DAG拆分成多个阶段(Stage),每个阶段包含一组可以并行执行的任务。TaskScheduler则负责将这些任务分配到集群中的各个Executor上执行。
(2)DAG调度优化了任务的执行顺序和数据的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和数据传输,提高了作业的执行效率。
4.2.3 内存计算
(1)Spark将数据尽可能地存储在内存中,以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当内存不足时,Spark会将数据溢写到磁盘上,并使用高效的序列化机制(如Kryo)来减少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开销。
(2)内存计算使得Spark在处理迭代计算和交互式查询等场景时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4.2.4 高级API和生态系统
(1)Spark提供了Scala、Java、Python和R等多种语言的高级API,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编写并行应用程序。
(2)Spark生态系统包括Spark SQL、Spark Streaming、MLlib和GraphX等多个模块,覆盖了大数据处理的各个方面。这些模块之间可以无缝集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Spark高性能架构设计通过优化集群资源、任务调度、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方面,结合其核心技术原理(如RDD、DAG调度、内存计算等),实现了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
5.Spark分布式存储核心原理分析
Spark分布式存储核心原理主要基于其独特的存储架构和数据处理机制。以下是对Spark分布式存储核心原理的详细分析。
5.1 存储架构
Spark的存储架构主要分为两层:
(1)底层数据存储:这是Spark存储架构的基础,提供了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底层数据存储支持多种数据源,如Hadoop HDFS、Amazon S3、OpenStack Swift、Azure Blob Storage等。这些不同的数据源有不同的访问方式,但它们都提供了相似的访问接口,使得Spark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访问不同的数据源。
(2)Spark分布式文件系统(SDFS):这是Spark自带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基于底层数据存储构建。SDFS将底层的物理存储资源抽象成逻辑存储资源,并通过对逻辑存储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实现了对物理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5.2 存储核心原理、
5.2.1 数据写入过程
(1)数据准备:Spark需要从不同的数据源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Spark可以处理的格式。
(2)数据分区:Spark会将数据按照指定的分区策略进行分区。分区策略可以基于数据的大小、时间戳等进行。分区的好处是可以将大的数据集分成多个小数据集,方便并行处理。同时,不同的分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3)数据计算:Spark会对每个分区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可以采用Spark提供的各种算子进行操作,如map、reduce、filter等。在这个阶段,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自定义计算逻辑。
(4)数据持久化:Spark会将计算结果写入SDFS中。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持久化方式,如缓存、压缩、备份等。
(5)数据输出:Spark会将持久化后的数据输出到指定的数据源中,如数据库、文件等。
5.2.2 数据容错与恢复
(1)Spark通过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的血统信息来实现数据的容错与恢复。当某个分区的数据丢失时,Spark可以根据RDD的血统信息重新计算该分区的数据,而不需要对整个数据集进行重新计算。
(2)SDFS能够自动容错,当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5.2.3 数据访问与调度
(1)SDFS为Spark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文件视图,使得Spark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访问不同的数据源。
(2)Spark在任务调度时会尽可能地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其所要处理数据块的存储位置,以减少数据的移动和传输开销。
5.3 BlockManager的作用
BlockManager是Spark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件,它是一个嵌入在Spark中的key-value型分布式存储系统。BlockManager在Spark应用的运行过程中负责本地和远程数据块的存储、检索和管理。
(1)数据块的存储:BlockManager可以在内存、磁盘或堆外内存中存储数据块。当内存不足时,数据块会被溢写到磁盘上。
(2)数据块的检索:BlockManager提供了get和set数据块的接口,使得Spark应用能够方便地检索和存储数据块。
(3)数据块的复制:为了提高数据的容错性和可用性,BlockManager还支持数据块的复制。当某个节点上的数据块丢失时,可以从其他节点上复制该数据块。
Spark的分布式存储核心原理主要基于其独特的存储架构和数据处理机制。通过底层数据存储和SDFS的有机结合,Spark实现了对多种数据源的统一访问和管理。同时,通过RDD的血统信息、SDFS的自动容错机制以及BlockManager的本地和远程数据块管理功能,Spark保证了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此外,Spark还通过优化数据访问和调度策略,减少了数据的移动和传输开销,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版权归原作者 架构随笔录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