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全体系咋搞最靠谱?老司机带你“躺平”上路!

安全体系咋搞最靠谱?老司机带你“躺平”上路!

数字化时代,黑客就像无处不在的幽灵
但别担心,我们要打造的安全体系就像给你的数据穿上铠甲,让它在网络的狂风暴雨中安然无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某快递公司发生了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泄露的数据量超过45亿条,数据库大小超过400G,暗网已经成为泄露个人信息的温床了。另外关于诈骗, “电诈”已经是老演员了,国家的打击力度从未放缓,为什么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因为这种诈骗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财产权、损害了社会公信力,应该得到严厉打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境外诈骗工厂的关注,诈骗的形态、手段、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最常见的网络赌博。

一个高级的红客建立在扎实的技术基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持续学习的热情之上,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强烈的伦理意识,致力于通过合法的渗透测试和漏洞评估来提升网络安全;同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安全从业人员则建立在深入的安全知识、实际的项目经验和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之上,具备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训,能够以最全面的设计来规划安全策略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保护数字资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我国的未网络安全治理之路从未停歇!

1.开幕雷击!!图丑了点,将就看吧,如何从0开始搭建一个网络安全体系,今天就来说说我的见解,不妨想象一下,类似建设一条高速公路,怎样做到既要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又要避免任何“交通事故”。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我将围绕以下内容类比展开讨论

等保——基础建设及修路
态势感知——了解整条路的安全状况,提前感知预防即将发生的路况安全
UIAM——以ETC为统一的身份识别、进来的车辆还有车辆的实施人员等要都要经过身份认证
密码改造——保证车辆在上路后身份不被套取,计费金额不被篡改等
数据安全——乘客的安全
UEBA——高速路上的摄像头,及时发现分析司机的行为,以及对修路的人员,发现异常行为
SOAR——高效自动的保障路及车辆的安全
MSS——道路建设完成后期的运营维护可以交给第三方运营(高速公路的安保人员)

等级保护

想象一下,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根据车流量和重要性划分等级。比如,繁忙的城市快速路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和监控,而乡间小路可能相对宽松。这就像网络安全中的等级保护,关键系统需要更高的安全标准,比如更多的防火墙和监控机制,以抵御更复杂的攻击。

积极防御

建设高速公路时,工程师会主动识别潜在问题,比如落石、泥石流等风险。他们不会等到路被封了才反应,而是提前采取措施。网络安全中的积极防御同样重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确保系统安全。

统一认证

想象一下,所有车辆在上高速前都需要验证车主身份和车辆信息。只有符合标准的车才能上路。这就是统一认证的作用,确保网络中的每个用户和设备都经过身份验证,避免“假冒”用户的入侵。

密码改造

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司机需要输入有效的通行密码。如果密码长期不变,黑客就有机会破解。定期更换这些密码就像定期更新高速公路的收费规则,确保安全性,防止未授权的进入。

数据安全

高速公路上的信息系统需要保护车辆的行驶记录和费用信息不被窃取。网络中的数据安全涉及加密、备份和访问控制,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想象一下,若某个车辆的行程数据被篡改,那可就麻烦了!

用户实体行为分析

在高速公路上,交通监控系统会分析车流量和行驶模式。如果发现某辆车的行驶行为异常,比如突然加速或变道,就会引起警觉。同样,网络中的用户行为分析可以监控用户的活动,一旦发现异常,比如某个用户突然访问敏感数据,就能及时警报,防止潜在的内部威胁。

安全编排自动化响应

如果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管理系统会自动调整信号灯和标志,快速引导车辆绕行。这就是安全编排自动化响应的理念。当网络中检测到攻击时,系统可以自动采取措施,比如隔离受感染的设备,阻止攻击蔓延,让管理员有更多时间处理问题。

安全托管服务

最后,想象一下,有一支专业的团队负责高速公路的维护和安全巡逻。他们不仅监控交通状况,还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网络中的安全托管服务就像这样,企业可以将网络安全外包给专业团队,确保有专家随时监控和应对安全威胁,让企业更专注于业务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具体该咋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从恶意软件攻击到高级持续性威胁(APT),从数据泄露到供应链攻击,安全威胁无处不在。这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一个全面、完善、可持续的综合安全解决方案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一套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管理、密码改造、安全运营和自动化响应的综合安全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系统化、可落地的安全防护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2.网络安全背景与发展历程

2.1信息安全发展历程

网络安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通信安全(19401970)
主要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问题。早期的通信安全主要通过加密技术来保障数据在传输中的安全性。
典型案例美国军方在二战期间使用的恩尼格玛(Enigma)密码机。
2.计算机安全(19701990)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处理和存储成为关注重点。计算机安全主要聚焦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的访问控制和病毒防护等问题。
典型案例1988年,莫里斯蠕虫(MorrisWorm)攻击事件,揭示了计算机系统脆弱性。
3.信息安全(199020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开始涵盖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数据安全、软硬件安全和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杀毒软件等安全产品开始普及。
典型案例2000年,“爱虫”病毒(ILOVEYOU)通过电子邮件传播,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损失。
4.网络安全(2014至今)
网络安全涵盖了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挑战。网络安全体系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威胁情报、态势感知、事件响应等技术逐渐成为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典型案例2017年,WannaCry勒索病毒席卷全球,给多国企业和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当前网络安全形势

近年来,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并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攻击目标精准化
传统的网络攻击多以广撒网的形式进行,而现在的攻击更具针对性,往往锁定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甚至特定个人进行攻击。
2.攻击手段隐蔽化
攻击者会使用更为隐蔽的手段躲避传统的防护措施,例如利用零日漏洞、钓鱼邮件等方式来获取访问权限。
3.攻击规模扩大化
通过僵尸网络、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等手段发动的攻击,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对企业正常运营和用户体验造成严重干扰。
4.供应链攻击增多
攻击者通过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入手,逐步渗透到核心系统,造成更大范围的安全威胁。
基于上述安全形势的变化,企业亟需一套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有效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

3.安全滑动标尺与安全成熟度模型

安全滑动标尺是一个用来衡量企业安全体系成熟度的模型,帮助企业在不同阶段明确安全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通过分析企业当前的安全状态,可以将其安全能力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初始阶段(BasicStage)
主要关注基础设施的安全,如网络划分、补丁管理、供应链管理、员工管理等。
安全防护措施部署防火墙、进行基础的安全审计、实施简单的访问控制策略。
2.发展阶段(DevelopingStage)
此阶段企业开始部署更多的安全防护手段,如邮件网关、病毒防护软件、边界防护设备等,以应对更为复杂的攻击。
安全防护措施部署邮件安全网关,防范垃圾邮件和钓鱼攻击;部署反病毒软件,防范恶意软件和勒索病毒。
3.成熟阶段(MatureStage)
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安全运营能力,开始部署更高级的安全设备和系统,如SIEM(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监控平台等。
安全防护措施部署SIEM系统,实时监控和分析安全事件;引入威胁情报,提升威胁检测能力。
4.高级阶段(AdvancedStage)
企业已经具备成熟的安全运营和管理能力,能够主动生成情报并加以利用,通过模拟攻击和合法反制等手段提升网络抗攻击能力。
安全防护措施部署态势感知系统,建立安全运营中心(SOC),形成全面的威胁检测与响应机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安全现状,明确所在的安全成熟度阶段,并制定相应的提升策略,逐步推进安全体系的建设。

4.企业安全现状与典型问题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常见网络安全问题

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中通常面临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1.密码管理问题
员工使用简单的密码,容易被破解。密码管理混乱,导致密码泄露风险大。
解决方案部署统一身份认证(UIAM)系统,采用多因素认证(MFA),提升身份认证安全性。
2.设备管理问题
安全设备种类繁多,管理复杂,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协调管理。
解决方案部署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系统,集中管理所有安全设备,实现安全事件的集中分析和处理。
3.数据泄露风险
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恶意泄露或外部攻击都可能导致数据泄露。
解决方案部署数据防泄漏(DLP)系统,对敏感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保护。
4.安全事件响应不及时
发现安全事件后,处置流程繁琐、响应速度慢,导致安全事件扩散,损失加大。
解决方案引入SOAR(安全编排、自动化和响应)技术,实现安全事件的自动化响应和处理。

4.2企业网络安全典型案例分析

1.案例1某制造企业的勒索病毒攻击事件
攻击者通过钓鱼邮件获取了内部员工的账号密码,随后入侵企业内部网络,成功部署勒索病毒,导致关键生产系统瘫痪。
问题分析密码管理不当,缺乏多因素认证机制;内部网络缺乏分段隔离,攻击者在入侵后能够轻松横向移动。
改进措施引入多因素认证机制,提升身份认证安全性;优化网络架构,进行分段隔离,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
2.案例2某金融机构的数据泄露事件
内部员工由于操作失误,将客户的敏感信息发送至外部邮箱,导致大规模数据泄露,严重损害企业声誉。
问题分析缺乏有效的数据泄露防护措施,未能及时检测和阻止不当的数据外发行为。
改进措施部署数据防泄漏(DLP)系统,对敏感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建立严格的外发审计机制。

5.综合安全解决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下,企业必须从多个维度构建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威胁和合规要求。第五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等级保护、积极防御、统一认证、密码改造、数据安全、用户实体行为分析、安全编排自动化响应、安全托管服务。这些方面分别对应企业在不同层次、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需求,以下将逐一展开探讨。

5.1等级保护:从合规到体系化安全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等级保护的目标是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构建安全基线,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企业需要以等级保护为起点,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防御和持续改进。
技术策略:
1.安全等级划分与定级备案:
根据系统的重要性和风险等级,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如一级到五级),并依据国家等级保护标准进行定级和备案。
系统定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法律要求,更是为了明确各系统的安全需求和风险水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
2.安全基线建设:
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边界防护、数据加密、日志审计等。企业需要建立安全基线,确保所有系统都符合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安全基线建设的重点在于标准化和可持续性,通过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和配置规范,实现安全措施的系统化和常态化。
3.定期测评与整改: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配置检查等,评估系统是否符合等级保护要求。
结合测评结果,及时修复安全漏洞,改进安全策略,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4.动态风险评估与响应:
等级保护不应仅限于静态的合规检查,而应融入动态的风险评估与响应机制。通过威胁情报、行为分析等手段,实时掌握系统的安全状态,及时应对新出现的安全风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态势感知是一个军事领域的概念,当时美国军队创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让战场上的士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接受司令部的作战指令、执行对应的战术、了解和分析战场上敌我双方基本情况。所以本质上来讲,美军所定义的态势感知能力是一个基于战场数据从采集、分析到执行的一整套系统。把态势感知的几个部分拆开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带着专家经验的数据分析系统,同时搭配各种传感器用来采集数据。最后落地可能就是大兵枪上的喵具或者是AR护目镜之类的,可以把需要干的事情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直接反映到这类工具上。

5.2积极防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积极防御强调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即不仅要在事后进行响应和恢复,更要在事前和事中主动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威胁。企业需要建立一套能够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的体系,以实现及时的威胁发现和快速的风险处置。
技术策略:
1.态势感知与威胁情报融合:
态势感知是积极防御的核心,通过整合网络中的多维度数据(如流量、日志、用户行为等),构建全局的安全态势视图。
引入威胁情报平台,结合外部威胁信息与内部安全数据,提升对未知威胁的感知能力和响应速度。
2.基于行为的威胁检测与响应:
建立基于用户、实体行为分析(UEBA)的威胁检测体系,识别异常行为,如用户越权访问、大量数据导出等,及时发现潜在威胁。
对检测到的威胁事件进行关联分析,识别攻击链条中的关键节点,采取精准打击措施,快速响应和处置威胁。
3.攻击模拟与红蓝对抗:
定期进行攻击模拟和红蓝对抗演练,验证现有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性,识别防护薄弱点。
通过模拟实际攻击场景,测试和评估防护系统的检测、响应和恢复能力,提升全局的防护水平。
4.主动防御与欺骗技术:
在关键节点部署诱饵和蜜罐系统,引诱攻击者进入虚拟环境,延缓攻击进程,收集攻击者的策略和工具,为后续防御提供依据。
结合蜜网技术,建立虚假目标和虚拟资产,迷惑攻击者,降低攻击成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态感的缺陷在于怎样解决最后一公里?
:什么叫最后一公里?(处置发现的威胁)
:现在有办法处理吗?有
:靠人?必须的
:靠一群人还是一个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运维关注的是点,但是能避免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吗?不能,因为运营和运维最大的区别是“总结”。“噱头”一般的功能:联动,大家如何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营中常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资产管理不清晰,增、删、改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到安全部门。

各类信息无法关联,攻击事件发生后,无法快速明晰被攻击资产的业务归属,对其承载的组件、未修复漏洞及后续处置跟踪流程不能确定。

安全设备数据碎片化,分析一个攻击事件可能要登录IPS、WAF、EDR、异常流量、全流量等多个设备。

重复繁琐的安全扫描、漏洞分发、攻击事件分析、工单派送、补丁更新工作,消耗过多人力,损伤人员积极性。
如果分散化地解决上述问题,依然很难保障全局防护效果。但如果引入安全运营体系通过系统、平台等对接、安全数据整合、自动化脚本等方式来全面提升企业对自身信息安全的掌控能力,将收获1+1>2的效果。

5.3统一认证(UIAM):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的核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多,用户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变得愈加复杂。统一认证系统(UIAM)的目标是简化用户身份认证流程,提升认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确保用户在不同系统中的访问权限一致性和可管理性。
技术策略:
1.单点登录(SSO):
通过单点登录机制,实现用户在多个系统中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提升用户体验,减少密码管理的负担。
实现跨系统的身份同步和单点注销,确保用户身份在所有系统中的一致性。
2.多因素认证(MFA):
结合密码、生物识别、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手段,确保用户身份的唯一性和真实性,提升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对于敏感操作(如权限变更、资金转账等),强制要求使用多因素认证,防止身份盗用和冒名操作。
3.基于风险的动态访问控制:
结合用户的行为模式、设备指纹、地理位置等上下文信息,对每一次访问请求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级别调整访问控制策略。
对异常访问行为,如在短时间内从不同地理位置登录等,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认证、触发告警等。
4.统一授权与审计:
统一管理用户在各系统中的权限,避免权限分散管理带来的滥用和越权风险。
记录和审计所有的授权变更和敏感操作行为,形成完善的权限审计机制,确保授权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一个用户拥有大量账户密码,记不住又难找回。 传统的用户名 / 口令的身份认证方式安全性低、无法满足对身份认证的高可靠性要求的需求,统一身份认证应运而生。

统一身份认证是指由一个平台给所有的系统提供身份数据,从而可以使用同一套账号密码,登录所有系统,就像是拿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整个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如下挑战:

  • 员工的入职、调岗、兼职、离职等,需要人工创建、删除账号;对权限、信息进行认证、变更,工作量较大,容易造成漏删、误删。员工账户又涉及正式员工、临时工、经销商、供应链伙伴等多种角色,大量的员工入职、离职的账户管理,对人力、IT 部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 内部应用系统众多,认证方式千奇百怪,每个系统都建立不同的账号、密码,员工难以都记住。同时,运维人员也难以实现用同一套系统,对所有人员的身份信息和同一人员的多维度字段信息进行集中安全管理。
  • 缺乏统一审计,造成资源浪费和信息泄露隐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4密码改造:从传统到国产化的转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密码是信息安全的基石,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传统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受到挑战,密码改造的目标是实现密码算法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技术策略:
1.密码算法国产化:
在关键业务系统中推广使用国产密码算法(如SM2、SM3、SM4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国际算法,确保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和自主性。
通过密码算法的替代升级,确保系统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具备足够的抗量子计算攻击能力。
2.密钥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统一的密钥管理体系,实现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使用、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密钥的操作行为进行全程记录和审计,确保密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加密与签名系统改造:
针对现有加密和签名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改造和升级现有的数字签名系统,实现基于国产算法的数字签名和验签,确保电子文档的法律效力和安全性。
4.密码应用场景推广:
推广密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场景,如邮件加密、数据备份、身份认证等,全面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密码使用规范和策略,确保密码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推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5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与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张图看懂数据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数据安全的核心在于保障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企业需要针对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传输、共享和销毁等各个环节,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确保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和恶意篡改。
技术策略:
1.数据分级与分类管理:
根据数据的敏感度和业务属性,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对于高敏感度的数据(如个人信息、商业机密),应采用更严格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2.数据加密与脱敏:
对存储和传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对于非生产环境,如测试环境、数据分析平台等,采用数据
脱敏技术,去除敏感信息。
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脱敏方式,确保数据在不同使用场景中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数据防泄漏(DLP)策略:
部署数据防泄漏策略,实时监控数据的流动,防止数据通过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打印等途径泄露。
对外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和云端应用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和监控,防止通过物理途径和云端应用造成的数据泄露。
4.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与销毁:
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数据的生成、使用、共享、存储到最终的销毁,都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策略和流程。
对不再使用的数据,采用安全删除和销毁技术,防止残留数据被恶意利用或泄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6用户实体行为分析(UEBA):识别潜在内部威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内部威胁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包括内部人员恶意泄露、误操作等。通过用户实体行为分析(UEBA),可以建立用户和实体的行为基线,识别异常行为,从而防范潜在的内部威胁。
技术策略:
1.用户行为基线建模:
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建立用户日常行为的基线模型,如正常的登录时间、常访问的系统等。
结合用户的行为模式,识别异常行为,如非正常时间登录、短时间内的大量数据导出等。
2.实体行为分析与监控:
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工作站等实体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识别异常的访问请求和操作行为,如未经授权的配置变更、大量数据传输等。
实现实体与用户行为的关联分析,发现潜在的内外部威胁,如员工账号被外部入侵者利用等。
3.多维度数据关联与告警:
结合网络流量、日志、文件访问、数据库操作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构建全局的行为视图。
对于高风险行为,如越权访问、异常数据操作,及时触发告警和响应策略,防止安全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4.自适应安全策略调整:
根据用户和实体的行为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安全策略,如临时提升权限、加强认证要求、触发隔离等。
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避免误报和漏报,提升安全策略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仅靠一张图准确定位可疑人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7安全编排自动化响应(SOAR):提升安全运营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威胁能够发现、展示,如何高效处置呢?
人工处置?我司人手不够、技能有限、经验流失,人工处置成本高、效率低?
已经部署了大量安全设备,如何将其高效的利用起来、发挥其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维方式:
面对日益增多的安全事件和告警,单纯依靠人工处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安全运营需求。安全编排自动化响应(SOAR)旨在通过自动化流程和智能化决策,实现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技术策略:
1.自动化编排与流程管理:
通过编排引擎,将不同的安全设备、流程、策略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响应链条。
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件,预先定义自动化的响应流程,如告警分类、事件分析、应急处置等,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响应速度。
2.剧本化响应策略:
针对常见的安全事件,如恶意软件感染、网络扫描、数据泄露等,制定标准化的响应剧本,自动执行预定义的响应动作。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剧本内容,如根据攻击者的行为模式,自动更新响应策略和防护措施。
3.告警联动与智能决策:
将不同来源的告警信息进行整合和去重,减少告警疲劳和误报率,提升告警的有效性。
结合机器学习和规则引擎,对告警进行智能化决策,自动判断告警的优先级和处理方式,确保关键事件得到及时响应。
4.自动化报告与审计:
在事件响应结束后,自动生成响应报告,记录事件的详细信息、处置过程和最终结果。
对所有的自动化响应行为进行审计和记录,确保响应过程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5.8安全托管服务(MSS):全方位托管式 的安全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6717b8ca6e81424183961af15c5c0c58.png

思维方式:
安全托管服务(MSS)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安全管理模式,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安全团队能力不足的企业,MSS能够有效提升其安全防护能力。MSS的目标是将安全设备管理、安全事件响应、威胁情报分析等外包给专业的安全服务提供商,从而降低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压力。
技术策略:
1.安全设备托管与维护:
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Web应用防护系统等关键安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外包给服务商,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行和策略的及时更新。
定期进行设备的健康检查、策略优化和性能调优,提升安全设备的运行效率。
2.安全事件响应与应急支持:
提供7x24小时的安全事件响应和应急支持服务,确保在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恢复。
针对高危安全事件,如勒索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提供应急响应团队和专家支持,快速控制事件影响,减少损失。
3.威胁情报与安全运营监控:
基于威胁情报平台,持续监控企业面临的最新威胁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的安全状况,提供定制化的安全预警服务。
通过安全运营监控平台,实时掌握企业的整体安全状态,提供安全态势报告和改进建议,持续提升企业的安全防护能力。
4.安全策略优化与合规管理:
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策略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安全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提供合规管理服务,确保企业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实现安全防护的最佳实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结语

等级保护很基础,但做不做?做了就万无一失?那是你没遇到真正的“威胁”。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形势下,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综合安全解决方案,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管理、密码应用到安全运营和响应,全面覆盖企业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通过部署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威胁的持续演变,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防护能力,灵活应对新出现的安全挑战。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安全防护体系,企业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的网络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录

6.1数据与统计

1.全球网络攻击数据
2023年,全球平均每月发生的网络攻击事件数量达到3000万次,同比增长15%。
恶意软件攻击占所有网络攻击的35%,勒索病毒攻击占20%,DDoS攻击占10%。
2.企业安全事件响应时间统计
未部署SOAR技术的企业,平均安全事件响应时间为45分钟,事件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
部署SOAR技术后,平均响应时间降低至3分钟,有效遏制了安全事件的扩散,经济损失降低了80%。
3.数据泄露事件分析
2023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200多起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导致超过10亿条个人数据泄露。
其中,60%的数据泄露事件是由内部人员操作失误或恶意行为引起的。
4.密码管理问题调查
一项针对全球1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85%的企业员工认为自己的密码管理不当,存在密码重复使用、简单密码设置等问题。
仅有30%的企业部署了多因素认证(MFA)机制,80%的企业仍依赖传统的密码认证方式。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onepunch1/article/details/142383723
版权归原作者 黑克星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安全体系咋搞最靠谱?老司机带你“躺平”上路!”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