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96讲:MySQL高可用集群MHA的核心概念以及集群搭建

文章目录

1.MHA高可用数据库集群的核心概念

1.1.主从复制架构的演变

在MySQL集群模式的过程中,演变出了很多类的集群,分为以下几种:

1)基础主从

在基础主从中不需要依赖于其他任何的软件,MySQL自身就可以实现的集群模式。

常见的有一主一从、一主多从、多级主从(级联主从,A库复制给B库,B库再复制给C/D/E多库)、双主、环状主从、多主依从。

其中一主一从、一主多从、多级主从是企业中最常用的方案,当然有钱的还会用RDS。

双主模式在高可用环境、分布式架构中会用到。

环状、多主依从几乎不会用,环状指的是A复制B,B复制C,C复制A。

2)高性能架构

实际上一主多从架构不会直接在企业中使用,因为程序只会去连接主库,从库相当于只是在备份主库的数据,毫无意义而言,还浪费资源,基于这种场景,相继推出了高性能架构。

所谓的高性能架构就是我们熟知的读写分离架构,释放主库的读操作,在业务场景,很多的情况下都是读操作,写数据的场景一般很少,有了读写分离结构,所有的读操作就会通过中间件路由到从库上,所有的写操作通过中间件路由到主库上。

读写分离是通过第三方中间件实现的,通过路由机制分发读写操作,企业中用的非常多。

常见的读写分离中间件有:mysql-proxy、atlas、mysqlrouter、proxysql、maxscale、mycat。

3)高可用架构

即使有了读写分离架构,其实也不能保证高可用常见,当主库坏了,从库依旧是从库,不会成为一个主库,接替主库的工作,就会影响全年的宕机率。

为了保证业务高可用,全年0宕机率,高可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常见的高可用架构产品有三类:负载均衡类(lvs、f5、nginx)、主备系统(ka、ha、powerha、mc_sc、mha、mmm)、多活系统(pxc、mgc、mysql cluster、innodb cluster)。

主备系统有切换过程,大概几十秒,因此不能说是准全年0宕机率。

4)分布式架构

分布式架构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所在,常见的分布式软件有没有餐厅和dble。

newsql也是未来的趋势。

1.2.MHA简介以及架构

MHA(Master High Availability)目前在MySQL高可用方面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它由日本DeNA公司youshimaton(现就职于Facebook公司)开发,是一套优秀的作为MySQL高可用性环境下故障切换和主从提升的高可用软件。在MySQL故障切换过程中,MHA能做到在0~30秒之内自动完成数据库的故障切换操作,并且在进行故障切换的过程中,MHA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可用。

mha官网:https://code.google.com/archive/p/mysql-master-ha/
github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yoshinorim/mha4mysql-manager/wiki/Downloads

MHA的架构图

MHA可以同时对多组主从复制集群实现高可用架构,首先需要在所有的MySQL服务器中安装MHA Node组件,然后再部署一个MHA Manger管理组件,通过Manger管理组件去维护主从复制集群的高可用性。

使用MHA的前提需要准备至少三台数据库服务器,一主两从的主从复制集群,一台充当主库,一台主从备用主库,另外一台充当从库。

mha

1.3.MHA的软件结构

Manger组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具包:
名称功能masterha_manger启动MHAmasterha_check_ssh检查MHA的SSH配置状况masterha_check_repl检查MySQL复制状况masterha_master_monitor检测master是否宕机masterha_check_status检测当前MHA运行状态masterha_master_switch控制故障转移(自动或者手动)masterha_conf_host添加或删除配置的server信息
Node组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工具包:
名称功能save_binary_logs保存和复制master的二进制日志apply_diff_relay_logs识别差异的中继日志事件并将其差异的事件应用于其他的purge_relay_logs清除中继日志(不会阻塞SQL线程)

1.4.MHA Manager组件的启动过程

Manager组件的启动过程:

  • 1)首先读取--conf=/data/mha/app1.cnf参数指定的MHA的配置文件,获取到主从复制集群主库和从库的相关信息。
  • 2)然后调用masterha_check_ssh这个脚本,通过配置文件中指定的ssh_user=root参数,进行互信检查。
  • 3)然后调用masterha_check_repl 这个脚本,检查主从复制的状态。
  • 4)一切准备就绪后,MHA启动成功。

1.5.MHA高可用集群的原理

MHA高可用集群的原理:

在MySQL的每台服务器中都会安装Node组件,MHA的Manager组件会通过

masterha_master_monitor

脚本,根据配置文件中的

ping_interval

参数间隔性的持续健康主库的运行状态,包括网络层面以及主库的状态,主库的状态通过我们指定的数据库用户来进行监控,一旦检测到master主库故障时,Manger组件会选举出集群中的某个从库,将这个从库提升为主库,然后剩余的从库去复制这个新主库的,重新生成一个高可用集群。

Manager组件选举新主库的过程:

Manager组件选举新主库有三种算法:

  • 当主库故障后,如果配置文件中有声明哪个节点强制为主库,该节点会强制提升为新的主库。
  • 当主库故障后,判断剩余从库谁的数据最新(根据Position或者GTID来判断),谁复制主库的数据最多,最多的节点提升为新主库。
  • 当主库故障后,如果剩余从库的Position或者GTID都一一致,也就意味着剩余从库复制的数据都一样多,那么此时就会根据配置文件中的书写顺序,从上到下,最上面的那个节点会成为新主库。

选举过程中还有一个小细节:

1)默认情况下如果一个slave落后master 100M的relay logs的话,即使有权重,也会失效。

2)如果某个从库的check_repl_delay=0,即使落后很多日志,也强制选择其为备选主

新主库上任后数据处理过程:

当主库故障,新主库上任后,所有的库都会去判断故障主库的SSH连通性,如果能连接上主库,此时所有的从库就会去截取从库上没有,但是主库上有的数据,然后保存到各自的本地,避免数据丢失。

当主库故障后,通过SSH连通性,发现连不上主库,此时会进行一个数据补偿,其实就是将剩下的多个从库的数据同步成一致的,因为多个从库和主库复制的数据多多少少有差距,数据量最多的会成为新主库,数据库最少的会去复制新主库,数据补偿就是为了将剩下的这些库的数据量变成一致的。

  • 在传统模式下,数据补偿是通过apply_diff_relay_logs脚本计算新主库和从库的relay-log差异,需要通过内容进行复杂的对比,最终保证数据的统一。
  • 在GTID模式下,数据补偿是通过apply_diff_relay_logs脚本计算新主库和从库的relay-log差异,但是只需要比对GTID号即可,效率更高,因此建议MHA环境下,采用GTID的复制模式。

在主库故障,通过Manage组件自动切换过程中,Manager组件会试图从故障的主库服务器上保存二进制日志,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不丢失,但这并不总是可行的,当主库故障宕机后,主库中的二进制日志就没法保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供一台Binlog Server服务器,当主库宕机不可连接时,通过Binlog Server去保存二进制日志,最大程度上减少数据丢失。

MHA高可用切换的完整过程:

1)当Manager组件检测到主库故障时,就触发选举过程。

2)根据算法选举出某个从库作为主从复制集群的新主库,此时所有的从库,包括已经成为新主库的从库,都会去探测故障主库的连通性。

3)如果能连上故障主库,则截取从库与主库差异部分的Binlog,然后进行数据同步,避免数据丢失。

4)如果连不上故障主库,则进行数据补偿,使所有的从库包括新主库的数据统一。

5)解除成为新主库的从库身份,剩余的所有从库与新主库建立主从复制关系。

6)在MHA的配置文件中移除故障的节点。

7)Manager组件故障迁移工作完成,会自杀。

MHA的工作方式是一次性的,当完成一次故障切换后,就会自动停止运行,此时就需要DBA再次运行起来MHA,否则下次故障时,就不能达到高可用的效果了。

2.搭建MHA高可用数据库集群

本次搭建一个基础的MHA,企业级功能在后面的文章中讲解。

2.1.环境架构简介

由三台服务器组成的基于GTID的主从复制集群,集群架构为一主两从,最后通过MHA形成高可用的数据库集群。
IP主机名主从复制角色端口号组件192.168.20.11mysql-1master3306mysql192.168.20.12mysql-2slave3306mysql192.168.20.13mysql-3slave3305mysql、mha

2.2.搭建基于GTID的主从复制集群

公司很多场景下都是使用的传统主从复制集群,本次我们可以使用基于GTID复制的主从复制集群,搭建更加简单,并且GTIT模式的主从复制集群,能够实现主库并发传输Binlog日志到从库的特性,并且针对从库的SQL线程也可以实现SQL多线程的并行执行Binlog的特性。

#基于GTID的主从复制集群,每个节点的配置文件中一定要配置上这三行参数
gtid-mode=on#开启gpit功能
enforce-gtid-consistency=true#保证主从复制集群模式下,强制GTID的一致性
log-slave-updates=1#强制刷新从库的二进制日志
2.2.1.在三台服务器中分别搭建MySQL实例

首先在三台服务器中分别搭建单节点的MySQL实例,然后再配置成主从复制集群。

每个节点的部署方式一模一样,只是配置文件有所不同。

1)mysql-1节点部署MySQL的具体步骤一直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1.解压MySQL二进制包
[root@mysql-1 ~]# tar xf mysql-5.7.36-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C /usr/local/[root@mysql-1 ~]# mv /usr/local/mysql-5.7.36-linux-glibc2.12-x86_64 /usr/local/mysql2.设置MySQL的环境变量
[root@mysql-1 ~]# vim /etc/profileexportMYSQL_HOME=/usr/local/mysql
exportPATH=$MYSQL_HOME/bin:$PATHexportLD_LIBRARY_PATH=:/usr/local/mysql/lib

3.将mysql、mysqlbinlog命令设置一份超链接到/usr/bin目录(mha会用到这两个命令,但是不会识别我们配置的系统变量)
#在开发的时候将这两个命令写成了绝对路径,必须要改。[root@mysql-1 ~]# 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binlog /usr/bin/mysqlbinlog [root@mysql-1 ~]# 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 /usr/bin/mysql4.创建mysql用户
[root@mysql-1 ~]# groupadd -r mysql[root@mysql-1 ~]# useradd -M -r -s /sbin/nologin -g mysql mysql4.准备数据目录
[root@mysql-1 ~]# mkdir /data/mysql[root@mysql-1 ~]# chown -R mysql. /data/mysql5.初始化数据库
[root@mysql-1 ~]# mysqld --initialize-insecure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6.准备mysql配置文件
[root@mysql-1 ~]# vim /etc/my.cnf[mysqld]user=mysql                                
port=3306server_id=1#每个MySQL数据库的server_id都设置成不同的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    
log_bin=mysql-bin
gtid-mode=on                            #开启gpit功能
enforce-gtid-consistency=true              #保证主从复制集群模式下,强制GTID的一致性
log-slave-updates=1#强制刷新从库的二进制日志socket=/tmp/mysql.sock
log_error=/data/mysql/mysql_err.log
character-set-server=utf8

[mysql]socket=/tmp/mysql.sock

7.准备服务管理脚本
[root@mysql-1 ~]# vim /etc/systemd/system/mysqld.service [Unit]Description=MySQL Server
Documentation=man:mysqld(8)Documentation=http://dev.mysql.com/doc/refman/en/using-systemd.html
After=network.target
After=syslog.target
[Install]WantedBy=multi-user.target
[Service]User=mysql
Group=mysql
ExecStart=/usr/local/mysql/bin/mysqld --defaults-file=/etc/my.cnf
LimitNOFILE =50008.启动数据库
[root@mysql-1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root@mysql-1 ~]# systemctl start mysqld9.设置root密码
[root@mysql-1 ~]# mysqladmin -u root -P 3306  password '123456'10.登陆数据库
[root@mysql-1 ~]# mysql -uroot -p123456
mysql>

2)mysql-2节点的配置文件内容

[root@mysql-2 ~]# vim /etc/my.cnf[mysqld]user=mysql                                                              
port=3306server_id=2#每个MySQL数据库的server_id都设置成不同的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     
log_bin=mysql-bin
gtid-mode=on                                                    #开启gpit功能
enforce-gtid-consistency=true                     #保证主从复制集群模式下,强制GTID的一致性
log-slave-updates=1#强制刷新从库的二进制日志socket=/tmp/mysql.sock
log_error=/data/mysql/mysql_err.log
character-set-server=utf8

[mysql]socket=/tmp/mysql.sock

3)mysql-3节点的配置文件内容

[root@mysql-2 ~]# vim /etc/my.cnf[mysqld]user=mysql                                                              
port=3306server_id=3#每个MySQL数据库的server_id都设置成不同的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     
log_bin=mysql-bin
gtid-mode=on                                                    #开启gpit功能
enforce-gtid-consistency=true                     #保证主从复制集群模式下,强制GTID的一致性
log-slave-updates=1#强制刷新从库的二进制日志socket=/tmp/mysql.sock
log_error=/data/mysql/mysql_err.log
character-set-server=utf8

[mysql]socket=/tmp/mysql.sock
2.2.2.配置基于GTID的主从复制集群

1)主库创建复制用户

mysql>grantreplication slave on*.*to replicas@'192.168.20.%' identified by'123456';

2)配置从库连接主库

基于GTID的主从复制集群,如果是新的集群,可以不用再备份数据,然后还原到从库,可以直接填写要从主库的第一个GTID处开始复制,当然如果你的主库时运行很久的数据库,需要备份数据还原到从库,否则之前数据库的所有数据肯定不在Binlog了,会导旧数据无法同步到从库。

本次就不备份了,全新的主从复制集群,直接指向主库的第一个GTID号开始复制数据,下面直接来配置从库连接主库。

#mysql-2第一个从库的配置[root@mysql-2~]# mysql -uroot -p123456
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20.11',
  MASTER_USER='replicas',
  MASTER_PASSWORD='123456',
  MASTER_PORT=3306,
  MASTER_AUTO_POSITION=1;
mysql>start slave;#mysql-3第二个从库的配置[root@mysql-3~]# mysql -uroot -p123456
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20.11',
  MASTER_USER='replicas',
  MASTER_PASSWORD='123456',
  MASTER_PORT=3306,
  MASTER_AUTO_POSITION=1;
mysql>start slave;

基于GTID的主从和传统的主从配置方面的差别:只是获取主库Binlog的方式不同,GTID的主从通过

 MASTER_AUTO_POSITION=1

参数读取到主库第一个GTID号,从第一个GTID号处开始复制数据,传统的主从是指定主库正在使用的binlog以及开始标识位号。

#GTID的主从
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20.11',
  MASTER_USER='replicas',
  MASTER_PASSWORD='123456',
  MASTER_PORT=3306,
  MASTER_AUTO_POSITION=1;
mysql>start slave;#传统的主从
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20.11',
  MASTER_USER='replicas',
  MASTER_PASSWORD='123456',
  MASTER_PORT=3306,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452,
  MASTER_CONNECT_RETRY=10;
2.2.3.查看集群各节点的状态

基于GTID模式的主从复制集群已经搭建完毕,下面我们来查看三个节点各自的状态。

show master status\G;show slave status\G;

两个从库的线程都是Yes状态。

image-20220708231541175

2.3.部署MHA高可用集群

2.3.1.配置三个MySQL服务器之间可信

MHA在主备切换时,需要拷贝备用master与主master缺失的数据,因此所有节点需要与MHA主机建立免密登陆。

ssh-keygen 
ssh-copy-id -i /root/.ssh/id_rsa.pub root@数据库地址

#三台服务器互相指
2.3.2.所有MySQL节点安装MHA Node软件依赖包

所有的MySQL节点都需要去安装这个Node软件包。

yum install perl-DBD-MySQL ncftp -yrpm-ivh mha4mysql-node-0.56-0.el6.noarch.rpm 
2.3.3.在主库上创建MHA高可用需要的用户

MHA需要通过主从复制集群中的一个用户,监控主从节点的状态,主库创建即可,会同步到从库。

mysql>grantallprivilegeson*.*to mha@'192.168.20.%' identified by'123456';
2.3.4.安装MHA Manager组件

在mysql-1节点中搭建Manager组件即可,在企业生产环境中为了避免主从节点宕机,导致MHA不可用,一mysq般都会将MHA安装到主从复制集群之外,在学习环境中搭建在哪里都可以,另外也建议搭建在最后一个从库mysql-3中,因为主库mysql-1宕机就会导致MHA失去作用,当mysql-1宕了,mysql-2可能会成为新的主库,因此建议将MHA装载mysql-3中。

[root@mysql-3 ~]# yum install -y perl-Config-Tiny epel-release perl-Log-Dispatch perl-Parallel-ForkManager perl-Time-HiRes[root@mysql-3 ~]# rpm -ivh mha4mysql-manager-0.56-0.el6.noarch.rpm
2.3.5.配置MHA
1.创建MHA目录
[root@mysql-1 ~]# mkdir /data/mha2.创建MHA日志目录
[root@mysql-1 ~]# mkdir /data/mha/logs3.编写MHA配置文件
[root@mysql-1 ~]# vim /data/mha/app1.cnf[server default]#默认全局配置manager_log=/data/mha/logs/manager.log               #MHA主备切换的日志路径 manager_workdir=/data/mha                            #MHA的工作目录master_binlog_dir=/data/mysql                         #设置Master主库保存Binlog的路径,以便MHA找到Master的Binloguser=mha                                               #设置MHA监控用户和密码password=123456ping_interval=2#设置监控主库发送ping包的时间间隔,默认3秒repl_user=replicas                                   #主从复制的用户账号和密码repl_password=123456ssh_user=root                                       #ssh登陆的用户名#下面的就是关于MySQL各节点的信息配置了,默认情况下从上到进行主备切换,按照主从从的顺序填写[server1]hostname=192.168.20.11                        #实例地址port=3306#端口号[server2]hostname=192.168.20.12
port=3306[server3]hostname=192.168.20.13
port=3306
2.3.6.检测MHA与数据库节点的连接线

1)检查MHA Manger到所有MHA Node的SSH连接状态

[root@mysql-3 ~]# masterha_check_ssh --conf=/data/mha/app1.cnf

出现这一行表示成功。

image-20220709143336542

2)通过masterha_check_repl脚本查看整个集群的状态

[root@mysql-3 ~]# masterha_check_repl --conf=/data/mha/app1.cnf

出现这一行就表示MHA搭建完成了。

image-20220709143404315

2.3.7.启动MHA
[root@mysql-3 ~]# nohup masterha_manager --conf=/data/mha/app1.cnf --remove_dead_master_conf --ignore_last_failover  < /dev/null> /data/mha/logs/manager.log 2>&1 &#--conf=:指定MHA配置文件路径。 #--remove_dead_master_conf:当主库宕机后,自动从配置文件中将其移除。#--ignore_last_failover:忽略故障转移,忽略掉总是宕机不够可靠的机器,在默认情况下,MHA发现某台机器咋8小时内多次宕机,则不会再切换到该主机,我们忽略这项配置,因为测试过程中,肯定会多次切换。
2.3.8.查看MHA的状态
[root@mysql-3 ~]# masterha_check_status --conf=/data/mha/app1.cnf
app1 (pid:10744) is running(0:PING_OK), master:192.168.20.11

3.MHA配置文件详解

[server default]#默认全局配置manager_log=/data/mha/logs/manager.log               #MHA主备切换的日志路径 manager_workdir=/data/mha                            #MHA的工作目录master_binlog_dir=/data/mysql                         #设置Master主库保存Binlog的路径,以便MHA找到Master的Binloguser=mha                                               #设置MHA监控用户和密码password=123456ping_interval=2#设置监控主库发送ping包的时间间隔,默认3秒repl_user=replicas                                   #主从复制的用户账号和密码repl_password=123456ssh_user=root                                       #ssh登陆的用户名master_ip_failover_script=/data/mha/scripts/master_ip_failover            #当主库故障后,VIP地址的脚本report_script=/data/mha/scripts/send                                  #当主库故障后,发送邮件,执行动作#下面的就是关于MySQL各节点的信息配置了,默认情况下从上到进行主备切换,按照主从从的顺序填写[server1]hostname=192.168.20.11                        #实例地址port=3306#端口号[server2]hostname=192.168.20.12
port=3306candidate_master=1#当主库出现故障后,即使该节点不是集群中数据最多的,也强制提升该节点为主库,一般不设置,除非是两地三机房的环境,当A机房的主库挂了,指定B机房的一个从库成为主库check_repl_delay=0#默认情况下如果一个slave与master的数据差异在100M,则会跳过强制,还是会选择其他节点,通过此参数可以强强制就选此节点为新主库。[server3]hostname=192.168.20.13
port=3306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53658/article/details/135987476
版权归原作者 Jiangxl~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第96讲:MySQL高可用集群MHA的核心概念以及集群搭建”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