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程序员餐厅💫💫💫
**主厨:邪王真眼**
主厨的主页:Chef‘s blog
所属专栏:青果大战linux
总有光环在陨落,总有新星在闪烁
好了,折腾了几天的直流稳压电源失败了,what can I say,果然我就是先天软件圣体,敲代码才是本职工作,现在就Linux和算法交换着学
地址空间的划分
我们在刚学指针时一定会学习地址的概念,相信不少人还记得这张图
我们学习到了了内存空间的分布,从低地址到高地址分别是
- 代码段:用于存储可执行代码和只读常量
- 已初始化数据区:存储已经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 未初始化数据区: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 栈区:局部变量,自高地址向低地址使用内存
- 堆区:用于动态内存管理,自低向高使用内存
- 内核空间:给OS用的,存放环境变量env,命令行参数等等
我们也可以通过代码展示一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gval=100;
int ungval;
int main(){
int a=10,b=10,c=10;
int *p=(int*)malloc(sizeof(int));
printf("code:%p\n",main);
printf("init gval:%p\n",&gval);
printf("uninit gval:%p\n",&ungval);
printf("heap:%p\n",p);
printf("stack1:%p\n",&a);
printf("stack2:%p\n",&b);
printf("stack2:%p\n",&c);
}
小知识:
- main本身也是一个地址,&main和main是等价的,我们可以用它的地址表示代码段存储的代码地址
- 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地址要比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地址低
这些东西我相信大家还是记得的,但是接下来的fork,会打破你的认知。
虚拟地址
之前在讨论fork父子进程时谈到了这个:
子进程和父进程共享一份代码,但是子进程的数据是对父进程数据的一份拷贝
即子进程会自己开辟一片空间来存放拷贝的父进程数据,于是我们来份代码验证一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ypes.h>
int main(){
int a=10;
pid_t p=fork();
if(p==0)
{
printf("我是子进程,该数据地址是:%p\n",&a);
}
else
printf("我是父进程,该数据地址是:%p\n",&a);
}
什么???地址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如果父子进程的数据地址一样,就意味着他们对该数据的修改会影响到对方,但是进程相互之间应该具备独立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当初设计OS的佬不可能不知道这点,于是乎,真相只有一个:此地址,非彼地址
我就不卖关子了,事实上我们之前在学c语言c++或者别的语言中,所学习的地址,那些0x123f3f3f什么的所代表的根本不是真正的计算机物理地址空间,而是虚拟地址,要想搞清楚它,必须站在操作系统的层面才可以。
在语言层面接触到的地址,都不是物理地址,而是虚拟地址
页表与fork
页表和map很像,你告诉他一个虚拟地址 ,他会告诉你所对应的真实物理地址在哪里。而不同的进程有不同的页表,所以我们就可以做到,父子进程虚拟地址相同,但是物理地址不同
这时我们就可以回头在思考这句话:
子进程和父进程共享一份代码,但是子进程的数据是对父进程数据的一份拷贝
怎么做到的?怎么就共享或者拷贝了?
其实就是所谓的“共享”就是在子进程创建时直接拷贝父进程的页表,父子的虚拟地址一样,指向的物理地址也一样。
对于代码,因为代码是只读的,不会被修改,所以直接拷贝页表即可,但对于数据还要加上一个写时拷贝
问题一:为什么要拷贝
当父进程修改某个数据,而子进程之后又要用该数据进行计算或判断时,就会被影响到,为了保持的进程之间的独立性,所以必须拷贝。
问题二:为什么不把数据全拷贝
原因一:假如父进程的数据有足足1个G,但是真正会被修改的只有0.1g,剩下0.9G都是只读,那我们的子进程就不需要拷贝这0.9G,拷贝了就是纯纯浪费空间
原因二:虽然子进程的代码和父进程共享,但别忘了子进程不会从头开始执行,而是从fork的下一条语句开始执行,(关于他是怎么做到的,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进程状态切换 )
假如父进程一共1000行代码,fork是在第500行,那么前500行代码就不会被子进程使用,这其中所包含的数据也同样不会,那这些数据也自然不用拷贝
现在我们来拿fork返回值分析,当fork进行return返回值时,子进程已经建立好了,父子进程都会分别执行该return语句,这个返回值会被写入到某个变量中,此时OS发现父子进程对数据进行了修改于是进行写时拷贝,给子进程分配了一块物理内存空间
小结
写时拷贝是指当父子进程有一方尝试修改变量时,操作系统会为修改方分配新的物理内存并拷贝数据,以确保独立性。
地址空间的管理
我们刚才也说了对于一个进程,他所使用的的内存被划分为了不同的区域,来存储不同的数据,这些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同种类的数据放在一起,方便OS管理,但是这个划分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可以想想,计算机一启动就会开启几十甚至上百的进程,每一个进程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各种空间区域(堆、栈、代码段等等),于是我么就会想到-“先描述,再组织”,是的,这个六字真言又出现了。根据我们学习task_struct的经验,不难猜出,每个进程都有个对应的结构体来描述他的空间使用状况,这个结构体叫做mm_struct。它里面维护的是每个区域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而task_struct中有个mm_struct指针,可以找到该结构体。
这个结构体对区域的维护很简单,例如我们malloc空间,那么堆区就会变大,那我们只要改一下他的start(向上增长)就可以了。
struct mm_struct {
long code_start;
long code_end;
long init_start;
long init_end;
long uninit_start;
long uninit_end;
long heap_start;
long heap_end;
long stack_start;
long stack_end;
...
}
mm_struct的初始化,我们以linux为例,在命令行输入指令readelf -S +文件名
就可以看到该可执行文件中的各个区域划分,这个结果是在编译中产生的
在我们运行程序时,那个mm_struct结构体就会读取这些属性,来初始化各个区域的起始位置
OS对页表的管理
事实上,页表不只是从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
他还存储了很多标记位。
操作系统 (OS) 负责设置页表并定义每个页面的标志位
我们好好想想,对于一片物理内存空间,真的有所谓的只读、只写、无法访问之类的吗?
当然没有!它就是一片空间,你想放什么放什么,但事实是我们的一些操作(例如向只读文件写入)会被拒接。这绝不是内存空间本身可以做到的,事实上这就是靠标记位做到的。我们先讲两个标记位。
rwx--读写执行权限
只需要三个比特位即可存储,从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时OS会检查该标记位,看你的操作是否合法。
我们在执行指令时,如果要向一个只读文件进行写入,那么代码就会挂掉,如果对空指针、野指针进行解引用操作,代码也会挂掉,就是这么实现的。因为他们的标记位显示无法写入权限,所以OS就拒绝了你的操作。
我们现在来看这份代码,是不是就明白为什么编译器没有报错,但是发生了运行时错误呢
因为这份代码的问题是他试图修改的数据所对应的标记位是只读,无法写入的,因此当代码运行到这一步进行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访问时,MMU一检查发现你这操作不合法,所以不会进行地址映射,而会给OS打报告,OS则可能直接kill进程,而这些,自然不是编译器在编译时可以发现的错误。
isexist
表示该虚拟地址有无对应物理地址
我们知道在加载进程时,先创建的task_struct,然后再加载进代码和数据,那么加入有个代码有足足10w行,我们是需要一口气把它都加载进来吗,显然不是的,因为后面的代码即是加载进来了也要等一段时间才可以运行到,数据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对于大文件是采用分批加载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最开始加载进来的代码和部分数据,我们之后就用不上了,那他们继续留在内存里显然就是浪费空间而已,因此对于靠前的代码和数据我们会进行换出,对于靠后的代码数据我们暂时先不加载进来。这些分批操作、换入换出的实现就是依靠isexist这个标识符,isexist是真,说明该虚拟地址有对应的物理地址,否则说明没有。
以加载大文件为例,当进程要加载进内存时,调用malloc,其实就是让mm_struct里的堆区扩大一些,容纳更多的虚拟地址供你使用,所以你当你malloc成功时,有可能只是申请到了虚拟地址,但是OS并没有给您分配物理地址,这是因为当OS认为你申请后一段时间里如果没有立刻使用这些空间,那么这些空间就等同于处于闲置状态,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他就先不给你分配,此时isexist标志位就是0(表示没有),当你后面真的用到了的时候,可以通过缺页中断给你分配。
缺页中断
在虚拟地址通过页表映射到物理地址时,如果该地址不存在,那么就会向OS报错,此时OS会分析,这个不存在的地址如果是用户之前malloc过了,但是OS还没给他分配的,那么就会给他分配;如果是野指针导致该地址不存在,那OS就会杀掉进程,因为这是一种错误。
硬件层次对页表的管理
CPU在执行代码时,如果需要访问地址,就离不开页表的映射,而这一步不是OS做的(划重点!!!)而是CPU中的MMU(内存管理单元)处理的,如下图
为什么要有虚拟地址
使得OS保护了内存,在有野指针、访问只读文件等等操作时,因为有了rwx这些标识位可以进行甄别,看操作是否合法。
通过虚拟地址,可以malloc后先不开辟物理空间,之后通过缺页中断解决,使得空间利用率更高
降低了内存管理和进程管理的耦合度,在加载进程时,开辟空间时,不需要考虑内存是否够用,因为只需要开辟虚拟地址而已,而虚拟地址是完全够的,这样进程管理中就不需要考虑内存不够怎么办的事,
为了提高缓存命中率我们会尽量让同种类型的数据放一起,因此有了栈区,堆区等等,但是直接在物理地址的层面实现这点很难,有了虚拟地址就只需要读取编译后的文件信息即可,这样就把数据的分布从(在物理空间的)无序变得(在虚拟地址的)有序
版权归原作者 一颗青果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