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判断题
- 2、选择题
- 3、填空题
- 4、简答题
- 5、用例设计
- 6、网络
1、判断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Y)
2、Beta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Y)
3、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N)
4、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Y)
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Y)
6、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N)
7、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Y)
8、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N)
9、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N)
10、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N)
11、我们可以人为的使得软件不存在配置问题。(N)
12、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N)
2、选择题
1、软件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准则是:(ABCD)
A、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和三级错误。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实现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2、软件测试计划评审会需要哪些人员参加?(ABCD)
A、项目经理
B、SQA负责人
C、配置负责人
D、测试组
3、下列关于alpha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D)
A、alpha测试需要用户代表参加
B、alpha测试不需要用户代表参加
C、alpha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一种
D、alpha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4、测试设计员的职责有:(BC)
A、制定测试计划
B、设计测试用例
C、设计测试过程、脚本
D、评估测试活动
5、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是:(ABC)
A、需求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B、详细设计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C、构架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D、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化
6、为保证测试活动的可控性,必须在软件测试过程中进行软件测试配置管理,一般来说,软件测试配置管理中最基本的活动包括(A)
A、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
B、配置基线确立、配置项控制、配置报告、配置审计
C、配置项标识、配置项变更、配置审计、配置跟踪
D、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跟踪
7、(B)方法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A、路径测试
B、等价类
C、因果图
D、边界值
8、在C++语言中,若类C中定义了一个方法int f(int a,int b),那么方法(A)不能与该方法同时存在于类C中
A、int f(int x,int y)
B、int f(float a,int b)
C、float f(int x,float y)
D、int f(int x,float y)
9、下列关于软件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准则错误的是:(C)
A、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和三级错误;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实现不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3、填空题
1、软件验收测试包括:正式验收测试,alpha测试,beta测试。
2、系统测试的策略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负载测试,易用性测试,强度测试,安全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卸载测试,文挡测试,故障恢复测试,界面测试,容量测试,兼容性测试,分布测试,可用性测试。
3、设计系统测试计划需要参考的项目文挡有:软件测试计划,软件需求工件和迭代计划。
4、对面向过程的系统采用的集成策略有: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两种。
5、通过画因果图来写测试用例的步骤为:
(1)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哪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是什么关系?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3)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出现。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标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4)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5)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
4、简答题
1、阶段评审与同行评审区别
同行评审目的:发现小规模工作产品的错误,只要是找错误
阶段评审目的:评审模块阶段作品的正确性可行性及完整性
同行评审人数:3-7人人员必须经过同行评审会议的培训,由SQA指导
阶段评审人数:5人左右评审人必须是专家具有系统评审资格
同行评审内容:内容小一般文档<40页,代码<500行
阶段评审内容:内容多,主要看重点
同行评审时间:一小部分工作产品完成
阶段评审时间:通常是设置在关键路径的时间点上
2、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它包括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检测、评定、改进和督导,保证软件质量。(软件开发是让一款软件从无到有的过程,软件测试就是让软件从有到优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让一款软件功能更完善,用户体验性更好)
3、简述集成测试的过程
系统集成测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构建的确认过程。
补丁的确认过程。
系统集成测试测试组提交过程。
测试用例设计过程。
测试代码编写过程。
Bug的报告过程。
每周/每两周的构建过程。
点对点的测试过程。
组内培训过程。
4、怎么做好文档测试
仔细阅读,跟随每个步骤,检查每个图形,尝试每个示例。
检查文档的编写是否满足文档编写的目的。
内容是否齐全,正确。
内容是否完善。
标记是否正确。
5、白盒测试有几种方法
总体上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动态: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6、系统测试计划是否需要同行审批,为什么?
需要,系统测试计划属于项目阶段性关键文档,因此需要评审。
7、Alpha测试与beta的区别?
Alpha测试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它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或测试员完成。
Beta测试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它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8、比较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和强度测试的区别?
负载测试:在一定的工作负荷下,系统的负荷及响应时间。
强度测试:在一定的负荷条件下,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的系统连续运行给系统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目的是通过测试预先分析出反映软件系统应用特征的某项指标的极限值(如最大并发用户数、数据库记录数等),系统在其极限值状态下没有出现任何软件故障或还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运行。容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容量测试的目的是使系统承受超额的数据容量来发现它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容量测试是面向数据的,并且它的目的是显示系统可以处理目标内确定的数据容量。
9、测试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用例全部测试。
覆盖率达到标准。
缺陷率达到标准。
其他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10、描述软件测试活动的生命周期?
测试周期分为计划、设计、实现、执行、总结。其中:
计划:对整个测试周期中所有活动进行规划,估计工作量、风险,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安排进度等;
设计:完成测试方案,从技术层面上对测试进行规划;
实现:进行测试用例和测试规程设计;
执行:根据前期完成的计划、方案、用例、规程等文档,执行测试用例;
总结:记录测试结果,进行测试分析,完成测试报告。
11、软件的缺陷等级应如何划分?
A类—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2.死循环 3.数据库发生死锁 4.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5.功能错误 6.与数据库连接错误 7.数据通讯错误
B类—较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程序错误 2.程序接口错误 3.数据库的表、业务规则、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约束条件
C类—一般性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 2.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3.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 4.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5.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
D类—较小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界面不规范 2.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3.输入输出不规范 4.长操作未给用户提示 5.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 6.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E类—测试建议
5、用例设计
随意选取一个简单物品,假定是一个喝水的带广告图案的花纸杯,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测试用例。
测试项目:杯子
需求测试:查看杯子使用说明书
界面测试:查看杯子外观
功能度:用水杯装水看漏不漏;水能不能被喝到
安全性:杯子有没有毒或细菌
可靠性:杯子从不同高度落下的损坏程度
可移植性:杯子再不同的地方、温度等环境下是否都可以正常使用
兼容性:杯子是否能够容纳果汁、白水、酒精、汽油等
易用性:杯子是否烫手、是否有防滑措施、是否方便饮用
用户文档:使用手册是否对杯子的用法、限制、使用条件等有详细描述
疲劳测试:将杯子盛上水(案例一)放24小时检查泄漏时间和情况;盛上汽油(案例二)放24小时检查泄漏时间和情况等
压力测试:用根针并在针上面不断加重量,看压强多大时会穿透
跌落测试:杯子加包装(有填充物),在多高的情况摔下不破损
震动测试:杯子加包装(有填充物),六面震动,检查产品是否能应对恶劣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
测试数据:应用到:场景法、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错误推测法、边界值法等方法
期望输出:该期望输出需查阅国标、行标以及使用用户的需求
说明书测试:检查说明书书写准确性
6、网络
请你写出OSI的七层网络结构图,和TCP/IP的五层结构图?
七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五层结构是: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链路层; 1 物理层
版权归原作者 甲壳虫师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