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器利用RSA算法产生一对公钥和私钥。并保留私钥, 将公钥发送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公钥后, 加密用户密码,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名和加密后的用户密码; 同时另外产生一对公钥和私钥,自己保留私钥, 向服务器发送公钥; 于是第二次登录请求传输了用户名和加密后的密码以及客户端生成的公钥。
- 服务器利用保留的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真正的密码。 经过判断, 确定用户可以登录后,生成sessionId和token,同时利用客户端发送的公钥,对token进行加密。最后将sessionId和加密后的token返还给客户端。
- 客户端利用自己生成的私钥对token密文解密, 得到真正的token。
1.2 登录保持
在最原始的方案中, 登录保持仅仅靠服务器生成的sessionId: 客户端的请求中带上sessionId, 如果服务器的redis中存在这个id,就认为请求来自相应的登录客户端。 但是只要sessionId被截获, 请求就可以为伪造, 存在安全隐患。
引入token后,上述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服务器将token和其它的一些变量, 利用散列加密算法得到签名后,连同sessionId一并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取出保存于服务器端的token,利用相同的法则生成校验签名, 如果客户端签名与服务器的校验签名一致, 就认为请求来自登录的客户端。
1.3 TOKEN失效
用户登录出系统
失效原理:
在服务器端的redis中删除相应key为session的键值对。
二、 散列算法
=======
散列是信息的提炼,通常其长度要比信息小得多,且为一个固定长度。加密性强的散列一定是不可逆的,这就意味着通过散列结果,无法推出任何部分的原始信息。任何输入信息的变化,哪怕仅一位,都将导致散列结果的明显变化,这称之为雪崩效应。散列还应该是防冲突的,即找不出具有相同散列结果的两条信息。具有这些特性的散列结果就可以用于验证信息是否被修改。
散列算法可以用来加密token生成签名, 以便token信息不暴露在网络同时还能验证登录的有效性。
2.1 md5
全写: 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MD5(中文名为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
输出: 128bit
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
- 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长度都是固定的。
- 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 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 弱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 强抗碰撞:想找到两个不同的数据,使它们具有相同的MD5值,是非常困难的。
缺陷:
Md5一度被认为十分靠谱。
2004年8月17日的美国加州圣巴巴拉的国际密码学会议(Crypto’2004)上,来自中国山东大学的王小云教授做了破译MD5、HAVAL-128、 MD4和RIPEMD算法的报告,公布了MD系列算法的破解结果。
2009年,冯登国、谢涛二人利用差分攻击,将MD5的碰撞算法复杂度从王小云的242进一步降低到221,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降低至210。仅仅221的复杂度意味着即便是在2008年的计算机上,也只要几秒便可以找到一对碰撞。
Md5已老, 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不建议使用。
2.2 sha1
全名: 安全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
输出: 160bit
2.2.1 与Md5比较
相同点:
因为二者均由MD4导出,SHA-1和MD5彼此很相似。相应的,他们的强度和其他特性也是相似。
不同点:
对强行攻击的安全性: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区别是SHA-1摘要比MD5摘要长32 位。使用强行技术,产生任何一个报文使其摘要等于给定报摘要的难度对MD5是2128数量级的操作,而对SHA-1则是2160数量级的操作。这样,SHA-1对强行攻击有更大的强度。
对密码分析的安全性:由于MD5的设计,易受密码分析的攻击,SHA-1显得不易受这样的攻击。
速度:在相同的硬件上,SHA-1的运行速度比MD5慢
2.3 加盐
所谓加盐, 就是在原本需要加密的信息基础上,糅入其它内容salt。签名的生成就是一次加盐。
三、对称加密
======
本系统使用对称加密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以及生成token字符串。
3.1 AuthCode加密
AuthCode是康盛科技发明的加密方式, 开源产品Discuz的密码是用这个算法进行加密。但是有点遗憾,这个函数所有权属于康盛创想,并不能自由使用的。不知使用是否有风险??
3.2 AES加密
版权归原作者 2401_87029603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