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底,第一次听说有一家 VR 公司打出了「克隆地球」的口号,我的第一反应是吹牛,第二反应是炒概念。
质疑不是因为这事做不到。在当时还叫 51VR(后更名为 51WORLD)的这家公司提出「克隆地球」整整一年前,谷歌在 Steam 上线了 VR 应用谷歌地球——尽管当时的谷歌地球还无法模拟交通、气候、水利等自然环境,建筑和自然物的建模也略显粗糙,录入真实信息的虚拟城市更是少的可怜。但在万米高空翱翔漫游,体验飞行员一样的视角,或者只用几秒飞到万里之外的巴黎、纽约欣赏城市地标,已经足以让人惊艳。
真正的问题是:这件事是否适合一家只有几百人的创业公司。依稀记得当时拍脑门子分析了一下,至少有三个难点:
- 技术。制作虚拟空间需要用到的采集、建模和场景构建技术自不用说,如果要模拟真实的地球,还需要能够模拟交通、气候、水资源变化等现实世界自然变化的能力。
- 成本。一方面是技术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是构建地球上各类物体的虚拟资产的成本,以及根据现实变化影射更新的成本。
- 商业化。如果只是提供像谷歌地球一样的漫游功能,体验很酷炫,但很难赚钱覆盖上述的成本投入。
没有人能给出做这件事的确切投入。但参照地图行业,谷歌、苹果们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地图工具,每年还要投入数亿美元运营维护。而对地图,人们不仅有导航这样的刚需,软件公司们还基于 LBS 创建出了多种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才撑得起这样的投入。
相比 2D 的全球地图,构建 3D 的克隆地球需要的成本和投入更高,却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和商业化体系。因此在 2017 年我自己并不看好 51WORLD,认为最终的结局:他们要么就发一个缩水版的谷歌地球,要么过几年换个新方向。
51WORLD 创始人兼董事长李熠丨来自:51WORLD
此后六年国内 VR 行业起起伏伏,还遇到了疫情这个黑天鹅,90% 以上的创业公司离开这条赛道,51WORLD 却坚持了下来,并且朝着「克隆地球」这个目标一直走到今天。
8 月 18 日,51WORLD 在苏州举行了第六届克隆地球计划大会,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是他们 2020 年以来首次在线下举办自己的年度大会。我在现场惊讶的看到,第一届只有 200 人参加(还有一大半是自己员工)的大会,有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听开场演讲时,坐在我前面的两个从业者一直在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数字孪生不是大模型这样的时下热点,今年从软件到硬件,也很难说现在被称作元宇宙的这条赛道有什么剧烈变化(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冷)。现场能来这么多人,只能说 51WORLD 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链接到足够多的产业和足够深的产业链条。
会上,51WORLD 创始人兼董事长李熠分享了他对「克隆地球」这个大目标是如何拆解,以及过去几年他们做到了哪一步,以及接下来还有哪几步要走。他对过去几年的梳理,也间接回答了 2017 年时对 51WORLD 做「克隆地球」这件事的疑问。
李熠分享地球克隆的实现路径 丨来自:51WORLD
51WORLD 的整个计划分为五步,一共要 16 年来完成。如上图所示,51WORLD 是从地产切入行业,早年间他们在虚拟建筑和解决人进入虚拟空间方面的能力积累,是其解决克隆地球技术问题的第一步。
接下来两个阶段,他们分别尝试解决车与道路(2018-2021 年),水与城市(2021-2024 年)。解决了建筑、交通、气候、自然资源等一系列对象的数字孪生问题后,今天 51WORLD 在技术上做到了可以模拟一座城市——这也就完成了「模拟地球」最重要的一步,虽然城市面积只占地球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个人类文明的结晶,却是模拟地球中最复杂的部分。
会上有一个小彩蛋,李熠在 51WORLD 的虚拟空间中带观众们参观了他们的上班办公室,然后第一视角从办公室的窗户跃出,升到上海的高空,一边俯瞰城市,一边飞到几十公里外的苏州,飞到今天的会场……
这让人想起了第一次在谷歌地球里翱翔的感受,而相比前者,今天 51WORLD 的演示中建筑和城市有更多的细节,看起来也更加真实。
构建这些数字孪生能力的过程中,51WORLD 也同时推动这些技术的商业化。
比如汽车和道路的数字孪生技术,他们拿来与主机厂和自动驾驶服务商、数据服务商合作,用于训练自动驾驶;再比如水利、交通、气候的数字孪生技术,被用到政务和城市管理,比如水坝的流量管理、极端天气下城市的排水系统模拟等。
会上,李熠称今天 51WORLD 已经有超过 1000 个客户,除了汽车、政务,还覆盖文旅、交通、金融、营销等不同行业。典型的案例包括与华晨宝马打造的智能制造工厂、与央视打造的 2023 年元宇宙庙会、助力中铁装备打造盾构产业 4.0 制造基地等。
而随着大模型今年爆发,新技术也被 51WORLD 应用在了自己的产品体系。会上,李熠发布了一系列 AIGC 应用,目前大多是基于大模型在自然语言交互方面的能力,叠加 51WORLD 原有的技术能力,开发出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交互的产品。
比如现场展示了一个 AIGC 设计城市的产品,只需要输入文字,比如「创造一个 50 平方公里」的城市,就能生成一个对应的虚拟城市。之后还可以用自然语言配合鼠标圈选进行微调,比如命令「删掉一片草丛」、「拉高这栋楼 30 米」等等。
过去,AI 生成工具的使用需要输入大量的代码,自然语言交互无疑降低了使用门槛,让专业设计师无需具备编程知识就能使用这类工具。而这类 AI 生成工具进一步普及,不论是给建筑和城区的设计师,还是需要自动驾驶训练场景的训练师,对 B 端来说都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除了变革交互来提效之外,大模型对数字孪生还有至少两层价值。首先,门槛的降低意味着 C 端也可以使用这些生成式工具,换句话说,意味着这些生成能力有机会被用在游戏、社交或者其他 C 端场景,比如用语言就能生成并调整玩家自己的住宅,这比今天要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强上太多。
其次,大模型的生成能力是更有潜力的方向。今天不论是图、文还是音频,大模型在生成能力上对比传统 AI 模型的优势已经不用赘述,今天大模型还未能完全攻克 3D 领域的生成,但不论是生成模型还是 3D 场景,以大模型为底座都有可能带来颠覆式的变化。
看到这里,51WORLD 的路线已经非常清晰:一步步去构建「克隆地球」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并找到这些技术能力的应用场景从而完成商业化,进而获得更多资源推动下一步的工作。
尽管时至今日,我仍然难以想象这样庞大的工作最终是由一家创业公司来完成,51WORLD 接下来的道路上也还面临诸多挑战,甚至这件事本身是否有价值,可能也还要等到 VR/AR 设备普及,3D 空间显示变成手机、PC 一样的标配,才能有真正的答案。
但对于 51WORLD 这个攀登了六年的前行者,我已经从「质疑」转为真正的「敬佩」。
版权归原作者 极客公园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