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智能手表的下半场,该怎么「玩」?

智能手表,已经不再只是手机厂商们的「副业」。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CS Insights 此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早在 2020 年苹果公司的成人智能手表出货量就达到了 4200 万只,排名第一,华为以 1800 万只的出货量位列次席,排名第三的三星公司也有 1100 万只的出货量表现。

头部手机厂商中,vivo 是入局相对较晚的一个,新品迭代速度也不算快,到目前为止不过两代产品。通常来说,这样略显「佛系」的更新策略,并不利于很快把量做起来。但 vivo WATCH 2 却在正式发售之后的 24 小时内,迅速成为了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全价位段销售冠军。

这其实是一件「非典型」事件。事实上,庞大的市场出货量已经足以验证,以智能体验、运动功能以及健康监测为核心,此前智能手表产品定义的正确性。那么,在现有看似成熟的行业体系下,vivo WATCH 2 能够做到被大众消费者所认可,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要「融合」,更应该独立

从手表到智能手表,中间经过了一段极为漫长的演进期。早在 1940 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能够用于计算的手表产品 Mimo Loga,它是在表盘外圈增加了对数表,基于物理机械结构来实现计算需求。虽然实现路径并不那么先进,但却跳出了手表只是用于「看时间」的传统思路。

进入到上世纪 70 年代之后,手表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1972 年,汉密尔顿发布了全球首款电动数字手表 Pulsar,成功摆脱了传统机械装置,并且通过 LED 显示屏来直观显示数字信息。自此,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尝试不一样的产品思路,也奠定了手表向智能化转型的基础。

对于谁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现代智能手表,一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具备独立存储空间,可以提供诸如计算、FM、看电视等等功能体验的新型电子手表,已经可以算作早期的现代智能手表。也有人认为,搭载独立系统且可以运行独立应用,才是真正的智能手表。

站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往回看,事实上更接近现代智能手表的产品,是 2010 年推出的索尼爱立信推出 LiveView,当时官方给它的定义是腕式显示器,通过蓝牙和 Android 智能手机进行连接,来显示手机端的一些内容。这种产品逻辑,已经和现在的智能手表极为接近。

在 LiveView 的基础上,才有了 2012 年的索尼 SmartWatch。SmartWatch 的定位比较清晰,就是作为索尼手机的附属品。和手机成功连接之后,手表能够同步手机中的短信、邮件等信息,也可以接收手机端的来电提醒,进行挂断操作。

次年发布的三星 Galaxy Gear 和索尼 SmartWatch 的路线极为相似,同样需要配合手机使用才能实现更多的功能体验。而智能手表开始迈入全智能发展阶段,其实是 2014 年之后的事情。那一年的 I/O 大会上,谷歌正式宣布了 Android Wear 系统,苹果也公布了 Apple Watch。

自 2014 年开始算起,智能手表行业又走过了将近 8 年的时间。经过不断摸索和试错,如今厂商们在智能手表功能层面上基本达成了一致,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头部品牌在内,大家都是围绕智能化体验、运动功能以及健康监测能力三个核心点来做产品。

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往回推,其实之前行业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明确智能手表正确的功能发展方向。事实也证明,出色的智能化体验、丰富的运动功能以及全面的健康监测能力,的确让智能手表获得了大众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这类产品年出货量能过亿的根本。

不过,漂亮的出货量数据,并不意味着智能手表行业可以完全「躺平」了。不断优化迭代的功能体验,虽然让智能手表距离全场景应用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本质上,如今绝大多数智能手表依旧没有脱离对手机的依赖,想要获得完整的功能体验,还是需要手表和手机协同才可以。

这显然并不符合「好产品」这一定义,用户体验会有很强的割裂感,同时可穿戴设备的自由使用特性也没有得到最大化发挥。所以到了「下半场」,智能手表除了需要在健康监测等功能层面上去做更多有意义的尝试,更重要的一点是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具备独立通信能力。

以接打电话这个场景为例。在如今的智能手表上,接打电话并非新鲜功能,近两年上市的主流产品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不过之前智能手表所谓的通话功能,和广义我们理解的通话功能有很大区别,本质上还是通过手机来实现,一旦超出蓝牙有效连接范围,就没办法正常使用了。

这种尴尬在 vivo WATCH 2 上完全不存在。由于它支持 eSIM 独立通信,自身拥有网络连接能力,即便手机不在身边,你依旧可以在手表上接听或者拨打电话。如果出门忘记携带手机,或者遇到手机没电这种特殊情况,手表便能很好保证你不会处于失联状态。

独立通信能力也将赋能于智能化体验。作为智能手表重要的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厂商都在努力打造手表的生态应用体系,某些智能手表甚至已经拥有独立的应用商店,方便用户获取想要的第三方应用。但由于需要通过手机或者连接 Wi-Fi 才能接入网络,实际用起来体验会打很多折扣。

而以 vivo WATCH 2 为代表,拥有了 eSIM 独立通信能力之后,很好补齐了目前手表应用生态建设过程中所留下来的这一「缺口」,同时也让智能化体验变得更加方便。外出跑步的时候,不需要将手机放到口袋里,也能随时随地打开手表中的网易云音乐 App 在线听音乐。

回归「手表」本质做产品

智能手表,本质上是「智能+手表」,谈智能化体验,不应该脱离手表应该具备的基础特性。回顾机械手表时代,体验端最省心的一点,是没有所谓的续航焦虑。外出的时候,无需时时刻刻惦记着是否带了手表充电器,也不必担心手表会因为没电变成一个纯装饰品。

智能手表和其它电子设备一样,如果没有电,一切功能体验都会成为空谈。所以从 2014 智能手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到现在,续航便一直是这类产品被大家所诟病的地方。尤其是进入到全智能时代之后,伴随各种新功能的不断增加,续航问题也变得愈加凸显。

通常,想要让电子产品具备更好的续航水平,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但智能手表的内部空间的确太小了,这种路径很难走得通。所以「节流」,就成为了现阶段唯一可行的办法,厂商们通常会在节电方案和芯片架构上去下功夫。

虽然大方向上,各家品牌的处理理念没有太大区别,但具体实施方案不同,反应到实际使用层面上,也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像 vivo WATCH 2 这样能够在 eSIM 功能下还可以做到 7 天续航水平的智能手表,其实并不多见,或者说它是目前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智能手表产品。

将续航能力提上去之后,相当于回归到了「手表」原本应该有的样子,能为手表的各项体验提供出色的底层支撑,同时将用户的聚焦点汇集到省心使用这件事情上。以健康监测功能为例,智能手表之所以能够以此作为核心发展方向,一部分原因是随身佩戴的使用特性,但这并非全部。

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24 小时实时心率监测或者血氧饱和度测试,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像 vivo WATCH 2 这样,拥有足够长的续航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连续性的健康数据采集,可以让我们清楚了解到不同时间段自己的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不断打磨功能体验之外,未来智能手表还需要思考的一点,是成为一款何种属性的手表。这就延伸到了另外一个话题:形态选择。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 Apple Watch 为代表的方形设计,另外一类就是 vivo WATCH 2 这样的圆形方案。

事实上,不同形态所传递出来的产品理念会有很大区别。方形手表的屏幕形态更接近手机或者 PC 这类大屏设备,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方方正正的屏幕,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尺寸屏幕的内容显示效果;另外一个则是方便在手表上进行触控交互。

圆形设计方案,则比较接近传统腕表的样子。从机械手表时代到电子手表时代,过去几十年里,圆形手表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实更符合大多数人对于手表这类设备的认知和审美,无论哪个年龄段的用户,戴着 vivo WATCH 2 都不会有违和感,这是方形手表所无法提供的体验。

从功能属性的维度出发,方形智能手表有先天优势。但换个角度单论美学设计,圆形手表更容易做出高级感,也比较容易被广泛用户群体所接受。短时间内,两种产品形态必然会呈现分庭抗礼的局面,但如果想要让智能手表真正实现破圈,去挑战传统高端腕表,圆形手表可能更有机会。

需要有意义的创新

无论手机、PC 还是智能手表,从落地到最终走向成熟,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而每一个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诉求。就像前边我们提到的那样,智能手表诞生之初,人们更多是在功能层面上去做各种尝试,希望找到真正能服务于用户的落点。

当明确了功能方向的正确性,并且在体验端已经有所展现之后,想要继续往前走,就需要从更高的维度来思考,这类产品下一步该如何和去做创新,或者大家心目中所希望的智能手表,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手腕上。

未来,功能创新依旧是智能手表保持持续吸引力的关键。不过这类产品想要走得更远,创新方向的选择,可能还是要向更多维度去做拓展。vivo WATCH 2 上所强调的 eSIM 独立通信和 7 天长续航是其中一个方向,但行业需要更多新的思考出现。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www.geekpark.net/news/296189
版权归原作者 极客公园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智能手表的下半场,该怎么「玩」?”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