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熵,作者|樱木、李哩哩,编辑|月见
似乎是怀着某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腾讯在年底又有了新的大动作。
12月23日,腾讯宣布,计划将所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股份作为中期股息派发给腾讯股东。派发完成后,腾讯持有京东股份占比将从17%降至2.3%,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
腾讯表示:我们认为现在是适当的时间,采用适当的方式向腾讯股东直接分享我们对京东的投资成果。虽然我们直接持有的京东股份大幅减少,但京东仍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会继续保持,双方团队的深厚友情不会变化。
平和的语气,精准的措辞,腾讯似乎给了每一方最合理的解释,9点30港股开市,腾讯股价一扫阴霾,大涨4%,也印证了短期逻辑。但是,暗流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动因,这次动作背后是否显示了,这条大船开始转向,诸多疑问,值得仔细拆解。
**01 **共同富裕之下的资产置换?
巨量的增持与减持的动作,往往代表着资本对于行业的态度。以高瓴为例,今年的两笔大动作,对于国内CDMO龙头凯莱英的减持,以及对于光伏颗粒硅龙头保利协鑫的增持,就表明了其对于两个行业前景的判断。
那么这一次,腾讯的动作,难免让人想到其对于电商行业未来发展的忧虑。
根据长江证券的研报显示,2021Q3电商整体规模增速有所放缓,虽然渗透率仍然保持高位,但增长的天花板已现;企业端来看,头部电商核心业务规模增速出现收窄,同时用户渗透已至高位,且各大电商之间用户重叠程度也逐渐升至较高水平,头部企业开始加强细分消费场景的布局,因此营销投放策略出现分化趋势;
随着直播电商和社区团购等新的模式的成熟,一些类似生鲜等低线上化率的品类,也得到充分的拓展。另一方面,从腾讯自身的角度考虑,在各个平台开放互联互通之后,流量对于电商的导流将逐步公平化,京东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加重,电商行业竞争的加剧,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腾讯对于社交流量的运营方式。从电商的战局中退出,变身“卖铲人”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同时,这次腾讯减持京东,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更像是与规模生态的一次主动“断开”行为。
在共同富裕的语境之下,反垄断的根本就是反对巨头之间的串联。而腾讯通过社交流量对于电商的赋能,推演到最后,往往只会加速垄断。
那么放弃京东,腾讯新的方向会在哪里?其实,对比新东方与宁德时代一年的际遇,我们可以得出,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外部性”的行业,那些真正带来全产业要素发展的行业,才是新的方向。
通过企查查数据细看2021年腾讯的投资,也正是这种意图的体现,从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到集成电路、医疗健康、自动驾驶、再到,医美、餐饮,无不是硬科技与新消费的高景气赛道。
一进一退,是资本的方向的置换,更是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预判。
**02 **平台互联互通之后布局
另一个方向的猜测是腾讯对于平台互联互通之后的模式定位正在发生改变。
从2021年9月整改之后,平台开放互联互通已经成为确定性事件,在离开野蛮生长之后,未来的商业模式变迁,以及如何整合与挖掘平台独特的属性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点。腾讯在股权方面与京东分割后,与阿里之间的直接竞争关系将被弱化,这也有利于阿里接入腾讯的口子,但前提是做好数据安全、隐私安全问题。
细看微信的生态,搜一搜、小程序与微信支付是构成这个生态的主要部分。如何这些关键版块中继续做好连接与价值深挖,将成为腾讯战略思考的重点。
微信的本质价值在于分发,而最近的变化也显示出,微信正在由分发内容,向分发服务转变的趋势。
移动互联网分发场景可以分为信息(内容)分发和服务分发。用户消费信息(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杀时间,信息分发效率的核心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社交和推荐算法分发模式占据优势;而在服务(如电商、外卖、出行、政务等)场景下时,用户关注点在于便捷性、准确性、即时性,搜索分发和地理位置分发效率更高。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小程序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全新阶段,开始支持搜一搜服务搜索小程序,并陆续开放了朋友圈分享能力和跳转能力。同时,2020 年底,微信推出“指尖搜索”和“#搜索”两项功能,解决了用户需要跳出聊天界面进行搜索的痛点。搜一搜成为用户获取内容和服务的重要入口。
根据东兴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朋友圈 DAU为 7.8 亿,小程序年均DAU突破 4 亿,公众号 DAU为3.6 亿,搜一搜MAU为5亿,视频号DAU在2.8亿左右。而经过疫情的洗刷之后,绝大部分行业都已迈入私域,2020年底企业微信注册企业与组织数达550万,通过企业微信链接的微信用户数达4亿,许多行业中私域GMV占比也已接近或超过10%,甚至更多。
一整套基于分发服务的微信生态体系已经悄然成型。其优势就在于私域流量超高的性价比,而更加开放与完善的服务,也会加速这一生态的发展。
但是,在服务升级的同时,腾讯也不得不考虑原有生态的获益方,在此背景下,再看这次减持,就不难理解公司的用意。要做开放的生态系统,服务更多的玩家的私域流量,平等性与公平性对于第三方玩家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腾讯继续持有大比例的京东和拼多多的股份,很难说服外界腾讯能公平对待阿里和其他电商。
**03 **下一个减持谁?
对京东的减持,腾讯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从估值层面讲,今年京东是跌幅最小的互联网平台之一,站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既可以对股东大手笔分红,也可以对市场起到表态和传递信心的作用。
不过按照“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的标准,腾讯投资的多家公司都拥有“自筹资金”的能力,包括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市值3000亿港元的快手、出行服务龙头滴滴等等。
而这些只是腾讯投资过去十几年成果的冰山一角,今年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投资收益已经由去年的43%上升至67%,IT桔子统计显示,截至今年八月,腾讯的对外投资事件有201次,数量达1175起,稳居第一,阿里投资数量不到腾讯三分之一,投资事件不到腾讯十分之一。在投资数量、投资总额、投中的上市公司数量、成长为独角兽的企业数、以及投资范围之广泛上,腾讯系无疑已经成为国内的投资之王。
减持京东的同时,腾讯还连同搜狗退出了知乎股东行列,如果这一系列动作是腾讯摁下暂停键的开始,以投资为经络组建的腾讯帝国面临的是3Q大战后又一次战略转型。
2008年,腾讯和阿里先后成立投资并购部与战略投资部,中国互联网的企业创投时代正式拉开序幕。而今,对平台经济的治理和反垄断已经写入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腾讯系、阿里系“铁锁联船”式的投资战略将面临政策和时代的双重考验。主动减持京东,既是对监管趋势的主动配合,也是自身战略的权衡考量。
接下来的重要命题是,互联网巨头毛细血管般的扩张渗透将不再肆无忌惮,腾讯系、阿里系的称呼也需要改改了,时代不需要“巨头联盟”,大象需要提前转身。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