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建三局:在数字世界里盖一座摩天大厦 | 案例复盘

建筑业几乎可以和农业相比,争夺数字化转型倒数的“桂冠”。而当古老的建筑行业遇上新兴的数字技术,新的故事已然在谱写。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不是单点问题,而是全局问题,所以必然需要从顶层至底层的方法论,同时也要找到小场景的切入口,切实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

竣工于1931年的美国帝国大厦,一度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事随时移,最高建筑记录不断被刷新,但建筑业却依旧古井无波。

“美国帝国大厦做超高层的时候采用的钢结构、塔吊、电梯等,如今还是这些材料和技术,建筑施工行业近100年都没有诞生新材料、新工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一公司)首席信息官万会龙如此感慨。

中建三局先后承建、参建了全国20个省市第一高楼和全国50余座300米以上高楼,已经发展成为年合同额逾6000亿元、营业收⼊约3000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建筑行业总产值超29万亿,从业人员逾5千万,建筑施工产值超3万亿,但是行业平均利率仅有3.15%。这是建筑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建三局尝试数字化的原因,而这一转型实践就落在中建三局一公司。

当古老的建筑行业遇上新兴的数字技术,新的故事已然在谱写。

被疫情蓄力的数字化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社会运转的正常节奏,中建三局总部所在的武汉,处于风暴的正中央。中建三局一公司年合同额超1300亿元、营业收入近600亿元,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建三局一公司正在筹备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万会龙自问自答。

“确实有内因,建筑行业的发展红利开始降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提效降费,这是我们的需求;其次是外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在渗透到建筑业的每一个领域,帮助传统产业做产业数字化工作。”

中建三局一公司和阿里云的接触由来已久,建筑行业的非标准化让业内厂商寸步难行,彼时,“阿里巴巴内部是怎么做数字化转型的”,成为打动中建三局的决定因素。

更确切的说,是阿里云的中台战略。底层基于阿里云的云平台,中间是三个中台业务,数据中台、数据中台、物联网平台,在云和中台之上,进而构建各种各样的业务应用。

阿里云智能中国区架构师李磊表示,“共性业务在集团层面统一管控,差异化业务各公司自行承建,统一标准的同时,又不能限制各公司的差异化发展。阿里云将整套数字化转型蓝图和方案和盘托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疫情汹涌,中建三局与阿里云的合作暂缓落地,不计代价地投入到抗疫之中,十余个昼夜拔地而起近11.4万平方米、病床2600张的“雷神山、火神山——两山医院”项目背后,是中建三局的施工建设团队。

疫情之后,双方都在思考:如果中建三局更早获得正确的数字技术加持,是否在疫情中会赢得更充足的腾挪空间?这正是中建三局和阿里云合作想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疫情让中建三局本应推进的数字化方案被迫中断,却又让其更加认识到数字化的必要性,也更坚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决心。2020年4月,武汉刚刚解封,城市亟待复苏,阿里云一行数十人团队奔赴武汉,与中建三局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

从Excel到中台方法论

“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一个项目是一模一样的,组织管理非常困难。建筑施工行业特性就是如此,业务模型非常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管理标准化的程度非常低。”万会龙一语道出建筑行业数字化的困难所在。

实际上,建筑业几乎可以和农业相比,争夺数字化转型倒数的“桂冠”。

以最基础的数据采集为例,施工工地的项目经理或者安全员,白天要跑好几个工地,检查项目的进度,晚上还要回到公司,将风险信息从Excel录入到项目管理系统,客观存在数据收集周期长,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大量相同数据需要重复填报到不同的系统,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了效率。

数据要素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倘若基本的数据采集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建筑业的数字化窘境。

在内部,阿里云首先帮助中建三局打通了从集团到公司、再到项目的系统,减少数据重复填报;在外部,阿里云实现了中建三局和上级住建部委系统的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路,员工只需要在工地现场拍一张照片,数据就能自动流转在各级系统,实现数据在线化。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不是单点问题,而是全局问题,所以必然需要从顶层至底层的方法论,同时也要找到小场景的切入口,切实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中建三局一公司果断地将所有的数据和应用全部放在阿里云上,将原来的软件进行重构,显示出绝对的魄力。

经过阿里云与中建三局的探讨,双方总结出云-网-端的应用架构。

一、应用归集到一个端。为管理层、员工等用户的各类场景提供统一应用服务端。实现一个千人千面的统一端,力出一“口”,使得数字化的能力能够更简单的在统一的端上按需使用。

二、能力集中到一朵云。将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与各类资源沉淀到云上、各类智慧场景连接到云上,数智平台是面向各级组织和产业开放的能力中枢。

三、产业汇聚到一张网。将企业的核心数字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数据能力向产业输出,打造全新服务和产品生态,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数据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这一整套云-网-端的体系架构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阿里云提供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以及中建三局项目中独有的物联网平台。

“每个工地采购都有自由采购权,所以每个工地使用的设备型号不尽相同,我们希望通过物联网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让它能兼容各大厂商设备,进行统一的数据采集和管控。”李磊说道。

基于阿里云数据仓库架构,数据中台实现了中建三局主数据治理,从而支撑上层业务应用,实现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的呈现。此外,物联网平台采集的数据也可以经由数据中台统一标准。在业务中台层面,阿里云前期实现了用户中心与合同中心的落地,后期将逐步迭代。

观念转变:以服务为核心

“每一次变革肯定伴随着企业内部权力的转移,数字化、智能化说了这么多年,有很多企业走了一半没有成功,这不一定是钱的原因,也不一定是需求不明确,很多时候是偏知造成的偏见”,谈及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教训,万会龙表示。

企业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工具和治理能力,在遇到数字化转型需求之后都会发生迭代,这时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于企业决策者的观念。

对中建三局来说,数字化转型最大的观念变化,是公司由以产品为核心、以管控为核心,变成以服务为核心。

也就是说,中建三局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为了自身能力的内化,也可以做面向产业做外化能力的输出,这也是阿里云和中建三局的预期方向。

中建三局基于阿里云打造了全产业链协同的建筑大脑,由底层云计算平台、中台,再延伸至应用的数智建造平台,主要是为了实现五大方面的能力:数据采集、现场管控、管理驱动、决策支持以及知识共享,如上能力建立在以数据为基准的智能化平台上。

譬如智能化的数据服务,中建三局围绕业务、项目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建立了公司级和项目级的决策支持,在管理出现异常的时候快速准确定位问题出处,通过算法+数据的决策来替代传统经验。

而当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就能实现智能化的知识共享,结合企业的知识和历史数据,将企业的组织、材料、设备、工期等数据进行结构化,形成标准化的模块,让企业具备动态学习和积累的能力。同时,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基层业务在数据采集过程的迭代,提升企业整体数字化治理和应用的能力。

数智建造平台通过技术赋予了施工进化的能力,创造了人员、工具、工艺等生产要素的变革,所有生产资料可视化,借助数字技术的重构,创新了行业的施工模式,也将构建贯穿整个全产业链的生态,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盖了16年的房子,没想到现在转行做IT,倒也是‘盖房子’”,中建三局的数字化转型,何尝不是在数字空间建起一座摩天大厦。万会龙表示,下一步中建三局将与阿里云联手,继续走进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tmtpost.com/5960562.html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建三局:在数字世界里盖一座摩天大厦 | 案例复盘”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