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存「时间币」养老,北京即将推出的「时间银行」是什么?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国人口中,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 亿人,占 18.70%,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1 亿人,占 13.50%。

按照联合国在 1956 年提出的标准,当一个国家(地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我国人口结构不仅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并且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轻度老龄化过渡到中度老龄化。

▲图片来自:新华网

加速老龄化催生了对养老服务的极大需求,那么要如何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更好地结合来满足需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结束不久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之后北京推出缓解养老服务压力的新举措——时间银行。

▲图片来自:北京时间

在将于 2022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 (试行)》中可以看到,「时间银行」是一种「以时间换时间」的模式,其实这种公益互助养老模式,国外已有实践,在上个世纪也已经进入我国,上海、武汉、南京等城市都曾小范围地实施过。

根据北京的《实施方案》,满 18 周岁、热心公益事业、身心健康的北京市常住居民,或北京市未满 18 周岁的在校学生在其监护人的带领下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都可成为志愿者并在「时间银行」建立对应的个人账户。

▲图片来自:江南时报

志愿者可以通过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攒获得「时间币」,每服务 1 个小时,会获得 1 个「时间币」并存入个人账户,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在全市范围内通存通兑。积攒满 1 万个(10000 个小时 ≈ 416 天)还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志愿者既可以在 60 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让亲人享受服务。

「时间银行」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八大类。各区还会根据本区老年人实际状况和志愿者专业特色、分布情况等,优化「时间银行」的服务内容,推出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服务项目。

▲图片来自:新京报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提到,推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全社会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并推动这种服务产生的资源在个人、家庭、社会间形成可持续的循环。也就是说,「时间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弥补了目前养老服务中人员不足等缺口。

按照「时间银行」制定时的设想,时间可以产生交换价值,把服务变成互助合作,可以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从而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等问题。设想虽好,但实现不易。

「时间银行」这种互助模式的基础,其实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人们对此有义务感和认同感,如果缺乏的话,组织和参与就会十分困难。并且目前设定的奖励机制着眼于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也是对社会的信任的一种挑战。

▲图片来自:中国日报

对于「时间银行」中较为核心的部分,也有不少人存在顾虑,比如服务的规范化以及它是否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等。

关于「时间银行」的规范化,目前北京市的方案是通过平台微信小程序或 APP 等信息管理平台,采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对接供需信息,对服务采取「智能化」监管。

比如,利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登录、认证、发布信息、记录时长等各项操作;对志愿者同时参与多个服务,高频双向服务、异常深夜服务、「时间币」频繁赠予等异常情况,会对账户进行提醒和跟踪进行提示并跟踪服务行为。若核实弄虚作假的行为,会采取包括取消养老志愿服务信息认定和记录资格,纳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失信名单等措施。

此外,在目前「时间银行」涵盖服务范畴中,涉及金融、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专业性服务的志愿者,要具备相应资质。

▲图片来自:新京报

关于如何保障「时间银行」持续运转的安全性问题。李红兵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时间银行」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对于其面临的风险,在事先应对和事中应对上都会做相应设计。

他还提到:用政府公信力背书,在今天发布方案底层逻辑不变基础上,未来具体措施会不断更新。对于时间银行的日常管理、执行监管等要有资金准备,呼吁通过社会捐赠募集的方式完成多渠道的筹集,抵御时间银行的运行风险。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ifanr.com/1467859
版权归原作者 爱范儿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存「时间币」养老,北京即将推出的「时间银行」是什么?”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