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能再跟风说“首旅酒店掉队”这事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酒管财经

越来越多的酒店集团注重高质量增长,此时仍以规模来判断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显然并不客观。

包括《酒管财经》在内的诸多行业自媒体和观察人士,均曾针对“首旅酒店掉队”一事展开过探讨,认为其在营收、客房体量上逐渐被拉开差距,应警惕昔日“三巨头”变成“两强争霸”。

但是,剖析一家企业的发展,应关注某一阶段的规模和体量,更应该关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还需透视背后核心的经营数据,以此来谨慎推断企业的发展状况。

《酒管财经》研读了首旅酒店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以及友商的同期财务数据、过往多年的经营数据,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应该更加严谨地探讨和定性“首旅掉队”的表述。

经营数据怎么样?

营收36.08亿元,同比增长54.76%;净利润2.8亿元,大幅扭亏为盈——这是首旅在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仅从营收增幅上来讲,首旅的反弹速度高于锦江(接近3成),低于华住(65%)。

大家更加关心的开店情况,首旅依然保持大开大关的状态:开店526家,关店348家,净开178家。

今年年初,首旅酒店计划2023年新开1500-1600家门店,上半年目标达成率不足35%。看来下半年要加把劲了。

同是2023年,锦江计划新增1200家,华住计划新开1400家店。首旅在整体规模偏小、储备门店偏少的基础上,制定出1500家的目标,确实略显激进。

但是抛开目标数量,单纯说开店情况,首旅酒店的开店速度并不算慢。

同是上半年,首旅新开526家,锦江新开585家,华住新开638家。要知道,三家酒店集团的酒店同期筹开数量,首旅酒店要少得多。

截至今年上半年,首旅酒店数量来到6161家,同期的锦江酒店为11941家,华住为8750家。在客房数上,首旅酒店大幅处于落后状态。锦江为1033547间,华住为844417间,首旅为480102间。

上述这两组数据可以转化成酒店的平均体量规模。即在单店客房平均数量上,锦江为86.55间,华住为96.50间,首旅为77.93间。

“单店客房平均数量”这个数字背后,可以看出不同酒管集团的门店大小、产品结构数量。仅从此来看,首旅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还需关注各大酒店集团的储备店数量,以及占据在营酒店数量的比例。这决定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各酒店集团的开店基础。

截至今年上半年,首旅储备门店2000家,占比在营数为32.46%。同期的锦江为3837家,占比在营数为35.78%;华住为 2845 家,占比在营数为32.51%。

事实上,对于诸多加盟者而言,更加关心的还是酒店经营水平情况:

在今年上半年,首旅酒店的日均房价(ADR)为240元,锦江为254元,华住为305元;

入住率(OCC)方面,首旅为67.5%、锦江为68.72%,华住为81.8%;

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方面,首旅为162元,锦江为174元,华住为250元。

酒店加盟商应该更加重视这三组数据。至于酒店数量、营收和净利润情况、产品结构等,都是酒管集团在关心的问题。加盟商的自身经营水准和盈利能力,跟上述三组数据关系更为密切。

不难看出,首旅与锦江基本保持一个水准,华住更为优秀一些。

需要提出的是,在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方面,首旅酒店不包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RevPAR为181元。

因为首旅的轻管理持续下沉到低线城市,这都会带来入住率和房价的下降。

再具体一些,在今年第二季度,首旅酒店 18 个月以上成熟店的经营数据是,RevPAR 为166 元,平均房价 241 元,出租率 69%。

从这个维度来讲,很难得到“首旅酒店掉队”这个结论。

转型路上

从过去强调跑马圈地,到现在兼顾高质量发展,国内很多酒店集团开始思考规模和效率的问题。

对于酒店加盟商而言,搞清楚酒店集团的发展重点,将会给自己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酒管财经》看来,首旅酒店的战略主要集中在轻管理和中高端上。尤其是轻管理,已经成为首旅酒店的重要扩张抓手。

很多券商将2023年定义为首旅酒店的轻管理全面发力之年。在上半年,首旅新开了526家门店,其中,轻管理占比达到了79%。在2000家储备店中,轻管理门店占比接近60%。

公司的轻管理主要包括云酒店和华驿。云酒店又分为派柏云、睿柏云、素柏云、诗柏云等,派柏云、睿柏云属于经济型序列,素柏云、诗柏云属于中高端序列。

《酒管财经》一直对该集团的轻管理战略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短期内,尽管首旅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位,对单体酒店赋能。同时因为下沉翻牌的空间很广,拓店速度可以加快。但是,从酒管集团层面来看,这种发展并非高质量发展,与友商的“精益增长”“品牌梳理和整合”似乎有点“背道相驰”。

同时,首旅还坚持在向中高端转型。

在品牌数量上,首旅拥有6个经济型品牌和19个中高端品牌。今年上半年,首旅的经济型酒店占比为31.32%,中高端为25.9%,中高端酒店房间量占比提升至 37.41%,公司中高端产品占酒店收入达到 57.01%。

在5年前(2018年同期),首旅酒店的中高端酒店数量占比仅为15.1%,客房数占比为18.7%。仅从自身的纵向对比来看,首旅的中高端转型颇有成效。

由于各个集团针对中端、中高端的统计口径不同,《酒管财经》不能将多个集团进行横向比较。但是结合已有的数据,也可粗略看出首旅的坐标位置。

上半年,锦江中端酒店占比为57%,华住为35%。相比之下,首旅的25.9%存在不小的差距。

为此,首旅酒店做出诸多努力和调整。除了常规的开店和拓店之外,还将集团的相关资产注入。在今年5月份,完成收购诺金公司 100%股权,引入诺金和凯宾斯基共 24 家高端酒店,带来了业务增量。

这只是属于“左手换右手”的动作,更多集中在资本层面,与实际经营管理并无太多关系。

在《酒管财经》看来,首旅酒店的上述两大战略,其实是相互补充。一方面,轻管理保证公司体量快速发展,使得公司规模不至于落后于另外两家集团太多。另一方面,中高端转型属于顺应行业大趋势,保证公司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只是在当下这个阶段,轻管理战略执行的效果更为明显,而中高端转型相对慢人一步。

除此之外,首旅酒店可以考虑对旗下酒店品牌进行梳理,甚至可以通过收并购等手段对中高端产品进行补充。

当下,首旅酒店有32个品牌(锦江有39个,华住为31个)。剔除轻管理的品牌之外,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只有3个(如家、如家商旅、如家精选)。体量在100家至200家的品牌也是3个(莫泰、蓝牌驿居、和颐)。体量在10家以下的品牌有5个(雅客怡家、扉缦、嘉虹、建国铂萃和诺金)。

《酒管财经》认为,首旅有必要针对性地剔除、淘汰部分品牌,集中优势火力培养核心品牌矩阵。甚至,还可遴选市场上的优质中高端标的,通过入股、收购等手段扩充中高端产品。

如果细数华住、锦江的中高端产品可知,真正属于系统内部培养出来的自有品牌少之又少。“拿来主义”依然适用于当下的酒店行业。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tmtpost.com/6690441.html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不能再跟风说“首旅酒店掉队”这事了”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