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市值观察,作者丨赛文,编辑丨小市妹
2019年,禽业养殖企业迎来梦寐以求的“超级鸡周期”,养鸡大户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很快,那些乘势扩产的养鸡企业们就会发现,自己即将遭遇到新冠病毒突降、禽流感来袭、饲料价格大涨的重重围攻。
低迷的鸡价和过剩的产能让行业沉寂了整整两年。而近期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禽肉、禽蛋产量分别稳定在2200万吨、3500万吨,保持基本自给,家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
已经历漫长寒冬的禽业渴望着春天的再次到来……
凤凰变鸡
美洲禽流感导致长达四年的引种短缺,叠加非洲猪瘟带来的动物蛋白高价格周期,2019年,肉鸡养殖业经历了“超级鸡周期”,鸡产品价格在11月一度来到17元/公斤,父母代鸡的利润甚至高达10元/羽。
不少企业着手扩大禽类饲养规模,到2020年,我国鸡肉产量达到1485吨,创下近二十年的新高。
然而对于家禽养殖这一类具有强周期性的行业来说,产能的全面扩张却往往意味着利润的下降。2019年10月,主产区白羽肉鸡价格突破13元/kg,但到了2021年,白羽鸡价格伴随着猪价的回落,较高点跌去五成左右。
但肉鸡养殖企业遇到的困难还远不止周期阻力。
新冠病毒的扩散首先带来了活禽交易市场的关闭,从疫情初期湖北、河南、山东等省份为防疫叫停活禽交易开始,有超过130个地级市出台了活禽交易禁令。省际的活鸡一般性调运一度在公路检查中就会被劝返,这也导致不少鸡苗运输受到了影响。
紧接着,国际运输渠道受到疫情波及,一面是饲养成本急剧上升,大豆价格急剧上涨、豆粕等鸡饲料价格水涨船高,另一面是过剩的产能无法向外消化,出口运输中断。一时间,国外快餐店鸡肉断供无鸡可炸,国内鸡苗因“吃不到、运不走、卖不掉”被无害化处理的新闻竟同时见诸报端。
▲近五年豆粕价格走势
更糟糕的是,人类疫情扩散之外,禽流感也一波接着一波。2020年H5N8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席卷全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的至少46个国家中造成大量野禽和家禽死亡,公开报道的禽流感疫情超过1200起,感染136.8万、扑杀131.4万。
H5N8传导至我国,2021年我国境内也发生了11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活禽交易被暂停,鸡肉需求也随之骤降。
作为我国两大肉鸡品种,黄羽鸡价格自2019年11月以来持续亏损23个月。而白羽鸡同样在供应量高峰遭遇需求走低,价格迟迟无法反弹至历史均值水平,部分地区的屠宰场出现鸡价高进低出的倒挂景象。
短暂飞上枝头的肉鸡才发现自己终究不是凤凰。
何日重归高景气
体会过大起大落的家禽行业,正在经历着供需关系的再调整,行业去产能趋势明显。
肉鸡两个主要品种——黄羽鸡和白羽鸡,二者在供给和价格变动周期上又有所不同。
黄羽鸡是我国本土特色品种,生长和出栏周期长,此前主要以活鸡形式流通。
在市场上占比接近六成的白羽鸡,则主要为从国外引进的品种,特点是“大、白、快”,生长周期短,出栏快,通过分割出鸡胸、鸡腿等形式,供应大型食品企业。
黄羽鸡供应上,2019年,受到周期景气的驱动,祖代及父母代存栏量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但2020年初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或者不定期休市,导致黄羽鸡的交易流通受到严重影响,鸡企大面积出现亏损,行业去产能步伐开启。
产能变化从祖代种鸡传导至商品代肉鸡大致需要2年左右时间。如今,已经度过23个月行业亏损期,黄羽鸡产能收缩至三年内最低水平,预计2021年黄鸡出栏规模41亿羽左右,2022年黄鸡供应或创5年新低,商品代鸡上游供应端的压力将会降低。
而白羽鸡目前从整体祖代鸡引种存栏及父母代种鸡存栏量来看,有相关人士预测,至2022年6月份,商品代白羽肉鸡数量或有所下降,供需调节还需要一段时间。好消息是,2021年,我国迎来首批3个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打破了国外种源的垄断,也让我国在白羽鸡市场上游调节的自主性大幅增强。
▲白羽鸡引种量变化,资料来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白羽鸡父母代种鸡存栏量,资料来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此外,在过去两年中,企业利润被持续走低的鸡价不断拖累,肉鸡企业新注册量减少。截至2021年12月24日,年内肉鸡企业新注册数量跌至1725家,较2020年的5331家同比跌幅超过65.00%。然而行业的不景气反而刺激了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向下延伸的方式,寻找新盈利点。
一部分企业开始加紧开发精细分割产品、深加工产品,甚至着手自行搭建中央厨房项目,以鸡肉深加工拉长企业的产业链。通过按需向生鲜电商、快餐企业、零食厂商提供加工产品,从B端打开市场,以谋取稳定的供应关系,平滑价格影响。
肉鸡企业之所以能够向下游进军,实际上也是由于需求端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我国居民年人均猪肉消费量呈递减态势,而对禽肉的消费量却稳定上升。
鸡肉低脂高蛋白的特性,更是在国内愈来愈盛的健身和轻食风下大受欢迎。
眼下,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老乡鸡等土洋快餐,还是优形、鲨鱼菲特等轻食减脂餐,对鸡肉都青睐有加。根据美团全平台订单量数据,TOP10的小吃品牌中,有五家是主打鸡肉的快餐品牌。
鸡肉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蛋白质来源,随着产能水平的不断调节,通过探寻更高的商品附加值和品牌溢价,肉鸡行业依然有望在不远的未来等来新一轮强周期。
吃鸡决赛圈
想要抢占肉鸡行业低位,在投资中先人一步,可以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动向:
其一,行业低迷期让中小企业叫苦不迭,却成为头部企业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
在过去两年,肉鸡行业真正的头部企业,实际上非但没有跟随去产能的大潮,反而都在选择逆势扩张。谁在2020和2021两年选择不减产,谁就更有可能已经背靠出色的现金流,完善了自己的产业链,并找到了那些可以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大客户。
第二,包括活禽禁售令、自主育种、禽肉自给以及环境保护等明确的政策指向,必然会让那些反应最快的企业得到应有的“奖励”。
活禽交易叫停的另一面是冰鲜鸡肉市场将更为强势,要求企业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研发体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对家禽肉类自给的发展目标也在督促企业重视建立集种鸡繁育、饲料生产、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与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从育种开始就将成本优势建立起来。
从这样两个角度分析,肉鸡家禽行业是可以找到非常具有潜力的企业。
首先是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的绝对龙头——圣农发展。圣农是中国最大的自繁、自养、自宰一体化肉鸡饲养、加工企业,养殖规模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2021年圣农全年销售肉鸡3.7亿只,销售收入95.73亿元,并率先实现了种源的自给。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圣农一直引以为傲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同时与百胜、麦当劳、沃尔玛等多家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其前五大客户占销售总额的35%以上。百胜作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超过20%,为圣农贡献了稳定的订单收入。然而,在行业遭遇低谷时,圣农却没有单纯地依赖大客户订单,而是积极向下游拓展产业链,并把目光锁定在C端。
圣农在2021年先后推出“嘟嘟翅”“脆皮炸鸡”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半成品,并着力通过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活动打造爆款商品。这样的发展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新产品月销售额均突破了千万元。
做好自有种源、具有稳定大客户订单、初探C端市场战绩非凡的圣农发展,在等待着行业周期的再次轮换。
养殖业另一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同样值得关注。数据显示,2021年度,温氏股份肉鸡销售量创下新高,销量累计达11.01亿只,总收入为287.53亿元。
两年来,尽管鸡肉价格持续走低承压,但温氏集团在2021年却完成了养鸡业务的扩张,销量同比增长了4.5%,比前一年多售出肉鸡5000万只。随着市场行情好转,温氏集团在2021年第四季度肉鸡单季销售额已经逼近百亿大关。
▲温氏集团2021年肉鸡销售量
受益于年底肉鸡市场的旺盛需求,仙坛股份、立华股份、湘佳股份等鸡企也在近段时间接连收获涨停。
仙坛股份是国内白羽鸡养殖巨头,目前已实现从肉鸡养殖到最后的屠宰加工的产业链闭环。2020年起,仙坛股份通过开发多系列调理品、熟食品,开设鸡肉系列产品的专卖店、进驻超市专柜寻求价值链向消费终端延长。
立华股份则主要从事黄羽肉鸡的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2021年,立华股份累计销售商品肉鸡3.7亿只,同比上升14.68%;实现商品鸡销售收入95.73亿元,同比上升30.8%。过去两年,立华股份成立5家冰鲜鸡屠宰加工子公司,并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冰鲜鸡肉市场上抢占了先机。
湘佳股份同为国内黄羽肉鸡主要生产企业,且是全国最早开展冰鲜业务的黄羽鸡养殖企业之一。尽管2021年其股价累计下跌24.94%,但是销售数据显示出复苏迹象。2021年度公司销售活禽3637.02万只,同比增长37.24%,12月活禽单只售价达到了24.28元同比增长11.11%,来到近两年来的最高价格。预计今年将进入盈利周期,公司在熟食和预制菜品方面的布局也将有所收获。
在猪鸡周期共振的规律下,肉鸡企业正等待着市场需求的大反弹。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