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将针对当前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这个观点与孚能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峰不谋而合,后者表示一定要理性扩产。
不能重蹈光伏产业盲目扩产的覆辙
孚能曾经披露过自己的产能目标,自身产能与吉利合资厂的产能到2025年不低于120GWh,目前孚能还在坚持这个目标的扩产方向。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孚能的产能分布。赣州老厂有5GWh,镇江新厂有24GWh,芜湖又披露了24GWh,如此一来,孚能全资工厂的产能已经有53GWh。与吉利合资的工厂已经开工,产能有12GWh。两者相加就是65GWh,还有55GWh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都会有开工的计划,否则无法完成2025年的产能规划。
孚能与各个地方政府也在就建厂做高密度谈判,但是与某些友商不同,孚能的扩产还是比较保守的。孚能要确认拿了客户订单才扩产,而非盲目扩产。基于这个逻辑,尽管孚能相比友商扩产的比例好像显得有点小,但是张峰认为自己会走得稳一些。
孚能董事长王瑀博士曾多次呼吁要理性扩产。原因在于即便按照目前市场上最激进的测算中国2025年的汽车电池的需求量也不过六七百个GWh,友商的2025年产能要达到500GWh的这个数据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张峰表示无法理解。而且孚能120GWh的产能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出口的,包含了为戴姆勒提供配套的出口。而国内大规模出口的动力电池企业寥寥无几,怎么可能消化得了这么多动力电池的产能?张峰表示动力电池企业要将太阳能行业大规模的产能浪费当作前车之鉴,对于国家的钱绝不能浪费。
孚能正在沟通第二轮涨价
去年底,孚能已经就涨价问题完成了与绝大多数客户的沟通,除了极个别大客户之外,都已经完成了价格调整,从今年1月1日起以新价格进行供给。在回答钛媒体的提问时,张峰表示涨幅在25%左右。但是随着今年的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孚能也在开始与个别客户进行沟通,准备与其分摊自今年1月1日涨价到3月底的原材料增加的成本。
供应链的问题要到明年才会有改观
张峰坦言:“最近电池企业日子很难过,尤其是受到原材料价格问题的影响。”
尽管钴的价格确实非常低,但是最近涨价的偏偏是都是锂矿石。锂元素在地壳里面的含量其实并不低,但是多种原因造成了今年锂款矿石的价格暴涨:矿产的扩产周期比较慢、物流不畅、与技术突破还没有达到临界点都是主要因素。
海外市场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其实比国内还是有比较大的折让的,但是因为疫情产生的物流的短板无法缓解国内市场的紧缺。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海外产能不匹配更加剧了这一影响,国内电池厂的扩产周期大概是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最多不过超过两年,正极材料的扩产周期大概也是这个水平。而锂矿,无论是卤水锂矿还是岩石锂矿的开发时间基本都是三年起,尤其在澳大利亚开发锂矿五年之内是无法完成的。如此一来,国内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张,但是海外的产能端是跟不上的,综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供需不平衡。
不乐观地看,张峰认为短期内锂矿能够扩出产能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可能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下半年才能有所改善。乐观的是,张峰对技术突破是寄予厚望的,例如云母提锂与盐湖提锂等方式,目前虽然产能、质量还达不到电池生产需要的级别,但是他认为如果价格能够长期维持在四五十万每吨的水平,自然就会激发上游的技术突破。综合来看,孚能认为随着下半年疫情的缓解,可能到到年底或明年年初,供应链的问题就会发生一些改观,但是大规模的价格调整、供需的重新平衡可能要等到国内的技术突破或者海外的新矿开发出来,明年才会是一个乐观的时间点。
上游布局以战略合作与参股为主要形式
孚能自认自己的资金实力与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友商存在差距,所以在上游布局产能时以战略合作与参股为主要形式。
在战略合作方面,孚能曾发布公告称与华友、容百、杉杉等等都签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这种方式来保供降本。在参股方面,孚能通过IPO战略配售参股了振华,之前也参股过一些规模较小的上游供应商。除此之外,孚能首次披露会以兴建合资厂的形式布局上游产能,计划中的合资厂可以保证孚能的供应,价格也会更加理想,孚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保障供应链的稳定。
在孚能内部,也在推行一系列的降本措施,提升内部的工艺良率提升也是降本的有效手段。同时,孚能在加速供应链的多样化,未来可能每做一个项目时都会引进多个供应商,这样会对供应链的稳定和成本降低都有比较大的帮助。
2022年有多种方法支持公司收入利润的提高
孚能2021年财报显示净亏损9.74亿元,张峰表示去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与自身的规模效应不足以及销售价格偏低所赞成。2021年,孚能的客户结构比2020年有很大变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不再向之前的一些客户供货。当孚能进入广汽供应商体系的时候,几年前定下的供货价格与彼时的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去年的亏损。同时,由于孚能的产能爬坡需要一定时间,去年的出货量只有2.47GWh,导致产能和收入出现了差距,最终形成了全年的亏损。今年来看,涨价对于业绩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出货量会在14GWh至15GWh的体量,也会对孚能的规模效益有极大的积极影响。
海外建厂从土耳其开始
张峰透露包括戴姆勒在内的很多客户对孚能都有海外建厂的需求,希望产品可以做到本土化,欧美方面的政策以及功能化要求、关税等等都会对本土化有很大支持。孚能目前在德国有一块可以用来建厂的土地,但是在德国建厂的成本与流程对于孚能短期内的能力是极大的挑战。所以孚能的海外建厂计划先从在土耳其做合资厂开始,双方股权各占50%。
土耳其工厂的设计规模是年产20GWh,产品从模组和PACK开始。早期的电芯来自于从中国进口,等到土耳其市场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孚能会在当地本土化生产电芯。通过这样的方式,孚能计划间接地把海外市场建立起来。
对于在美国建厂,张峰直言:“短期内还没有计划,但是我们也在跟一些合作伙伴进行探讨是不是在美国进行建厂。”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