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略大参考,作者 | 程怡,编辑 | 秦安娜
中文互联网一年接入的流量超过2000亿GB,背后是庞大的内容审核员团体,充当“人肉防火墙”,审核传输到网络上的信息的安全和质量。
B站审核员“暮色木心”之死,让外界关注到了内容审核岗位:全年24小时*365天的排班工作制,每天审核几百甚至上千条内容的工作量。
他们只是互联网隐形人里的一部分。
当互联网发展为24小时连接,从图文、视频甚至到元宇宙,多元呈现形式不断迭代和进化,但它最基础的一线员工,还是像网络蓝领工人,被点击率和转化率“捆绑”在电脑前,完成固定的、重复的、程序式的工作。
他们隐身在互联网平台之后,充当平台的送水工,维护庞然大物的运转。
01 一周工作6天,曾一度觉得自己会猝死
我在门户网站负责新闻推送,就是手机收到的各式App的弹窗。
推送分为全国、个性化和区域三种,全国推送是推给所有用户,基本上是公众话题,两会呀,官员落马、大型体育赛事等等,个性化推送按照用户的喜好推荐财经、军事、娱乐等内容。区域就是按省、市进行推送。
基本上我一个星期要上6天班,因为周末一定会安排值班,节假日也要安排值班。平均每月工时是200个小时。公司按照法定要求支付加班费,周末是双倍,节假日是3倍。
我是2015年校招的时候进的公司,2017年末离职。听说我离职后,公司待遇没有以前好了,周末值班按正常加班算,不再是2倍工资。
2015年、2016年的时候,正是各家内容App,忙着抢用户的时候。公司想要点击和用户使用时长,每天的推送次数不太克制。我们一天全国平均推送8次,早7点、9点,中午12点,下午2点和4点,晚上6点、8点,10点都会推送。中间还会穿插个性化的推送和重大突发事情的推送。弹窗不少。
以冬奥运为例,如果按照我在职时候的要求,基本上中国队每斩获一金,就会有一个推送。现在哪里敢如此打扰用户,监管管得很严的。在“清朗行动”要求下,娱乐新闻被更严格地管控了。像是黄晓明和Baby离婚的新闻,按照以前应该是会推全国的,现在不敢这么推,可能也就按个性化,推荐给对娱乐新闻感兴趣的用户。
我们公司的新闻部门是三班倒,分早、中、晚三个班次。但是我们推送组不用上晚班,晚上用户都睡了,推送基本上也是无效。晚班的推送由夜班编辑负责。我们就是早班:早上6点到下午3点,还有中班:下午2点到晚上10点。
相对而言,早班的上班难度大一些,起床挺困难。一般我5点起来,打车到公司,早班的打车费,公司是报销的。冬天的时候,早班更难了,5点天还没亮,天气也很冷。
推送的工作就像是齿轮一样,一个啮合一个啮合的转动。早班6点到公司,浏览一圈新闻,准备好早7点的推送,然后去吃早饭。回来之后要准备9点的推送、12点的推送、2点的推送。按照时间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准备材料。
而且这份工作没成长,就是综合下内容,起个标题,推送出去。鲜有的创造性,便是标题吸引眼球与否。但是按照领导的说法,推送工作挺有挑战的,要对热点敏感,还要有规避风险的能力,还得懂得如何吸引用户。
工作还导致我缺少社交,周末单休,休息的一天,只想在家躺着。平时参加聚会,也不算容易。早班下午3点下班,朋友还没下班。我得先回家,可进了家门,想再出门就困难多了。中班,只能选中午聚会,匆匆忙忙的,跟朋友也说不了几句话。
推送工作,各家的水平展现得很直观,推得时间快慢,标题吸不吸引人,内容充不充实。一眼就能看见工作成果。而且,一天新闻就那么多事情,各家推送的差不太多,基本都是同题比较,其实就是内卷,看谁能卷过谁,看谁的点击量和打开率数据好,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
特别明显的压力来自处理突发事件。遇到突发,各家都要抢时间推送,越早推,流量越好。领导有时也在工作群里发截图,哪家先推的,哪家起的标题好。虽然领导没有批评,但是截图已经证明了,我对突发事件的推送处理,没有别人家的好,挺社死。
工作有一年多之后,遇到突发事件,我还是会紧张,怕做的不好。虽然推送结果不直接影响工资,但谁都希望做的好一些。
我是2017年年中的时候,觉得这份工作干不下去了,太累人了。那段时间,我一位同事离职了,人手紧张,我连续两个月,每月只休2天。实际感受觉得自己没休息过,那段时间很怕自己会猝死。
推送工作基本是给年轻人准备的,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组的小领导,工作都不超过3年。挺多是校招进来的,我们组是兰州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毕业生比较多。
我每月税后的平均工资在13K到14K,遇到十一长假,工资税后能突破16K,对于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工资还是可以的。而且,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区分的很好,上班很忙碌,要追速度,下班之后没人找。不像我现在做的舆情工作,下班后也要加班,领导要求24小时待命,还没有加班费用。
不过,推送工作很难留住人,工作节奏快,也累。跟我同期入职的同事,都已经离职了,有跳槽到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有考研,继续上学的,也有像我一样离开北京,换个城市重新生活的。
如果从工资角度看,我现在的工作比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做推送,没有涨很多。但是工作节奏没有推送那么快,钝刀子割肉,疼的没有那么明显。
02 上夜班,没人说话,很孤单
我在财经网站做编辑。我们网站不能直接转载其他门户、媒体的稿子,容易被起诉侵权。所以,我们发布的内容需要编辑,或者是二次加工,比如说综合几篇文章的内容,整合成一篇,或者是综合编译国外的内容,搬运回国内。
我所在的部门叫新闻中心,三班倒,轮着排班。但基本上,夜班只安排没结婚的年轻人,已婚的都是早班和中班。我们组虽然有30多人,实际能上夜班的不超过5个人,一年12个月,就在5个人里面轮,一个人至少分配两个月,还是挺辛苦的。而且,5个人里面还有3位女生,她们就象征性的值一个月。通常默认夜班“优先”安排男生。
夜班熬人。夜班是晚10点到早7点。值夜班一个组就留一个人,整层近百个工位,夜班员工不超过5个人,不同组的工位,隔得比较远,彼此之间也不熟悉,没法子说话。大晚上的,朋友都睡了,也没人聊天,就感觉挺孤独的。因为白天也没人跟我说话,我到家的时候,合租的室友要洗漱上班,我上班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回家的路上。
于我而言,值夜班,意味着一个月没跟真实人类讲过几句话。
夜班是有补助的,一开始是120元,后来涨到150元,也还是没人愿意值班。调换生物钟挺费神的,像我值夜班的头一个星期,下班后白天很难睡得着,几乎是挺到下午,累得不行了入睡。从夜班调整到早班和中班也是一样,生物钟难以短时间调整回来。而且换班,导致生物钟几个月一波动,弄得我情绪挺敏感的。
我们公司就是网站,没有App,追热点的时效性也不强。工作节奏没那么快。网站流量也一般,Alexa排名,没进过前300,部门也很少复盘数据,感觉每天网站有内容更新就行。以夜班为例,凌晨2点到5点的时候,基本上都没什么消息和数据更新。我总在寻思,我们这种三流网站,上夜班的意义是什么?互联网标配?别的网站有,我们也得有?
大家都不爱上晚班,尤其是女生。印象中只有一位女同事,因为要矫正牙齿,挺需要钱的,连续上过两个月夜班。其他人就是被动的等待领导安排。
我们部门年轻人很少,主要是30多岁和40出头的女员工,因为办公地点偏,工资也不高。我们组一位姐姐,基本工资不到3000元,那是2015年的时候,她来公司6年了,几乎没涨过工资。像我薪资5K,餐补、交补,加上周末和节假日的加班费,税后工资不到7K,值夜班的话,工资税后超过8K。如果说我算互联网行业,那工资很拉胯。
所以,大家对节假日的三薪,都很重视。一般新员工都轮不上,优先安排部门的老员工,她们要养家、养娃,组长多体恤一些。像我们新员工,有三薪的机会,都要提前跟组长讲,能不能帮着安排。
我在公司待了一年就走了。当时,换工作也很费劲,找了有三个月。应聘说是做网络编辑,但是笔试的时候,一些关于后台处理的基础网络知识我都不会,说是做新闻编辑,我都是整合,新闻素养一点儿没有。
那时候我还去今日头条面试过,打车去面试花费了50分钟,坐下跟面试官聊,可能都不超过10分钟。就是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就让我走了,给我的挫败感挺深的,面试官都不愿意装装样子跟我多聊聊。就仿佛能安排我来面试,便是对我的格外恩赐。这都有六年多了,我工作都换过2次,面试过十几家企业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次。
03 2015年接单到手软,现在没人理
我做网站UI设计。比如说用户打开微信,下方的“微信、通信录、发现、我”,这四个一级入口,就属于UI设计。我的工作就是做这些。
2014年和2015年的时候,大众创业的气氛,叠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做App的企业特别多。很多创业的小企业没法养专业的App开发和设计团队,很多工作都是外包。
也是看准这个趋势,我跟两位同学也创业了,成立小工作室,专门接外包的UI设计工作。那两年特别忙,一个月至少有四、五单,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的做,完全没有空档期。有的时候单子太多,我们自己做不完,还把订单分包给别人,赚一点差价。
那几年稍微挣点钱,保守估计一年收入有50万,也让我在北京买了房。
但是,近几年做网站UI设计的小公司,基本上没有活,很少有企业开发新的App。我们也没什么单子,公司注销了,变成了灵活就业者,接私活,帮企业或者地方政府设计官网。这种活钱很少,我有一单算下来,一个交互入口就值30块钱。
最近三年,我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互联网大厂进不去,小公司又倒闭的太快了,没做几个月,公司就没了。互联网行业就是规模大的有生意,有钱赚,小公司亏不起,规模发展不起来。2020疫情那一年,我有将近7个月没有固定工作。接私活赚的那点钱,用来还房贷都不够。
我在北京买的房子,房贷一月8K,压力不小。房子我没住过,一直是出租,每月租金6500元,我在昌平租单间住,房租2000元。房租之间的差价,我用来还房贷,节省成本。
来北京14年,最大的成绩,就是买了房子,留下一堆儿负债。家里人劝我卖掉北京的房子回老家,但是老家在农村,没有就业机会。种地,我不会。考编制,我也过了35岁的年龄限制。
外界一提互联网,就好像是高薪、福利,996,那只是能进入到大厂的很少的一部分人。绝大多数从业者可能像我一样,进不了大厂,也回不去老家。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