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面试 -操作系统-架构能力:磁盘 I/O 性能优化

    磁盘 I/O 性能优化在 C++ 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术包括一下几点。

缓存优化

** **利用缓存可以减少磁盘 I/O 操作次数,提高性能。在 C++ 中,可以使用标准库中的缓存机制,如

std::stringstream

std::vector

等,或者自定义缓存。

    演示如何利用 
std::stringstream

来进行缓存优化: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void writeToDisk(const std::vector<std::string>& data) {
    std::stringstream buffer; // 创建一个字符串流作为缓存

    // 将数据写入缓存
    for (const auto& str : data) {
        buffer << str << "\n";
    }

    // 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文件
    std::ofstream outfile("output.txt");
    outfile << buffer.rdbuf();
}

int main() {
    // 模拟需要写入文件的数据
    std::vector<std::string> data = {"Hello", "World", "This", "is", "a", "test"};

    // 将数据写入文件(通过缓存优化)
    writeToDisk(data);

    return 0;
}

详细注释:

  • std::stringstream 是 C++ 标准库中的一个类,用于在内存中创建一个字符串缓冲区,可以像使用 std::cout 一样将数据写入其中。
  • writeToDisk 函数中,首先创建了一个 std::stringstream 对象 buffer 作为缓存。
  • 然后,通过一个循环将数据逐个写入到缓存中,这里模拟了要写入文件的数据。
  • 最后,通过将 buffer 中的数据写入到文件中,实现了将缓存中的数据批量写入磁盘的操作。

优势:

  1. 减少磁盘 I/O 操作次数:通过将数据先写入缓存,然后一次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可以减少磁盘 I/O 操作的次数,从而提高性能。
  2. 减少文件系统调用开销:与直接每次写入数据到文件相比,使用缓存可以减少文件系统调用的开销,因为每次调用文件系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3. 灵活性:使用缓存可以灵活地管理要写入的数据,可以在内存中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然后再将结果一次性写入磁盘,这样更灵活、更高效。

异步 I/O

    使用异步 I/O 可以在等待磁盘 I/O 完成时允许程序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效率。在 C++ 中,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异步 I/O 接口,或者使用一些第三方库来实现异步 I/O。

    演示如何使用异步 I/O 来提高效率: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future>

// 异步写入文件的函数
void asyncWriteToDisk(const std::vector<std::string>& data) {
    // 使用异步方式打开文件
    std::ofstream outfile("output.txt");
    
    // 异步写入数据到文件
    for (const auto& str : data) {
        outfile << str << "\n";
    }
    
    // 关闭文件
    outfile.close();
}

int main() {
    // 模拟需要写入文件的数据
    std::vector<std::string> data = {"Hello", "World", "This", "is", "a", "test"};

    // 使用异步方式写入文件
    std::future<void> result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asyncWriteToDisk, data);
    
    // 执行其他任务
    std::cout << "Performing other tasks while waiting for file write to complete...\n";

    // 等待异步写入操作完成
    result.wait();

    std::cout << "File write completed.\n";

    return 0;
}

详细注释:

  • asyncWriteToDisk 函数中,我们使用异步方式打开文件,并在其中写入数据。这样,当程序执行到写入文件的地方时,它会继续执行后面的代码而不会被阻塞等待文件写入完成。
  • main 函数中,我们使用 std::async 来创建一个异步任务,其中指定了 asyncWriteToDisk 函数以及需要传递给它的数据 data
  • 在异步任务启动后,我们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不需要等待文件写入操作完成。
  • 最后,我们调用 result.wait() 来等待异步写入操作完成,以确保在程序退出前文件写入完成。

优势:

  1. 提高效率:使用异步 I/O 可以在等待磁盘 I/O 完成时允许程序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了 CPU 和其他资源。
  2. 避免阻塞:在执行磁盘 I/O 操作时,传统的同步方式会阻塞程序的执行,而使用异步 I/O 可以避免这种阻塞,提高程序的响应性。
  3. 简化编程模型:异步 I/O 可以简化编程模型,使得程序更容易理解和维护,因为不需要手动管理线程或者回调函数来处理异步操作。

文件系统选择

    不同的文件系统对磁盘 I/O 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在选择文件系统时,需要考虑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及应用程序的需求,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1. 性能特性:不同的文件系统具有不同的性能特性。例如,一些文件系统可能更适合大文件的读写操作,而另一些则更适合小文件或者随机访问。因此,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特性的文件系统。
  2. 并发能力:一些文件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能力,能够处理多个并发的读写请求。这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应用程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服务器应用或者数据库系统。
  3. 可靠性和稳定性: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文件系统可能具有更好的数据保护机制和错误恢复能力,能够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并且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4. 支持的功能:不同的文件系统可能支持不同的功能,如文件加密、快照、压缩等。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文件系统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
  5. 平台兼容性:在选择文件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平台的兼容性。一些文件系统可能只能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上使用,而另一些则具有更好的跨平台兼容性,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
  6. 社区支持和文档资源:选择广受支持并且有丰富文档资源的文件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开发和运维体验。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和获得技术支持。

文件访问模式

    选择合适的文件访问模式也可以提高磁盘 I/O 的性能。例如,对于频繁读取的文件,可以选择使用内存映射文件来减少 I/O 操作。

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s)

  • 优势:内存映射文件将文件直接映射到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中,使得文件的读写操作变成内存操作,从而避免了频繁的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提高了读写的效率。
  •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文件内容的情况,如数据库系统、日志处理等。由于内存映射文件可以降低 I/O 操作的开销,因此对于大型文件或者需要快速随机访问的文件尤其适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cstring>

int main() {
    const char* file_path = "example.txt";
    const int file_size = 1024; // 文件大小为 1KB

    // 打开文件
    int fd = open(file_path, O_RDWR | O_CREAT, S_IRUSR | S_IWUSR);
    if (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 调整文件大小
    if (ftruncate(fd, file_size) == -1) {
        perror("ftruncate");
        close(fd);
        return 1;
    }

    // 将文件映射到内存中
    void* mapped_memory = mmap(nullptr, file_size,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fd, 0);
    if (mapped_memory == MAP_FAILED) {
        perror("mmap");
        close(fd);
        return 1;
    }

    // 写入数据到内存映射区域
    const char* message = "Hello, Memory-mapped Files!";
    memcpy(mapped_memory, message, strlen(message));

    // 从内存映射区域读取数据
    std::cout << "Message from memory-mapped file: " << static_cast<const char*>(mapped_memory) << std::endl;

    // 解除内存映射
    if (munmap(mapped_memory, file_size) == -1) {
        perror("munmap");
    }

    // 关闭文件
    close(fd);

    return 0;
}

优势:

  1. 减少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内存映射文件将文件直接映射到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中,使得文件的读写操作变成内存操作。因此,不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读取或写入文件,也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数据拷贝操作,从而减少了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的开销,提高了读写的效率。
  2. 提高读写效率:由于文件直接映射到了内存中,读写操作变成了内存操作,可以利用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缓存机制,从而加快了读写的速度。
  3. 适用于频繁读取文件内容的场景:内存映射文件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文件内容的场景,如数据库系统、日志处理等。由于内存映射文件可以降低 I/O 操作的开销,对于需要快速读取大型文件或者进行快速随机访问的文件尤其适用。

顺序读写(Sequential Access)

  • 优势:对于按顺序读写的文件,可以使用顺序读写的方式来提高性能。顺序读写可以通过优化缓存的使用和减少磁盘寻址的开销来提高效率。
  • 适用场景:适用于顺序读写访问的文件,如日志文件、数据备份等。在这些场景下,通过顺序读写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磁盘的吞吐量,提高性能。

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

  • 优势:对于需要随机访问文件的情况,可以使用随机访问的方式来提高性能。随机访问可以通过使用索引或者缓存来加速文件的访问。
  •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随机访问文件内容的情况,如数据库系统、索引文件等。在这些场景下,随机访问可以快速定位到文件的特定位置,提高读写效率。

缓存文件内容(Caching)

  • 优势:通过缓存文件内容可以减少对磁盘的频繁访问,从而提高性能。缓存可以将文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存储在内存中,以加速后续的访问。
  •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多次访问相同文件内容的情况,如重复读取配置文件、模板文件等。通过缓存文件内容,可以避免每次访问都需要从磁盘读取文件内容,提高性能和响应速度。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nordered_map>

// 定义一个缓存文件内容的函数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std::string> fileCache;

// 从文件中读取内容的函数,并使用缓存
std::string readFileWithCach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 检查缓存中是否已经存在文件内容
    auto it = fileCache.find(filename);
    if (it != fileCache.end()) {
        std::cout << "Retrieving content of " << filename << " from cache..." << std::endl;
        return it->second; // 返回缓存中的内容
    }

    // 从文件中读取内容
    std::ifstream infile(filename);
    if (!in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read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
    }

    std::cout << "Reading content of " << filename << " from disk..." << std::endl;
    std::string content;
    std::string line;
    while (std::getline(infile, line)) {
        content += line + "\n";
    }
    infile.close();

    // 将文件内容存入缓存
    fileCache[filename] = content;

    return content;
}

int main() {
    // 读取文件内容并使用缓存
    std::string filename = "example.txt";
    std::string content = readFileWithCache(filename);
    std::cout << "File content: " << std::endl << content << std::endl;

    // 再次读取相同文件内容,这次会从缓存中获取
    content = readFileWithCache(filename);
    std::cout << "File content (from cache): " << std::endl << content << std::endl;

    return 0;
}

优势:

  1. 减少对磁盘的频繁访问:缓存文件内容可以避免每次访问都需要从磁盘读取文件内容,而是将文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存储在内存中。这样可以减少对磁盘的频繁访问,提高性能。
  2. 加速后续的访问:通过将文件内容存储在内存中,后续的访问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获取数据,而无需再次进行磁盘 I/O 操作。这可以大大加速文件的读取速度,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
  3. 适用于多次访问相同文件内容的场景:缓存文件内容适用于需要多次访问相同文件内容的情况,如重复读取配置文件、模板文件等。通过缓存文件内容,可以避免重复的磁盘读取操作,提高性能和响应速度。

数据压缩

    在写入文件时对数据进行压缩可以减少磁盘 I/O 的数据量,从而提高性能。但是需要权衡压缩和解压缩的开销以及实际的 I/O 性能提升。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zlib.h>

// 压缩数据并写入文件
void compressAndWriteToFile(const std::vector<char>& data, 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 打开文件进行写入
    std::ofstream outfile(filename, std::ios::binary);
    if (!out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writ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

    // 初始化 zlib 的压缩参数
    z_stream stream;
    stream.zalloc = Z_NULL;
    stream.zfree = Z_NULL;
    stream.opaque = Z_NULL;

    if (deflateInit(&stream, Z_BEST_COMPRESSION) != Z_OK) {
        std::cerr << "Failed to initialize zlib compression" << std::endl;
        return;
    }

    stream.next_in = reinterpret_cast<Bytef*>(const_cast<char*>(data.data()));
    stream.avail_in = data.size();

    std::vector<char> compressedData(1024 * 1024); // 压缩后的数据缓冲区
    stream.next_out = reinterpret_cast<Bytef*>(compressedData.data());
    stream.avail_out = compressedData.size();

    // 压缩数据
    if (deflate(&stream, Z_FINISH) != Z_STREAM_END) {
        std::cerr << "Failed to compress data" << std::endl;
        deflateEnd(&stream);
        return;
    }

    // 写入压缩后的数据到文件
    outfile.write(compressedData.data(), compressedData.size() - stream.avail_out);

    // 关闭文件
    outfile.close();

    // 释放 zlib 压缩资源
    deflateEnd(&stream);
}

// 从压缩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解压缩
std::vector<char> readAndDecompressFromFil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std::vector<char> decompressedData;

    // 打开压缩文件进行读取
    std::ifstream infile(filename, std::ios::binary);
    if (!in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read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decompressedData;
    }

    // 初始化 zlib 的解压缩参数
    z_stream stream;
    stream.zalloc = Z_NULL;
    stream.zfree = Z_NULL;
    stream.opaque = Z_NULL;
    stream.avail_in = 0;
    stream.next_in = Z_NULL;

    if (inflateInit(&stream) != Z_OK) {
        std::cerr << "Failed to initialize zlib decompression" << std::endl;
        return decompressedData;
    }

    // 读取压缩文件中的数据
    std::vector<char> compressedData((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infile)), std::istreambuf_iterator<char>());

    // 设置 zlib 解压缩参数
    stream.next_in = reinterpret_cast<Bytef*>(compressedData.data());
    stream.avail_in = compressedData.size();

    // 解压缩数据
    char buffer[1024];
    do {
        stream.avail_out = sizeof(buffer);
        stream.next_out = reinterpret_cast<Bytef*>(buffer);

        if (inflate(&stream, Z_NO_FLUSH) == Z_NEED_DICT ||
            inflate(&stream, Z_NO_FLUSH) == Z_DATA_ERROR ||
            inflate(&stream, Z_NO_FLUSH) == Z_MEM_ERROR) {
            std::cerr << "Failed to decompress data" << std::endl;
            inflateEnd(&stream);
            return decompressedData;
        }

        int decompressedBytes = sizeof(buffer) - stream.avail_out;
        decompressedData.insert(decompressedData.end(), buffer, buffer + decompressedBytes);
    } while (stream.avail_out == 0);

    // 关闭文件
    infile.close();

    // 释放 zlib 解压缩资源
    inflateEnd(&stream);

    return decompressedData;
}

int main() {
    // 示例数据
    std::string originalData = "This is a test string. It will be compressed and written to a file.";

    // 压缩并写入文件
    compressAndWriteToFile(std::vector<char>(originalData.begin(), originalData.end()), "compressed_file.bin");

    // 从文件中读取并解压缩数据
    std::vector<char> decompressedData = readAndDecompressFromFile("compressed_file.bin");

    // 输出解压缩后的数据
    std::cout << "Decompressed Data: " << std::string(decompressedData.begin(), decompressedData.end()) << std::endl;

    return 0;
}
    这个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zlib 库对数据进行压缩并写入文件,以及如何从压缩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进行解压缩。 

批量写入和读取

    将多次小的磁盘 I/O 操作合并为少数几次大的操作可以降低系统调用的开销,提高性能。在 C++ 中,可以通过合并数据写入到缓冲区然后一次性写入文件来实现批量写入。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ring>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
void batchWriteToFile(const std::vector<std::string>& data, 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 打开文件进行写入,以追加模式打开以允许多次写入
    std::ofstream outfile(filename, std::ios::app);
    if (!out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writ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
    for (const std::string& str : data) {
        outfile << str << std::endl;
    }

    // 关闭文件
    outfile.close();
}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std::vector<std::string> batchReadFromFil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std::vector<std::string> data;

    // 打开文件进行读取
    std::ifstream infile(filename);
    if (!in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read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data;
    }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std::string line;
    while (std::getline(infile, line)) {
        data.push_back(line);
    }

    // 关闭文件
    infile.close();

    return data;
}

int main() {
    // 示例数据
    std::vector<std::string> data_to_write = {"Line 1", "Line 2", "Line 3", "Line 4"};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
    batchWriteToFile(data_to_write, "example.txt");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std::vector<std::string> data_read = batchReadFromFile("example.txt");

    // 输出读取的数据
    std::cout << "Data read from file:" << std::endl;
    for (const auto& line : data_read) {
        std::cout << line << std::endl;
    }

    return 0;
}

优势:

  1. 减少系统调用的开销:将多次小的磁盘 I/O 操作合并为少数几次大的操作可以减少系统调用的开销。相比于每次写入一行数据,批量写入数据可以降低系统调用的次数,从而提高性能。
  2. 提高磁盘读写效率:批量写入和读取可以利用磁盘的顺序读写特性,提高磁盘读写效率。相比于频繁地进行小规模的读写操作,一次性进行批量读写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磁盘的吞吐量,提高性能。
  3. 降低文件操作的开销:对于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开销,通过批量写入和读取可以减少这些开销,提高程序的整体性能。

数据对齐

    合理地对数据进行对齐可以减少磁盘 I/O 操作的次数,从而提高性能。在 C++ 中,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和内存分配方式来实现数据对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 数据结构定义
struct AlignedData {
    int id;
    double value;
};

// 对齐内存分配函数
void* alignedMalloc(size_t size, size_t alignment) {
    void* ptr;
#ifdef _WIN32
    ptr = _aligned_malloc(size, alignment);
#else
    if (posix_memalign(&ptr, alignment, size) != 0)
        ptr = nullptr;
#endif
    return ptr;
}

// 对齐内存释放函数
void alignedFree(void* ptr) {
#ifdef _WIN32
    _aligned_free(ptr);
#else
    free(ptr);
#endif
}

// 批量写入对齐数据到文件
void batchWriteAlignedDataToFile(const std::vector<AlignedData>& data, 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 打开文件进行写入,以二进制模式打开
    std::ofstream outfile(filename, std::ios::binary);
    if (!out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writ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
    for (const AlignedData& item : data) {
        outfile.write(reinterpret_cast<const char*>(&item), sizeof(AlignedData));
    }

    // 关闭文件
    outfile.close();
}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对齐数据
std::vector<AlignedData> batchReadAlignedDataFromFil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std::vector<AlignedData> data;

    // 打开文件进行读取,以二进制模式打开
    std::ifstream infile(filename, std::ios::binary);
    if (!in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read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data;
    }

    // 获取文件大小
    infile.seekg(0, std::ios::end);
    size_t file_size = infile.tellg();
    infile.seekg(0, std::ios::beg);

    // 计算文件中可以存放的数据结构的数量
    size_t num_items = file_size / sizeof(AlignedData);
    data.resize(num_items);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infile.read(reinterpret_cast<char*>(data.data()), file_size);

    // 关闭文件
    infile.close();

    return data;
}

int main() {
    // 示例数据
    std::vector<AlignedData> data_to_write = {{1, 3.14}, {2, 6.28}, {3, 9.42}, {4, 12.56}};

    // 批量写入对齐数据到文件
    batchWriteAlignedDataToFile(data_to_write, "aligned_data.bin");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对齐数据
    std::vector<AlignedData> data_read = batchReadAlignedDataFromFile("aligned_data.bin");

    // 输出读取的数据
    std::cout << "Data read from file:" << std::endl;
    for (const auto& item : data_read) {
        std::cout << "ID: " << item.id << ", Value: " << item.value << std::endl;
    }

    return 0;
}

优势:

  1. 减少磁盘 I/O 操作的次数:合理地对数据进行对齐可以减少磁盘 I/O 操作的次数。在写入和读取数据时,对齐的数据结构可以直接以连续的块进行写入和读取,而无需进行额外的填充或者调整,从而减少了磁盘 I/O 操作的次数,提高性能。
  2. 提高数据读写效率:对齐的数据结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缓存机制,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相比于非对齐数据结构,对齐的数据结构可以更快地进行内存访问和数据传输,从而加快了数据的读写速度。
  3. 保证数据完整性:对齐的数据结构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了因为内存对齐问题而导致的数据损坏或者不完整的情况。这在对于一些需要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应用场景下尤为重要。

数据缓存

    在程序中使用内存缓存可以减少对磁盘的频繁访问,从而提高性能。但是需要注意缓存的一致性和内存占用等问题。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ordered_map>
#include <string>
#include <fstream>

// 定义数据缓存类
class DataCache {
private: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std::string> cache; // 使用哈希表作为缓存存储数据
public:
    // 将数据存入缓存
    void addToCache(const std::string& key, const std::string& value) {
        cache[key] = value;
    }

    // 从缓存中获取数据,如果缓存中不存在则返回空字符串
    std::string getFromCache(const std::string& key) {
        auto it = cache.find(key);
        if (it != cache.end()) {
            return it->second;
        }
        return "";
    }
};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并使用缓存
void batchWriteToFileWithCache(const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std::string>& data, 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DataCache& cache) {
    // 打开文件进行写入
    std::ofstream outfile(filename);
    if (!out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writ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并加入缓存
    for (const auto& pair : data) {
        outfile << pair.first << ":" << pair.second << std::endl;
        cache.addToCache(pair.first, pair.second);
    }

    // 关闭文件
    outfile.close();
}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并使用缓存
void batchReadFromFileWithCach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DataCache& cache) {
    // 打开文件进行读取
    std::ifstream infile(filename);
    if (!infile.is_open()) {
        std::cerr << "Failed to open file for reading: " << filename << std::endl;
        return;
    }

    // 逐行读取文件中的数据并加入缓存
    std::string line;
    while (std::getline(infile, line)) {
        size_t pos = line.find(':');
        if (pos != std::string::npos) {
            std::string key = line.substr(0, pos);
            std::string value = line.substr(pos + 1);
            cache.addToCache(key, value);
        }
    }

    // 关闭文件
    infile.close();
}

int main() {
    // 示例数据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std::string> data =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key3", "value3"}
    };

    // 创建数据缓存对象
    DataCache cache;

    // 批量写入数据到文件并使用缓存
    batchWriteToFileWithCache(data, "example.txt", cache);

    // 批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并使用缓存
    batchReadFromFileWithCache("example.txt", cache);

    // 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std::cout << "Data read from cache:" << std::endl;
    for (const auto& pair : data) {
        std::cout << pair.first << ": " << cache.getFromCache(pair.first) << std::endl;
    }

    return 0;
}

优势:

  1. 减少磁盘的频繁访问:使用内存缓存可以减少对磁盘的频繁访问,因为数据首先被读取到内存中,后续的访问都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获取,而无需再次访问磁盘,从而提高性能。
  2. 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相比于磁盘访问,内存访问速度更快,使用内存缓存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3. 减少系统调用的开销:使用内存缓存可以减少对磁盘的频繁访问,从而减少了系统调用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标签: c++ 面试 性能优化

本文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120785/article/details/136281399
版权归原作者 Thomas_Lbw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面试 -操作系统-架构能力:磁盘 I/O 性能优化”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