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风使舵”的摩根大通,为什么不值得信任?

文 | 砺石商业评论,作者 | 华生

01

虽然在大众中不太被熟知,但“摩根大通”在金融行业却是大名鼎鼎,它是北大、清华等众多名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求职对象。但就在这几天,“摩根大通”却以不太光彩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

谈起摩根大通,需要追溯到19世纪的J.P.摩根公司。J.P.摩根公司是由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于1861年成立,并以自己的姓名进行命名的一家金融企业。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带领下,其不断壮大,不仅为美国众多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还为很多海外国家的政府融资提供支持。

尤其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J.P.摩根公司因为几起举世瞩目的交易而声名鹊起。其中,1892年,其撮合了爱迪生通用电力公司与汤姆逊—休士顿电力公司合并成立了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1901年,J.P.摩根公司合并了著名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及美国另外几家头部钢铁企业,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

由于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美国政府于1933年颁布实施了新的银行法案,在该法案中明确了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必须分业经营的决定。1935年,J.P.摩根公司被迫只保留了原有的商业银行业务,将证券业务拆分为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

1959年,剥离了证券业务的J.P.摩根公司与纽约担保信托公司合并,成立了美国摩根银行。20世纪90年代左右,由于美国开始放开对金融企业分业经营的管制,摩根银行又开始重新进入到投资银行领域。此时,为了将同在投行领域的摩根士丹利与摩根大通区分,投行从业者又习惯将摩根士丹利简称为大摩,将摩根银行简称为小摩。

2000年12月,摩根银行和大通-曼哈顿公司合并成立摩根大通银行,之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又收购了濒临破产的投资银行巨头贝尔斯登,从而成为一家拥有“投资银行、零售金融服务、银行卡服务、商业银行、财产及证券服务和资产管理”的综合性金融巨头。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财报,摩根大通2021年总资产已经高达3.74万亿美元,总存款达2.46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达2.29万亿美金。在资本市场上摩根大通也表现不凡,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其市值高达4086.69亿美元,力压美国银行,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机构,也是仅次于伯克希尔位列市值第二位的金融机构。

但就是这样一家著名的金融机构,却在近日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02

2022年3月14日、15日,中国各大互联网企业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股价巨幅下跌,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包括业务颇为稳健的腾讯控股也分别大跌9.79%与10.19%,这让外界颇不理解。

而就在这时,前不久还将腾讯评级为增持的摩根大通却迫不及待地对外宣布,将腾讯的市场评级从增持下调至减持,目标价由570港元下调至265港元。同时,也将阿里巴巴集团的评级由增持下调为减持,目标价从180美元下调至65美元。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也建议投资者做空京东、美团、网易、斗鱼、虎牙、金山云、叮咚、爱奇艺、哔哩哔哩、拼多多、知乎与YY等几乎所有的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

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在做空报告中表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未来6-12个月的时间里缺乏吸引力,股价前景不可预测;互联网板块股价短期内不太可能获得估值支撑,大范围的抛售可能会继续,导致大量资金从该行业外流,这将在不确定的时间里给该行业股价带来压力”。

摩根大通的这份研究报告,在业内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相反引起很多争议,很多理性的投资者都认为这是典型的见风使舵,落井下石。不久前还公开建议增持,而在看到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后便突然掉头转向,公然看空中国互联网产业,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言论。

但就在摩根大通公开发布看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报告次日,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的问题,并就投资者们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给予答复。例如,会议提到: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这些信息大大提振了中国投资者们的信心。就在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当天,中国互联网企业便出现大涨。例如,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大涨23.15%,美团大涨32.08%,京东大涨35.64%,网易大涨23.4%.......

受香港证券市场的大涨影响,3月16日晚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互联网企业也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大涨36.76%,贝壳大涨64.75%,拼多多大涨56.06%......

3月17日,A股、港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股价继续大幅反弹。中国互联网企业股价在资本市场上的陡然好转,让摩根大通刚发布的看空报告一下子成为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嘲讽的热点,人们也好奇摩根大通接下来是否会继续持有之前的观点。

让很多投资者哭笑不得的是,随着市场的陡然变化,摩根大通也迅速转变观点。3月16日晚间,摩根大通亚洲及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刘鸣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多个板块估值便宜,业绩和成长的信号很明确,因此在模拟仓中维持超配A股和港股。摩根大通亚太区证券研究部主管苏文杰也表示,科技元素颇具吸引力,看好中国IT行业的相关投资机会。

03

从不久前的看好与增持,到看到股价大跌后便突然宣布看空减持,再到看到股价反弹,又立刻宣布看好中国IT产业的投资机会。摩根大通在短短几天内的几次观点转向,让我们看到了所谓专业投行的真实水平。

不同于投资者需要为其最终的增持或者减持决策而承担最终责任,投行分析师们公开发出的增持或减持建议,对于自身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市场果真按照他们的判断而出现下滑,便可以自我标榜为前瞻与洞见;如果市场按照其预测相反的方向演进,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失,再跟风转向即可,并且投资者也会很快忘掉他们之前的错误判断。

所以,投资银行的分析师可以见风使舵,落井下石,但投资者却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只是随着投行分析师的建议来进行投资决策,那么很容易便会出现巨大的投资损失,因为提供建议的分析师们是一群不需要为自己信口开河负任何责任的一群人。对于任何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建议,我们都要保持慎重。

而在现实中,最优秀的一些投资者往往都是与投行分析师的判断逆向而行的。因为分析师的最大特点是跟风,而优秀投资者的最优秀品质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投资定力。例如,在3月15日中国互联网企业出现暴跌的时候,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段永平则异常坚定地看好腾讯,其公开宣称将卖出苹果,买入腾讯。结果最终再次证明,段永平对了,而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们错了。

段永平之所以对腾讯如此笃定,这是因为在3月15日,由于之前的巨幅下跌,腾讯的股价已经处于明显低估的位置,有着较高的安全边际。即使我们不能判断腾讯是否会在短期停止下跌,但我们相对可以确定的是其目前已经处在估值的相对低点。

就像我们不能判断其短期是否能停止下跌一样,我们也根本无法判断腾讯在短期内是否会突然上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投资者的理性决策绝对不是恐慌卖出,而是持仓观望。如果接下来股价上涨,投资者便能收复之前的投资损失,如果接下来股价继续下跌,大概率不会下跌太多,这时你如果有长线资金可以选择在低位继续买入,如果没有资金再补仓,只要保持耐心,未来也会大概率收复失地。

而此时最不理性的选择就是恐慌出售,如果后续出现大涨,那么你就错失了最好的收复失地的机会,再高价买回来就意味着新的风险。如果短期继续下跌,你会庆幸自己的卖出,但就很难再有胆量在之后再买入,那么你也就永远失去了收复投资损失的机会。

所以,好的投资者,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而不要轻易被那些所谓的国际顶级投行们所蛊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tmtpost.com/6044653.html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看风使舵”的摩根大通,为什么不值得信任?”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