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好友心血来潮建了个微信群聊,想邀请大家进去分享最近读的书、看的电影和听的音乐等等,结果两天后,他自己按下了「解散群聊」的按钮。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群里面只有闲聊和复制粘贴的段子,没有人在聊有趣的作品,而他并不需要更多用来「灌水」的群聊。
「难道就没有一个平台让人们单纯分享在看什么电影听什么歌的吗?」他无奈地发问。
在大洋彼岸,还真有一个这样的社交平台。
什么都能放的赛博书架
这个名为「Shelf」的 App,确实如其名,是一个更全能的赛博「书架」:最近在读什么书,在看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在听什么歌,在玩什么游戏,都能放在书架上展示。
安装注册后,Shelf 首先会邀请你接入自己的 Apple Music、Spotify、Netflix 和 Goodreads(外网阅读)平台账号,以同步自己的内容消费进度。
这几个平台我只在用 Apple Music,链接后就能够实时查看接入 Shelf 后听的最多的艺人、歌曲、专辑以及曲风是什么,每 3 小时更新一次。而 Apple Music 本身只有每个月一次的回顾。
虽然我不用 Netflix 和 Goodreads,我依然可以通过 Shelf 内部的搜索,手动把相关的作品放在「书架」上,不过就没有比较详细的风格、进度等等数据的实时更新,体验还是有所打折。
同步和个人选择的条目会以图像、数据的方式,出现在自己主页的「书架」上,用户可以自定义要往书架里放入什么条目,以及书架的颜色。
Shelf 甚至还有一个「其他」的分区,可以让用户张贴自己喜欢的媒体类型,TikTok 或 YouTube 上的视频,新闻网站的文章链接都支持。
不过也不是对所有的链接都支持,像是爱范儿官网的文章链接,或者微信公众号,都无法粘贴或显示乱码。
相比较于国内功能比较类似的豆瓣,Shelf 目前的功能要少不少,更像一个带有一定社交互动的「统计工具」。
你可以在上面关注特定的账号,接收其新分享的内容动态,也能在全平台上发起匿名提问,求推荐一部适合观看的电影,自己编辑偏好和需求。
纵观整个 App,能够输入文字的位置不超过五个,用户不仅无法发私信,分享出来的作品也只能贴一个 Emoji 传情,而不能用文字表意。
用户也能通过相同的内容爱好,发掘陌生人的「书架」进行关注,并通过主页上的第三方社交平台链接,开展进一步对话。
是的,和一些严禁用户提供其他平台的社交媒体不同,Shelf 不仅不禁止,还提供了很多将周报、书架页面分享到其他平台的出口,也鼓励用户提供 Shelf 之外的联系方式。
对比豆瓣,其实很明显能感受到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品。同样是对多种媒体类型的追踪,豆瓣则需要用户手动标注,因为其诞生的年代,我们的内容消费方式还是分散式的:煲剧用电视、听歌看电影走下载,读的基本都是实体书,平台无法对这些行为进行自动记录。而流媒体时代,我们的内容消费习惯高度集成在手机、平板等终端上,App 后台会事无巨细地记录个人的内容消费行为,Shelf 这样的平台才能自动抓取相关数据,自动进行记录。
当然,这款应用今年才刚刚在应用商店中推出,很多功能不够完善,就目前来说,个人认为「社交」的部分其实可以更丰富一些。
▲ Shelf 的主页
接下来,Shelf 还会支持影视流媒体 Hulu、Amazon Kindle 读书,以及 Steam 平台的同步。
现代人爆棚的分享欲
我们对内容消费的分享,正在逐步攻占社交平台。
现在的朋友圈,除了分享美照和心情随笔之外,也总能见到不少类似音乐 App「正在播放」界面的截图,或者电影票根和海报打卡照,甚至引发争议的影院屏摄。
而一到年底,各种音乐 App 就会推出精美的「年度总结」,届时朋友圈更是会一片被相关截图刷屏的景象。
▲ 图源:快科技
或许在大众认知中,主要是国内的音乐平台在社交上卷生卷死,但事实上,海外的流媒体应用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纯粹的「音乐净土」。
最出名的两大流媒平台 Spotify 和 Apple Music,其实都有账号关注的功能,可以看看对方在听什么,特别是 Spotify,甚至能实时显示关注的好友在听哪首歌。
两家也都标配年度报告之外,Apple Music 甚至卷到了「月度总结」。Spotify 则有「音乐胶囊」。
▲ 图源:BGR
平时我们都反感平台收集私人数据,而在音乐 App 上,这一切完全反转,不怕你收集,就怕你不收集,有用户甚至因为早些年 Apple Music 没有「年度总结」功能转投 Spotify。
用户不仅爱看自己的私人聆听数据,也想让别人看见。分析机构 Sprout Social 数据显示,2022 年,在 Spotify 年度总结发布后的三天,相关关键词在 X 上被提及了四亿次。
2020 年,一名叫 Michelle Liu 的大学生做了一个叫「Reciptify」的网站,能够收集个人最近一周 Spotify 聆听最多的歌曲,生成一个「收据」。
这个原本是想给学校社团使用的网站,上线 12 个小时之后就大爆到崩溃,导致 Liu 必须要升级服务器。
对比平台官方的总结,Reciptify 灵活性更高,更加实时;对比 Last.fm、Obscurify 等实时抓取的第三方工具,Reciptify 更加美观,适合在社交平台上传播。
所以在发现 Shelf 之后,我第一反应是「相见恨晚」,而不是「耳目一新」,因为本质上,Shelf 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了整合,打造一个支持跨平台和多个内容形式的「Receiptify」。
作为人类和网民,我们很多人都是「斜杠」的,我们不仅仅喜欢音乐、电影、综艺以及所有这些东西。增加支持的类别不仅能扩大用户群,还会加深现有用户的使用频率。
Shelf 开发商 Koodos Labs 创始人 Jad Esber 这番话,其实就是道出了 Shelf 一上线就受热捧的其中一个天机:流行文化不是只有音乐,我们消费着多种不同的内容。
虽然 Shelf 拒绝分享用户数量,但他们表示目前用户已经添加了 5 亿个内容到「书架」上,「书架」数量以每个月 40% 的速度增长,并且用户平均每周访问 Shelf 五次,来看看自己和别人的架子上有什么变化。
不仅用户获得了热捧,Koodos Labs 已经从不少投资公司处募集了 700 万美金,VSCO、Reddit、Pinterest 等高层都出任了企业顾问,并加入了英伟达的初创公司计划。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平台,Shelf 未来也会面临着变现的压力,至少目前为止,这已经是这家初创公司走得最远的产品。
分享
在几年前,社交网络上流行一个「What’s In My Bag」(我的包里有什么)的趋势。
在相关话题下,网友们拍照分享包包里都带着什么东西,例如手机、iPod、Kindle、平板,看过比较有意思的是高中教科书、《圣经》、瑞士军刀等等不常见的东西。
我就收藏了这么一个百度贴吧帖子,开帖几个月更新了三四百层楼。
别人包里装什么,我们为什么想关注呢?又或者说,自己包里装什么,我们为什么就这么想秀一秀呢?
同理,听歌、煲剧、读书明明是自己个人的体验,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展示给别人看?
西北大学研究社交网络的教授 Brian Uzzi 对 Spotify 年终总结颇有研究,他认为这种形式的分享满足了人类的两种有点矛盾的欲望:
我们既渴望成为群体的一部分,也想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这其实很好理解,对于一些不太知名的所谓「宝藏音乐人」,我们很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希望能遇到更多同好;而等到金子终于发光的那一刻,我们又担心他们太火,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显得像跟风。
对个人品味的展示,同样也是一种结识新朋友、找到「组织」的方式。
这和平台通过抓取用户大数据,从而精准匹配用户爱好类似,我们越详细公开自己爱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或电视剧,我们的个性和个人形象就越能跃然于互联网上,自然也更容易被「同类」识别。
Shelf 不是一个完全的熟人社交平台。即使你没有选择将相关内容放在自己的架子上,系统也会根据你对某些歌曲、电影或书籍的偏爱,向你推荐一些陌生人的主页,有点像一个另类版的 Tinder。
这反而使得 Shelf 这个明明不能进行太多互动的平台,回到了社交媒体最纯粹的功能:帮助人们结交新朋友,同时保持和老朋友的联系。
App Store 上有一个这样的五星好评:
我爱这个 App,即使我很忙,家人和朋友都在很远的地方,我也能一瞥他们的生活。
甚至不需要去了解对方看的是什么电视剧,只要从他看的速度、频率,也能大概清楚对方最近生活状态。
不过,由于互联网上流行的「鄙视链」,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内容消费习惯变成一种公开的景观,不想因此落入某种刻板印象。
难道因为我爱看漫威超英大片,就代表我是一个浅薄的人吗?
所以,不仅有人拒绝公开自己的内容消费习惯,《华尔街日报》甚至报道称,有些人会在年度听歌总结推出之前特定去循环播放某些歌曲、歌手,只为了让自己的总结更「好看」。
▲ Spotify 年度总结
这是平台对人的异化吗?是,但也不是,本质上说,这些不愿意面对真实数据的人,或许也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
不管是听什么歌,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其实都是一个让自己得到快乐的过程。
Shelf 只是想帮你记录这些快乐,并提供一个与他人分享的平台而已。
个人使用体验:另类赛博日记
比起「书架」,其实 Shelf 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自动记录的「日记」。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有一段时间会沉迷循环某首歌或某张专辑,而几个月或几年后回听,就仿佛又置身在那段时间。
这也不仅限于音乐。对我自己来说,美剧《亢奋》代表了一段居家的日子,而 Big Thief 的专辑《U.F.O.F》就代表了我考研最后阶段的时光。
最久远的相关印象是六年级暑假循环的那首《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每一次听都好像回到了那个每天到社区图书馆吹空调的夏日。
而对于一些经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在听在看些什么。
不仅专注于社交,也专注于私人体验的 Shelf ,能够调出时间轴,结合自动记录的功能,看看当时自己在沉迷一些什么。
▲ 图源:TikTok@getashelf
几个月后,我就能一首首点开这些歌曲,重温一下今年夏天萦绕在我耳旁的 BGM。
生活不是在别处,而是在每一个记录的「当下」,Shelf 就是用一种更特别的方式,替你收集好了一个个「当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版权归原作者 爱范儿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