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冠两年,我们和一些「惨烈」的行业聊了聊

作者 | 郑玥
编辑 | 卫诗婕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之久。

面对最新变种再次袭来,人们相比两年前稍显沉稳,也略带疲惫。世界开始拥抱一种持久的「新常态」。

疫情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被改变,商业规则亦被重塑,一些行业面临着历史上空前的艰难。

我们挑选了大众设想中,受疫情影响最重、最为「惨烈」的四个行业: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电影业——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告诉我们,绝望之地也产生希望,疫情加速了社会发展的新陈代谢,尽管极为残忍地「消灭」了许多小微企业,但也将行业变革的高难度命题抛在了所有企业家和创业者的面前。度过寒冬不仅是唯一的信念,洗牌之后,新的变革也应将诞生。

以下内容为采访对象的口述,经极客公园整理发布。

零售业:保供之战,****我们也成为了抗疫主力

国内零售业某技术服务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疫情发生后,各地生超类的零售业压力是很大的。疫情一反弹,监管部门就会同时传达希望:要保证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粮油米面,新鲜蔬菜,都不能断供。

实际上,社区一实行封控管理,消费者原本的线下采购就转移到线上,订单就会暴涨,这就对传统商超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好比,你一个人开店,平时能够同时接待 3 位顾客,突发情况下,你如何在同等人力的情况下,同时接待 30 位顾客?

传统商超完全靠人力管理和运转,这非常依赖个体经验,且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数字化解决方案意味着解决了信息差额,信息集成:在缺货的情况下,你将一眼可见能够向谁调配,最优路径是什么,在运力短缺的情况下,能够在中台计算出最优的配送路径,及时调配;在订单暴增或即将爆增时,能结合过往数据做出预判。同时,最大化地缩减了沟通和协调成本。

疫情下送菜的社区工作者

数字化的干预,意味着高效的订单响应和数据协同、供应链可视化和高效的运输体系,确保商超能在疫情中高效协同供应商,通过智能补货等算法和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货物进出仓的速度,实现仓到仓、仓到店、仓到社区、仓到人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和高效运转。不断供,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质量、安全、价格方面都有了保障。

比如今年 1 月 18 日,北京市朝阳区新增了一例新冠病例,患者住在朝阳区平房乡的石各庄村,这是一个较偏远的社区。如果在过去,这类地区很容易出现断供。这次突发疫情报告后,北京物美、多点 Dmall 紧急调整了配送范围,并指定了附近两家门店为封控社区定向服务,同时紧急调配了各门店和物流中心力量,为封控的社区提供货源保障。

数字化配送也非常重要。如何将远超日常的订单安全高效地送到社区?需要将订单、库存、运力等数据打通,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实时调配,支持各门店依据实际疫情发展及订单量灵活调整,甚至精确到各时段、各环节的订单量。我们能够看到,目前的天津,物美仍然能做到全市范围一日 28 配、半小时达,个别高风险地区也全力保障一日 8 配、2 小时达。

这些配送经验在灾情出现时非常有借鉴意义。很多企业喜欢在灾情时捐钱,是因为捐钱相对简单。自然灾害往往破坏了交通,捐赠物资的物流成本往往超过物资本身。比如灾民最急需的是方便面和饮用水,这些物品的单价很低,以金额来衡量的话,看起来企业很小气。但是真的能把这些物资送到灾区居民手里,才是做了最重要的事。

疫情反复了两年,很多日常生活的背后,是大量隐形的努力。在出现病例的地区,很多商超因为担心员工下班后可能会无法回来上班(一旦员工所在小区出现病例就可能被隔离),这将影响一整个地区的零售供应。企业便要求员工吃住在公司。我们(技术服务商)也需要到一线超市巡逻,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超市工作人员整理自提货单

有一天,在一个蔬菜供应架旁边,超市的店员正在上货,这个人已经连轴工作 72 小时没有离开过超市了,因为他的搭档所住的小区被封锁,没法到岗,因此这片区域的上货、整理全靠他一个人。货架前,顾客在抢大白菜,几次劝告无果,他和顾客争执起来。

然后我看见他哭了。一个男人。他嘴里还在嘟囔:为什么就不能等一下,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们,我们的时间就不是时间吗……

那个画面我印象太深刻了。即便他背后的企业做了一系列数字化的努力来保障供应,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来运转,技术还是要回归到人。

旅游业:头部一边在扩张,****一边也在闭店

环球旅讯创始人 李超

如果说今年对于旅游业而言会是大洗牌的一年,指的是坚持不住的企业会默默地死去。

疫情刚来的时候,很多从业者可能觉得和非典时差不多,休息个几个月(就好),但从疫情开始在国外扩散时,大家意识到,情况很严重了,没有想到出入境旅游停滞了这么久。

酒店业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疫情的反复,2020 年其实相对还好,有政府补贴,后半年的时候疫情也比较平稳。以及 2020 年前面几个月有很多公司直接给员工放假了,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但 2021 年疫情反反复复,酒店要持续营业,又没有生意,入不敷出。

在颐和园直播的导游

这对酒店来说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疫情之下,可能是头部的公司进一步和下面梯队拉大差距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酒店行业华住、锦江、如家这些头部的公司确实在疫情期间扩张,整体上会跟一些第二档的公司拉大差距。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看华住酒店集团的财报,一方面在扩张,一方面部分门店由于疫情造成的经营情况不理想也在关店。

很多年轻人现在都不想进旅游行业工作了,待遇低,比较苦比较累,有经验的这部分人才流失以后又很难找回来了。

我身边看到许多人转型转行,这种转型对于很多老的旅游人来说并不容易。有人从做出境旅游的导游,转去做英语培训,结果教培领域也没了,比较倒霉。

个人机遇仍然存在。疫情让导游这个职业产生很大变化,导游依然是导游,但他们或许不再是这个旅行社的员工,而可以作为 KOL 去直播,旅行社可能会作为一个 MCN 机构和这种导游合作。疫情后很多导游在抖音小红书,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红,做一些目的地的介绍,可能也做一些带货。

传统旅行社这个领域,几家上市公司:中旅、春秋、广之旅这几家目前的情况也不乐观。出入境游停掉以后,要转回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对利润率更低,要和主要从事国内业务的旅行社和 OTA(在线旅行社,以携程、美团、去哪儿、同程为代表)平台竞争,抢这一小份蛋糕。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小旅行社来说面临的确实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了。

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似乎我看不到谁会在这个时候来投资旅行社。毫无疑问,如果要是政策开放的话,对行业会是一个提振。压抑了这么久的需求,无论是商务、休闲旅游、会奖旅游、游学都有很大的需求。

去年旅游业热点事件「机票盲盒」,是 OTA 对一些年轻群体去做的营销,是比较不错的获客方式。但操作这个事情的前提条件是机票市场价格要够低,可以作为在短期拉流量的一种方式,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救。

我这个行业里面工作 30 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这种情况。行业里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无力感,你说这些人做错了什么吗?一个疫情一来,订单几乎就取消光了,完全不可控。我不觉得大家,尤其是酒店人,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自己能做太多去拉动需求增长。

行业信心很难是通过这个行业自身的努力去树立,疫情的早日控制是这个行业复苏最好的强心剂。

不过只要这个行业将来能够恢复,只要这个行业有钱赚,有未来,还是有人会回来的。

餐饮业:疫情是黑天鹅,但行业本质上输给了自己,输在了管理

加华资本创始人 宋向前

两年前我讲过一句话,「2020 年是最难的一年,但是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餐饮行业就应了这句话。(行业所面临的)一方面是供给端的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需求转弱,同时面临着疫情所带来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供给侧成本快速上升主要体现在:房租越来越贵,人力成本越来越贵。5 年前服务业的工资可能是现在的一半都不到,而五年后的服务业用工可能也比现在贵一倍不止,这是人口结构带来的结构性冲击,同时,水电煤气、碳排放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达峰」导致的市场化成本上行,冲击了所有行业的成本结构。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萎缩的趋势。人们对于未来的收入水平改善和人均收入增长并不具备信心,过去人们敢花钱,现在则形成预防性储蓄的习惯,疫情之下更是如此。近年的预防性储蓄增长非常快,这其实极大地挤压了有效需求,人口结构变化,老年化、少子化和生育水平快速下行的情况,也会导致消费能力减弱,供给侧成本曲线变化。

在多重因素叠加下,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情况下,(餐饮)这是一个勤劳致富的行业,生不逢时又逢天灾,再加上行业进步很慢,产业发展确实举步维艰。

受疫情影响暂停影业的广州餐厅

但中国经济要真正转型成功,也必须要靠消费,特别是内需必须要靠消费服务业拉动,餐饮业就是其中最重要一环,「民以食为天」,只有餐饮业和现代服务业才能大规模消纳就业人口,靠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是消化不了规模就业的。

没有消费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托底,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将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没有战略定力和足够财税能力支持科技产业发展、支持产业向价值链上游升级进军,这种情况下盲目单纯提科技进步是不现实也没戏的。

今天说实话,我认为科技的话题过热了,对消费需求拉动的基础和民生系统重要作用重视不足,消费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意识强调得不够。

餐饮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官方统计数据是 4.7 万亿经济总量,近 6000 万人从事餐饮,加上夫妻老婆店和未统计的个体工商户的话,我个人认为有 5.5 万亿到 6 万亿经济总量,近 8000 万人就业。事实上,就产出规模和就业人数而言,它己经是我国第一大产业部门,但是这个行业传统而落后、盛行「厨师思维」,现代管理科学和现代企业制度还没被完整地引入进来,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没有那么高。系统化公司治理、供应链科学、品牌意识和标准化的引入,在这个行业中都是刚刚起步,更不要说数字化和企业智慧资产形成了。

现在很多人去投拉面,以及一些小赛道的小产品,本质上还是缺少对行业的深度理解,这个行业既要投管理,投标准、投系统化运营能力,某种程度上选人投人更重要,

你都不知道未来传统餐饮行业将面临的冲击有多大,这是一个有真正性命攸关、面临转折关头的行业,它如果不朝向现代化,不朝向标准化,它是没有大未来的。

疫情下冷清的餐饮街

都知道疫情是一个意外因素,是个黑天鹅,但行业本质上还是输给了自己,输在了管理。看海底捞这样管理现代化的公司,即使如此强大的公司,到今天他也要关店 300 家。试问一下(非头部品牌),你们是海底捞吗?你是茶颜悦色吗?绝对头部的公司况且艰难如此,其他的公司还没有完成现代化,如何赢得竞争?

疫情也确实改变了人的消费习惯,到店消费的人群越来越少,外卖、预制菜兴起。这背后都要依托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

这个行业的投机泡沫很严重,对餐饮行业的运行规律、基础能力、行业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多数资本是研究不深,判断不准,或者说本质上对未来并没有一个长周期判断,这是很危险的。

一个行业要数字化,必须通过数字化反向赋能。第一要了解 C 端用户需求,第二要了解 B 端,第三就是本质上面临着提高全产业链效率提升的问题,靠的就是管理现代化,中间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数字化运营。

这其中的痛点是,餐饮业的产业链长,田间地头到餐桌,进销存采供销一体化,要把所有的价值链条和价值节点梳理出来,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还要能用数字化的方法识别业务流程——完成业务在线化、在线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这很难,相当于将公司解构和重构,是一种迭代重生,更是一种凤凰涅盘。

电影业:《囧妈》之后,疫情加速了****院转网,但海外远比国内激进

毒眸总编 吴燕雨

2020 年疫情刚来时,春节档徐峥将《囧妈》在抖音上线的举动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说到院转网这件事,或者说线上流媒体在电影行业的深耕,这件事都绕不开,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颇具尝试的开创性事件。

当时已经有共识,电影的窗口期(广义上指一部院线电影在影院放映和在其他平台放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大片直接走网络发行这个事情是迟早会发生。但在《囧妈》之前,还没有过一个原本准备上院线的片子直接转流媒体平台,这在全球市场都是一个壮举。但忽然之间就发生了,大家觉得不真实,没准备,就会有情绪。

囧妈剧照

尤其当时电影院都关门了,行业处于一个承受伤害较大的时期,下游不能理解徐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好像是一个「院线电影的背叛者」。其实时间长了就能理解,这是当时多方利益理智判断的结果——对于流媒体来说,拿到一个大资源。对片方来说,《囧妈》在那年春节档中,胜算并没有特别大,不像今天的《水门桥》,对徐峥的团队来说,提前跟一个流媒体谈好价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商业行为。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后面流媒体做电影的发展。今天线上线下的关系,基本已经找到一个平衡点了,没有《囧妈》(这件事),很难这么快到这个状态。而且不仅仅是对国内市场,对全球都有一定的震动效应。

但后来海外就更激进(海外疫情反复,不得不进行线上尝试),而国内疫情恢复得较好,线下停工时间较短,后续这样的尝试就少一些,反而不像当时这么激进了。

国内花了很多时间才让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逐渐养成,但是疫情又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习惯打破了。大家又回到了一种「电影可看可不看」的状态,现在走进电影院的成本会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很明显的数据趋势就是超级影片越来越多了,排名前几的片子在整个票房的大盘当中的票房占比是越来越高的,千万以下的片子越来越少。大的档期当中,好的片子会越来越集中到更多的观众,不好的片子就会被淹没下去。

一直以来,电影市场的二八效应极其明显,但疫情还在加速,现在市场甚至是一九效应了。

如果市场大盘越来越趋向于头部影片的话,那对于腰部、尾部的影片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影院迎来2022春节档

付费意识的加强也是一个确定的趋势,但是眼下还是为时过早了。2020 年爱奇艺的探索非常超前,一些质量不错体量也不算小的电影,在爱奇艺线上发行,观众可以通过单片付费的方式,花 12 块钱或者 6 块钱、3 块钱线上观影,这也是具引领性质的。那个时候的爱奇艺还比较有信心能够推动一批观众,在线观影的付费意识就是在那时初步养成。

探索了两年,今天有一点「不上不下」的状态。首先,线上优质影片的供应量是不足的,甚至现在线下的供应都是不足的。从这角度来看,虽然线上观影是一个早晚的趋势,但是眼下谈这事就不能过于冒进。

电影线上化这事如果说「动了谁的蛋糕」,那动的一定是线下的影院从业者的蛋糕。但下游本身就有自己的问题,疫情和线上化只是让这些问题暴露得更明显。

我个人认为,即使是没有疫情,下游市场也应该建立整合了。国内的院线市场不可能一直都这么乱下去——有很多的荧幕其实真的不产生票房或者是极其微弱的票房,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下游本身就需要一轮大的洗牌。

疫情下的影院,用户们带着口罩观影

我观察到,一些影院现在不只卖爆米花可乐,也开始做脱口秀、剧本杀,或者和一些新的消费形态做结合,拓宽其生态模式,这是一种从影院到新消费的探索和拓宽边界的过程,虽然还没有形成方法论,对于影院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但是这个尝试的态度是好的,将来影院的功能不能单一,大家要想办法自救。

除了院转网,整个电影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都是比较缓慢的。没有优质内容,生产、研、投、制、宣、发各个环节都有待成长,数字化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比如虚拟制片(把虚拟计算机图像与真实演员的表演融合在一起,在拍摄现场就能把加特效的画面实时做可视化呈现的制片方法),很多尖端的头部从业者也并不知道什么叫虚拟制片。

一些在好莱坞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比如制作层面上会使用到的一些线上财务工具,在国内推行起来比较慢。国内甚至经常有,前一天晚上才给第二天通告单的现场,财务总监在剧组经常要面临突然就没钱了、钱算不错花在哪儿了、账对不上等诸多混乱局面。

国内电影行业很传统,阻力很大,很难打通制片环节的每一个现实阻力。国内一个片子的钱怎么去使用分配,是剧组里面掌握核心权力的人说了算。放在一个软件上面公开透明化的话,显然会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www.geekpark.net/news/298111
版权归原作者 极客公园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冠两年,我们和一些「惨烈」的行业聊了聊”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