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根
幽门螺杆菌绝对是近些日子里最受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从其被顶上热搜的频率就可见一斑。人们对于幽门螺杆菌的关注似乎正在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
作为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其一旦从口腔进入人体定植后,人体则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尽管幽门螺杆菌自发现以来,就成为了科学界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但长期下来,即便学者专家试图普及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是很少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说,至少现在,获得关注,进入讨论,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具有伟大的意义。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和沃伦成功地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上分离培养出一种曲形和S形的细菌,并将其命名为幽门弯曲菌。1989年,研究发现该细菌基因序列及生化特性有别于既往弯曲菌属,故将其划分为一个新的菌属,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凭借该成果,两位学者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这也证明了发现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之大。
要知道,在既往的观点里,胃内高酸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但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却成功颠覆了传统观念,成为了人类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人胃强酸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它可以寄生在人体胃部,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并通过构建碱性微环境来中和胃酸。
幽门螺杆菌感染除了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相关以外,其感染相关的疾病谱在幽门杆菌发现后又有了很大拓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的原因,也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此外,其感染也与一些胃肠外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均是常见病。可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构成了很大的疾病负担。
不久前,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新增了8种致癌物。其中,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就首次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要知道,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全球约有一半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新增67.91万例,死亡49.8万例,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是我国胃癌的主要原因。一半以上的中国人都感染幽门螺杆菌,即使在20岁以下的人群中,感染率仍高达37.1%。
上个月,柳叶刀子刊曾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胃癌研究。结果显示,学历越高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更高,整体上感染会导致中国人的非贲门胃癌风险升高近6倍,贲门癌风险升高约3倍。
具体来看,此次研究使用了是中国嘉道理生物库的样本,在随访10年之后,整个队列的非贲门胃癌(贲门的位置在食管和胃接触的地方)发病率为57.6/10万人年,贲门癌的发病率为10.5/10万人年,两者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发病率大约是女性的3倍。非贲门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4.4%,贲门癌是92.2%,普通人群是75.6%。
随后,研究人员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从免疫印迹分析法改为现行的临床方法。更改后非贲门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4%,贲门癌是80%,普通人群是58%。风险比分别是4.68倍(非贲门胃癌)和2.36倍(贲门癌)。与更改方法前的结论一致。
也就是说,****无论是非贲门胃癌还是贲门癌,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是中国人群胃癌的巨大风险因素。它显示在国人中,大约80%的非贲门胃癌和超过60%的贲门癌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从围餐制到分餐制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日益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人们还需要做的,则是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防止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 人群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普遍易感性**,但大部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发生在儿童阶段。儿童期为感染率剧增期,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5%~64%,每年以0.5%~1%速度递增,增长速度由快速逐渐减慢,50~60岁后则渐呈递减趋势。幽门螺杆菌在年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中感染率甚至超过70%。
*从传染源的角度来看,人类是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而“口-口”传播则是当前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按照目前的数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与生活习性、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免疫力的下降而增加。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约为50%-80%;而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约为25%~50%;我国平均感染率为50%左右,可以说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我国之所以会有如此庞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则主要在于我们不使用公筷的传统****饮食习惯。
正所谓病从口入,围餐又是我们中华文化千百年留下的饮食习惯,即大家围在一起吃,餐具、食物共用,一桌子的人不同口腔里出来的筷子在同一盘菜里夹地不亦乐乎,这就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创造了天然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都是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的,尤其是在家庭的亲密关系里。
实际上,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就****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曾有研究报道,相对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母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情况下,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对危险度是对照组的8倍;而在父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情况下,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对危险度则是对照组的4倍。
毋庸置疑,****要想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就要从根本上控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理论上说起来,只要不让这种细菌进入口中就可以预防,但显然,光自己预防幽门螺杆菌是完全不够的,家人同时治疗、碗筷消毒、使用公筷以及分餐、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换牙刷才是预防该菌感染最关键措施。
其中,父母与儿童的餐具除了要应分开使用,更要摒弃用嘴对嘴的方式给婴幼儿喂食或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孩子吃的习惯。此外, 在外就餐若餐具循环使用,没有及时消毒也可能会传染幽门螺杆菌。因此,在外就餐也应注意安全和卫生,保持良好的就餐习惯。
当然,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幽门螺杆菌疫苗理应是最理想的预防措施。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致力于研发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疫苗。动物实验中,幽门螺杆菌疫苗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取得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成效。
第三军医大学邹全明教授课题组利用尿素酶B亚单位融合热敏肠毒素B亚单位,研发了一种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在3期临床试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接种后,1年内的有效率是71.8%,2年内有效率是55.0%,3年内有效率是55.8%。当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多发生在童年时期。因此,理想情况下疫苗需要保护10~15年或更长时间,现阶段的疫苗也仍需面临系列的技术问题。
高疾病负担
再来看看治疗。毕竟我国居民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以上。此外,受社会经济水平、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感染率更是达到了60%以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使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在我国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构成了很高的疾病负担。
显然,按照上述的比例,应该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需要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2021****年我国发布的专家共识也指出,建议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给予根除治疗。因为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主要途径,而多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12岁儿童的感染水平就已接近成人。
但现实是,虽然人们逐渐了解到幽门螺杆菌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但仍未有强烈的意识进行预防和治疗。因此,应考虑将幽门螺杆菌大规模筛查和根除作为预防胃癌的关键策略在中国施行,因为显然会带来巨大的健康收益。
与此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基于药敏试验的个体化治疗理应为其最佳的治疗手段,但是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成本效益比、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和体内外一致性等限制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因此,根据当地抗生素耐药率、抗生素消费量和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的经验性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的主要治疗手段。当然,无论是个体化治疗还是经验性治疗,都应考虑到药物可获得性、治疗费用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大多数抗生素都存在在胃内低pH环境中活性降低以及不能穿透黏液层到达细菌的特点,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易被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药物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因此,医学上也发展了将抑酸剂、抗生素或者起协同作用的铋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
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越来越在意生命质量,治疗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风险的长期好处也越来越清晰。这就要求我们摆脱各种错误传言的影响,努力去进行一次规范的治疗。重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也期待有更多良好的推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