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卓、鸿蒙抢跑大模型,“落后”的iPhone 15要被吊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太平洋科技

2023年科技行业最火的关键词,无疑是AI大模型,在谷歌、华为的带动下,手机产品也开始卷起了AI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然而苹果仍旧保持着**“慢热型选手”**的属性,谷歌、华为都宣布了一系列融入AI大模型后的手机新功能,苹果这会还在招人中。

近日苹果被曝在招募AI研究员和工程师,涉及加州、西雅图、巴黎、北京等全球各地的办公室,此次人才招聘主要是为了研究如何让苹果自己的AI大模型能力,运用到其核心移动设备(iPhone、iPad等)上。还有消息称,苹果已经从Meta挖走了一部分AI研究人员。

这多少能看到苹果在AI落地上急迫的心情,不过iPhone 15马上就要发布了,这个节骨点还停留在招人阶段,苹果大概率是来不及将AI大模型能力融入到这一代产品上的。对此也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的目标是在明年再正式官宣生成式AI相关产品。

这么看来,在AI落地到手机上,苹果还是落后于隔壁的安卓与鸿蒙了。

01 手机系统,卷起了AI大模型

AI大模型应该如何装进手机里,这会对手机功能带来怎样的改变?今年5月的时候谷歌率先打了个样。

AI大模型要实现功能化的应用,往往需要消耗一定的算力,此前不乏有开发者尝试在手机上套用大模型功能,结果发现响应速度特别慢,一次结果可能要等上十几分钟,所以如何适配手机设备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谷歌在5月份的发布会中公布了新一代大语言模型 PaLM 2,按照参数规模从小到大的顺序划分了四个种类,其中参数规模最小的命名为了“壁虎”。彼时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表示,壁虎可以在手机上运行,不仅响应速度非常流畅,甚至不需要联网都能正常使用。

谷歌表示旗下的搜索、地图、邮件、视频等各类产品,都将结合自身的AI大模型能力推出新的版本。

比如像微软将ChatGPT与搜索结合而成的New Bing一样,让AI模块融入到自己的谷歌搜索中;在谷歌地图中用AI大模型技术生成更沉浸式的3D路线图,将天气与路况都同步显示在动画里;Google Photos能自动修图;Gmail能AI自动写邮件的;结合AI大模型能力,更强大、更智能的聊天机器人Bard等等。

当然,谷歌只是展示了其在AI大模型应用上的想象空间,这些产品还并没有真正落地与大众见面。

与此同时,谷歌也介绍了正在测试的Android 14将引入生成式AI的功能,不过仍表现得十分克制。这两大功能分别是AI文字和AI壁纸。

前者是在安卓默认的短信应用Messages中,用户可以让AI自动生成一些简单的对话回复文本,后者是专属于谷歌Pixel设备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输入一些文本描述,AI根据描述信息自动生成一张图片壁纸。

目前来看,谷歌在安卓上开放的两个生成式AI功能还十分基础。所以同样的,安卓手机用户也仍需时日才能在安卓系统的版本更新中,体验到更丰富的谷歌AI大模型功能应用。

相比于克制的谷歌安卓而言,前不久华为鸿蒙在版本迭代中,对AI大模型的应用有了更多的笔墨。

华为方面表示,HarmonyOS 4融入了自身盘古大模型底层能力,将为用户带来了更智慧化、高效化、个性化的AI体验。

比如AI大模型加持后的智慧助手小艺,在传统的语音交互外,还扩展了文字、文档、图片等交互功能。用户的表达可以更加模糊,口语化,能够像与朋友交流一样与小艺自然交互。

华为列举了一个案例,用户可以这样对小艺说:“每天7点叫我起床上班,如果下雨的话,提前半小时叫醒我,并且播报一下到公司的路况。上午9点到下午6点的工作期间手机设为振动,12点到2点午休时设为静音。哦对了,妈妈来电时要让我听到,就这样吧。”

在AI的加持下,小艺可以理解用户意图,并为用户整理创建为“工作日模式”,不仅会根据天气来设定闹铃,当上班的时候,手机也会自动进入免打扰的状态,且不会漏接重要电话。

再比如让小艺解读文本内容,识别图片信息,生成各类商业文案等等。小艺之外,华为还提供了结合AI能力的壁纸、制图、主题等各类玩法,用户在完成HarmonyOS 4的系统更新升级后,都能体验到上述AI功能应用。

回看苹果公司,他们是真的不急吗?其实不然,有媒体援引接近苹果公司的内部人士消息称,苹果高层比任何时候都着急,ChatGPT爆火后,人工智能几乎成为苹果公司每次开会都要讨论的话题。

根据爆料信息显示,苹果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框架“Ajax”,并已经将其应用在地图、siri等功能上,类似于谷歌一样,在原有的应用上做人工智能化的迭代升级,但目前还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在AI与操作系统结合的方向上,鸿蒙跑在最前面,安卓次之,苹果的iOS则相对落后于前两位。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AI大模型与手机结合这个事上慢了半拍,这会影响苹果手机、尤其是即将推出的iPhone 15的销量吗?

02 后发制人,苹果有先例

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其实可以从iPhone 11说起。

iPhone 11是苹果在2019年9月推出的机型,当时的业界背景堪称5G大战,各家都在力推旗下的5G手机,相比之下,这款没有5G版本的iPhone 11也像个慢了半拍的“异类”。

但在5G手机的比拼中,快人一步并不意味着能吃下更多市场,慢人半拍也不代表销量会落后。

根据彼时财联社的报道,苹果依靠着4G版的iPhone 11大卖,一举改写了其在华销量的整体颓势,到2019年12月时,苹果单月在华出货量达到318万部,同比增长18.7%,重新找回了增长势头。

iPhone 11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更为强势。市场统计机构Omdi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发布后,iPhone 11在2019年的全球出货量为3730万部,历时一年半,总出货量突破了1亿部。

没有5G的iPhone 11,凭啥销量这么猛?核心有两个方面,一是苹果迫于其他安卓5G旗舰机型的竞争压力,主动放下身段,选择了让利降价。

比如苹果在2020年618时首次以公司身份参与降价促销活动,当时就有不少媒体报道称,各类满减优惠换算下来,iPhone 11等苹果手机在彼时618购物节中的售价仅为平时售价的80%,这样的优惠力度引发了一轮购机潮。

另一方面,5G当时给用户留下的映像并不好,被吐槽流量消耗快,电池消耗大等,导致更多用户对5G机型还保持观望状态,而当时各家新推出的旗舰手机很多都只有5G版本,这也让不少安卓消费者“倒戈”到了苹果阵营中,那么iPhone 11自然是不二之选。

2020年初,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为3.89亿部,其中4G出货量为3.59亿部,占总出货量的92.19%;2019年共入网35款5G手机,出货量为1377万部,占总出货量的3.54%。

数据其实已经很直观地展示了,虽然当年5G在媒体版面与社交舆论中的声量很高,但主流消费者更多还是选择4G手机。

在消费市场中,5G的转折出现在2020年。2020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厂商几乎都完成了5G产品的发布,小米、荣耀、华为、OV等,更是争先恐后地发布新品5G手机,几个月时间国产5G手机几乎覆盖了高中低全价位。

可以说,密集的产品轰炸推动了用户的市场教育,虽然当时的5G还存在信号覆盖不足,资费升高、缺乏杀手级应用等问题,但“买新不买旧”、“5G是未来发展趋势”等观念开始改变市场走向,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更愿意接受5G手机。

这样的市场红利,也让2020年秋季发布的iPhone 12享受到了,毕竟iPhone 12,是苹果推出的首款搭载5G的手机产品,在发布前的市场热度和呼声就一直居高不下。

后续的故事大家也都十分清楚了,有5G的iPhone 12,创造了比4G版iPhone 11更亮眼的成绩。

数据分析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iPhone 12 系列上市后的全球累计销量在2021年4月突破1亿台大关,即上市后第7个月就完成了这个里程碑,时间远远短于iPhone 11系列。

5G时代,慢半拍的iPhone之所以能上演后发制人的剧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5G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即便存在5G手机发布先后的时间差,但本质上iPhone与其他品牌的5G手机仍然处于同样的市场环境、功能限制中,可以说都在同样的起跑线之上。

如今在AI大模型的发展上也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毕竟苹果即便在AI大模型的落地上慢了半拍,其手机终端原本的系统、硬件、应用生态等核心优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iPhone的核心竞争力依旧不会被影响和削弱。

而另一方面,AI大模型与手机终端的结合究竟能否成为打动用户的卖点还未可知。毕竟AI大模型应用到手机上后,用户体验究竟如何,运行是否流畅,是否能精准切中用户的需求痛点,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究竟好不好用,会不会成为用户选择手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等等,都还要打个问号。

不过苹果还是得抓紧脚步,所谓“后发制人”的剧情故事,也得建立在自身能够完成AI大模型落地手机终端的研究,并最终能顺利应用,推向大众市场的基础之上。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tmtpost.com/6651136.html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安卓、鸿蒙抢跑大模型,“落后”的iPhone 15要被吊打?”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