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圈内新知,作者 | 苒一、李哩哩,编辑 | 月见
并不是所有等《开端》结局的人,都是为了全员happy ending。
在更烂俗的“做梦流”、“意识流”,和更精彩的“双循环”、“以循环解循环”讨论中,创作团队选择了原著中稍显平庸的解释——无问缘由。归根结底,正午阳光的底色一直是对现实的诘问。
从爆炸中逃生的乘客都有了完美结局,每个情节完整的群像人物都有了阳光普照的归宿。直面网爆这一现实问题的讨论,还在“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不断发酵中有了更加沉重的意义。
很完整,但又好像不够。这种“意难平”的情绪在最紧张的临近炸弹自动爆炸之时显得尤为突兀。
屏幕外的观众等着女主将关键信息告诉几近癫狂的司机时,女主眼睁睁地看着警匪追车的剧情在大桥上上演。最直接的照片证据是在司机即将拉动炸弹拉环时拿出来的,导演似乎笃定司机不会受到刺激有立刻同归于尽的想法。张警官再次飞奔扔掉炸弹的慢镜头缺失了同样条件下的节奏感,爆炸的那一刻几乎没有悬念。
为了紧张感,牺牲了合理性,以至于节奏处理差强人意。在结局播出的12个小时内,《开端》豆瓣评分从8.2降到8.0,承包了热搜却没能成为“封神之作”。
《开端》的遗憾就在于在最容易出彩的环节上选择了最保险的处理方式。只有翘首以盼的最后一次循环成了这部剧的点睛之笔,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才能余味悠长。剧方出于各方面考虑选择相对稳妥的情节安排,造成了《开端》没能踢出临门一脚的酣畅淋漓。
01 及格线以上的爆款
当看到有哮喘的卢迪在结局领养到一只无毛猫时,谁又忍心说《开端》烂尾呢?
剧方甚至连男女主的“证件照”都主动安排好了,红底白衬衫、笑颜如花的定格镜头,再加上据说是后面补拍的亲吻镜头,两位主演有始有终地将发糖进行到底。
前文埋下的诸多细节也在终章得到呼应,要炸车的“锅姨”陶映红研究炸弹时留下了伤口,所以中指上一直绑着创可贴;怀疑将炸弹扔下桥会不会伤及过往船只,镜头给出了老张出警时下达的命令,不仅封锁了桥面还封锁了江面;在无法留下物质信息的循环设定里,女主获得照片的途径是拿到了保存照片的网盘和密码……
精密的细节安排、智商在线的人设,爆款需要的观剧质感,《开端》都不缺少。也正因如此,收回的伏笔足够多,没能收回的就显得更加让人意难平。
留在爆炸源头王萌萌身上的疑点,下车前的向后张望、不顾一切下车的决定、暂时无法恢复数据的手机、给爸爸打却没给妈妈打的电话……最终指向了第一次调查中没能认定的情节——遇到了色狼。
中规中矩的剧情,符合原著、照应现实,真实到观众先前开的脑洞更像是在自嗨。但需要承认的是节奏安排稍显平淡,没能释放更多故事感,并且几乎靠着情节惯性推动。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伏笔千里的草灰蛇线在收尾处避重就轻,最后两集的“四两”没能拨动前十三集累积的“千斤”。
精妙伏笔前后呼应,高能情节沦为平庸,伤害的恰恰是投入巨大热情逐帧找伏笔的那部分观众,而这种“精妙的平庸”如同白米饭碗底显眼的沙砾,眼巴巴等待饱餐一顿的观众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挑出那颗“无伤大雅”的无辜沙砾。
诚然,在拉高观众期待值后,无论《开端》是怎样的结局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这种显而易见的创作懒惰还是无法忽视。
大段的留白也给人故作高深的感觉,循环开启的原因、在前文暗示的男主身体变差、凶手在厕所听到的谈话是不是幻听,劫后余生的男女主没有受到警方过多盘问、被吐槽了一整季的药检大王甚至没有出场……
这些似是而非的线索,对剧情满意的观众可以强行自洽,对剧情不满意的也能合理怀疑。
很难说剧方是忽略了细枝末节,还是有意引导各种猜测,抑或是会有回马枪的番外“打脸”质疑者,这些在汹涌的讨论中不仅不再重要,反而引发足够多的谈资,而这或许也是结尾的另一种成功。
02 情节不够“甜宠”凑
对观众来说,《开端》绝对是一次关于“无限流”题材的启蒙,它集悬疑、循环等元素于一身,在软科幻的高概念设定中融入现实主义元素。
患有哮喘的二次元少年,在母亲严加管教之下没有任何朋友,但却保有一颗纯真之心;身负重债的老焦去见义勇为,只为让辍学打工的女儿重新回到学校;劳改获释后,背着一袋西瓜去看儿子的老伯……
这些隐身在都市中的弱势人群,都背负着沉重的生存焦虑,他们始终活在一个容错率极低的空间内,而这些也正是《开端》在讨论的社会议题。
但隐藏在“烈火烹油”之下的,却是偏离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
《开端》前13集通过巧妙的人物展现形式,紧凑的情节推进,最大程度上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锅姐为何炸车”“循环如何破解”“人物命运驶向何方”的“公交案”主线上。
所以,当一向机智冷静的李诗情在关键时刻“卡壳”时,观众急了,“你倒是说出真相啊”,视频上方密密麻麻的弹幕,形象的展示了什么叫“火烧眉毛,急到跳脚”。
但这种焦急情绪,却在肖鹤云与李诗情撒糖时被迅速冲淡,弹幕风向从讨论剧情bug,转到了“磕糖”上。原本男女主感性与理性、社恐与社牛的碰撞产生了糖度刚好的CP效果,但最后的一吻却有故意为之的嫌疑。
这也许是编剧想要的效果——以“甜宠”化解“情节硬伤”。
而对于出品方正午阳光来说,《开端》确实是一次“硬仗”。面对国内观众,“无限流”题材没有可对标的对象,只跑一条“现实主义悬疑”线,和单调场景的无限循环是否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在正午阳光那里或许是没底的。
这时候打造“CP支线”就成为了相对稳妥的选择。但是,主角两人炮制的这杯甜度极高的糖水,稀释了对现实的关注度。
2021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剧与悬疑剧,几乎都未曾逃开现实感被稀释的结果。《我在家乡挺好的》《爱很美味》都借由对女性困境的关注,进入到现实主义叙事当中,但却难以逃脱改良版“霸道总裁爱上我”套路;《八角迷雾亭》《致命愿望》却使用同一套剧作逻辑:悬而未决的旧案引发新的罪恶,成为一种自说自话的故弄玄虚。
作为第一个“无限流”作品,《开端》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作为观众,也不能对新题材的尝试过于苛责。
但现实主义主线的跑偏,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正午阳光对剧情本身的不自信。
03 正午阳光在“摆烂”?
抛开题材把控不谈,关于李诗情“情节硬伤”出现在正午阳光旗下剧集中的合理性,也值得盘一盘。
先来看正午阳光往届爆款剧集:《琅琊榜》《知否》《都挺好》《父母爱情》《大江大河》《山海情》,随便拿出一部作品都是口碑热度双双在线,所以“正午出品必属精品”并非浪得虚名。
再看《开端》结尾剧情,患有哮喘的卢迪被母亲允许养一只无毛猫;老焦用见义勇为得来3万元奖金给女儿交了学费;主播一哥因为帮助制服“锅姐”收获了大批粉丝……每个人物的“圆满”都精确地踩中观众的泪点,偏偏是铺垫了最久的“李诗情说真相”拉跨了?
这是正午阳光的真实水平吗?(小声怀疑正午想在最后再引爆一次流量,即反向炒作。)
从微博热搜的微妙变化,也确实可见端倪。《开端》播完后,“开端烂尾”的话题就登上热榜第一,后面还挂着一个红色的“爆”字。
短短十几分钟,“开端烂尾”降到热搜榜第11位,取而代之的却是“正午阳光”,本以为观众开始吐槽剧场了,但是热搜背后却挂着对《欢乐颂3》的宣传。
《欢乐颂2》口碑滑坡,引发正午阳光的焦虑;而《欢乐颂3》演员大换血,由江疏影、杨采钰、张佳宁、张慧雯、李浩菲领衔主演,是否能延续欢乐颂IP的高能量,正午阳光没法保证。
从《开端》最后的效果来看,“不够完美”的结局几乎引爆了最大程度的讨论,观众、剧作方、资本几乎达到了利益上的最大平衡,一点点剧情上折损几乎是微不足道的。而这正是观众需要警惕的情绪陷阱。
为了迎合观众、迎合市场让渡了部分制作者更专业的判断,正午一方面被高标准束缚住了部分创作自由,一方面又对圈层逐渐扩大的观剧群体做了基于最大公约数的妥协。
正午阳光前期的《知否》与《都挺好》等剧集,都冒着牺牲合理性的风险成全了happy ending,也都在收尾时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这种基调在《开端》上得到延续,中国观众对圆满的结局有着很深的执念,正午阳光深谙此道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收官时,喜剧《热搜预定》中,张弛把登上微博热搜的套路玩得明明白白,冲突性的戏码总能获得众人的关注:正午阳光超强的制作水平与李诗情“卡壳”情节精准地砸中观众的情绪。正午阳光也把热搜玩明白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