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世卫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无糖可乐还能放心喝

阿斯巴甜到底致癌吗?

6 月底,这个消息刚被路透社预告,马上被送到风口浪尖。

今天谜底揭晓,阿斯巴甜被归类为「2B 类致癌物」(可能的人类致癌物),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为 40 毫克/公斤体重。

靴子落地了,致癌性和手机辐射同级

「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听起来很吓人,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完整的分类。

世卫组织旗下的癌症研究部门 IARC,将致癌物质分为 5 个级别:

  • 1 类致癌物: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大气污染、砒霜、酒精、烟草、槟榔等。
  • 2A 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而实验性的证据有限。如红肉、加工肉等。
  • 2B 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如泡菜、手机辐射、氯仿、滴滴涕、敌敌畏、汽油等。
  • 3 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在动物实验中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
  • 4 类致癌物: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IARC 将阿斯巴甜归为 2B 类致癌物,跟手机辐射同一级别,咖啡也曾在 2B 类致癌物名单待了 25 年,在 2016 年被从名单里剔除。

不谈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定量」是世卫另一组织的工作——食品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JECFA。

JECFA 重申,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为 40 毫克/公斤体重。

为什么说「重申」?因为他们所评估的数据,没有给出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的标准。

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 200 或 300 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 70 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 9-14 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世卫表示,IARC 和 JECFA 进行了「独立但互补」的审查,这是 IARC 首次评估阿斯巴甜,也是 JECFA 第三次评估阿斯巴甜。

IARC 和 JECFA 的评估,主要基于以下这些科学文献:同行评议论文、政府报告和出于监管目的进行的研究。

根据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的有限证据,IARC 将阿斯巴甜归类为 2B 类致癌物。

至于 JECFA,其实自 1981 年以来,该机构一直认为,阿斯巴甜在一定范围内是安全的。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 12 到 36 罐无糖汽水才会有风险。

所以,这次事先张扬的「致癌」,没能给阿斯巴甜致命一击。不过,IARC 第一次评估就把它归类到 2B 致癌物,这个帽子可能一时摘不掉了。

世卫发布的新闻稿指出

人类和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致癌性如何发生的机理证据也有限,这一发现强调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完善我们对食用阿斯巴甜是否构成致癌危害的理解。

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受到的质疑远不是第一次。

20 世纪 60 年代,化学家在合成抑制溃疡的药物时发现了阿斯巴甜,它的甜度是蔗糖的 200 倍,热量又和蔗糖相近。人们渴望享受甜蜜,但免去罪恶感的折磨。

从那以后,阿斯巴甜成为无糖食品药品配料表中的常客。目前,明确使用阿斯巴甜的产品,包括零度可口可乐、部分无糖口香糖等。

给饮料分级,就能对糖敬而远之吗?

阿斯巴甜似乎险险过关,人类和糖的相爱相杀,却从来没有停止。

为了全民控糖,最近新加坡用了一种很新的方式:

强制推行「Nutri-Grade」(营养等级)标签。

具体来说,新加坡按照糖含量、饱和脂肪含量,将各种饮料划分为 ABCD 四级。如果糖与饱和脂肪的等级不同,比如一个 B 级一个 D 级,通常按等级更低的 D 级算。

▲ B 级每 100 毫升含有 1 克至 5 克糖,或 0.7 克至 1.2 克饱和脂肪.

A 级的糖和饱和脂肪最低,就连甜味剂也不能有。只要加了,就算含糖量小于 1g/100ml,也只能 B 级伺候。D 级像是被打入了黑名单,敲着黑板告诉你:「不要买我,我不健康!」

等级不同,地位自然也天上地下。C 级和 D 级标签必须张贴在瓶身正面,不许藏着掖着,A 级和 B 级倒是可有可无。另外,D 级饮料不能在任何媒体打广告。

我们熟悉的很多面孔,揭下了最后一层遮羞布。以下是部分例子:

  • A 级:瓶装水、东方树叶、三得利乌龙茶;
  • B 级:AD 钙奶、维他奶豆奶、元气森林气泡水;
  • C 级:宝矿力、王老吉、椰树椰汁、橙味佳得乐、农夫山泉茶 π 、农夫山泉尖叫、康师傅原味冰红茶、康师傅茉莉蜜茶、贝纳颂摩卡拿铁、娃哈哈营养快线、苹果味和果汁味旺仔牛奶、咖啡味和摩卡味星巴克瓶装咖啡;
  • D 级:养乐多、原味可口可乐、东鹏特饮、北冰洋橙汁汽水、康师傅冰糖雪梨、康师傅热带风味冰红茶、纯甄香草口味风味酸奶;

其实,「饮料分级令」在 2019 年就已宣布,2022 年 12 月 30 日正式施行。当时针对的,是超市、便利店的预包装饮料,以及自动咖啡机等设备调制的饮料。

除了货架上的高糖,街边和商场的奶茶店也是健康和身材的敌人。

所以今年 6 月 30 日,新加坡卫生部又扩大了射程范围,盯上了珍珠奶茶、鲜榨果汁等现制饮料,让它们也按照 ABCD 分级。甚至,珍珠、果冻等小料,也要在菜单标注含糖量。

从年底开始,在新加坡喝奶茶,就得看这种画风复杂的菜单了,每次点单都是理性和感性的斗争。

分级标签的好处一目了然,简单、彩色、态度鲜明,对看不懂配料表的小朋友也很友好。

不过,它也有些争议,虽然以「营养」为名,却只考虑了糖与饱和脂肪,没能衡量其他营养成分,对部分品类来说不太公平,比如不少全脂牛奶是 C 级,光是明治牛奶一个牌子,就有 ABCD 四个评级,让人大惑不解:难道牛奶不健康吗?

牛奶中有天然乳糖,计算含糖量时,这部分已经被扣除,如果不额外加糖,牛奶的含糖量在 B 级甚至 A 级。所以,问题出在饱和脂肪,全脂牛奶基本都在 C 级或 D 级,导致最终评级也更低。

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至少相当于鲜奶 300g 的奶类及奶制品。营养师顾中一建议,考虑到饱和脂肪,如果每天喝奶量超过 500ml,最好喝脱脂奶或低脂奶。如果没有超过 500ml,不用特别在意。

新加坡不是唯一给饮料分级的国家。

欧盟更早地推出了食品分级标签 Nutri-Score,它不局限于饮料,从 A 到 E 共有 5 级,也被称为五色营养标签,对糖、盐、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赋分,然后算出对应的等级。

Nutri-Score 由各国自愿参与,目前在法国、德国、荷兰等地推行,也有些国家表示拒绝。部分学者认为,它的作用仍然是复杂且不确定的,可能导致消费者只青睐绿色标签,反而和多样化的饮食相悖,不能满足日常营养所需。

说回新加坡,它强制推行饮料分级,有个重要的背景: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几年前,新加坡健康促进局调查发现,新加坡人平均每天消耗 12 茶匙(约 58 克)糖,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饮料,预包装饮料占 64%,现制饮料占 36%。

过高的糖摄入量,极易增加肥胖及糖尿病风险。所以,新加坡对含糖饮料下了战书,打算一石二鸟。

既是给消费者提了醒,让他们伸向货架的手犹豫几秒,也是给厂商敲了警钟,倒逼着他们生产评级更高的饮料,或者更换原有的配方。

当然,我们都或多或少清楚含糖饮料的代价,仍然甘愿掉入甜蜜的漩涡。「油盐不进」的网友们想说:

D 就 D,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糖的爱与忧

从阿斯巴甜风波,到饮料分级标签,一个是如何替代糖,一个是如何控制糖,其实我们讨论的是同一件事。

人类对糖的复杂心情,如同天平不断上下,却难以找到真正的平衡。

摇摇摆摆之中,代糖正在变得更加健康。就算没有世卫组织的参与,初代甜味剂阿斯巴甜也被慢慢抛弃了。

英敏特 2021 年的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代表,2010 年全球市场占比达 91.84%,但 2020 年降至 70.59%。

江山代有才人出,取而代之的是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罗汉果糖苷等天然甜味剂,因为它们坐拥热稳定性高、代谢途径清晰等优势。

6 月底,阿斯巴甜疑似致癌的消息一出,很多新消费品牌站出来「割席」。带火赤藓糖醇的元气森林,称「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则在 2022 年 11 月宣布,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已全面应用于门店现制茶饮及瓶装果茶。

不过,我们还没有找到完美的代糖。

糖不可能甜度高、口味好、无害处、卡路里低,如果有,那一定很贵,异麦芽酮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缺点就是不够甜,甚至还没有作为基本甜度单位的蔗糖甜。

就连在新消费搅起风浪的赤藓糖醇,也陷入了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的「罪名」,但后来这项研究又被指出,只观察到了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迷雾依然重重,宁可信其有的「潜在不良影响」,足够让我们心里留有一丝怀疑。

拒绝代糖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代糖始终不对味,喝了可乐会胖但至少开心,但它们却只留下没有起伏的空虚。

越来越多的人们,宁愿真实的苦味,也不要虚假的甜蜜。无糖茶浪潮正在到来,缓慢却又坚定不移。

在东方树叶初诞生的 2011 年,「不甜」就是不合时宜的。2016 年,东方树叶被列为中国最难喝的饮品 top5。

但它还是沉默地活了下来,从 2018 年开始销量明显起飞,如今占据了即饮无糖茶市场的大半江山,等到了低油、低糖、低脂是「饮食正确」的时代。

今年 5 月,世卫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应将非糖甜味剂用于控制体重,因为它们在降低体脂方面没有任何长期益处,长期使用还可能会增加成人患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里的「非糖甜味剂」,常见的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赤藓糖醇、木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不适用于这份指南。

指南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如果人们不能降低饮食的甜味水平,那么「不用甜味剂」的建议就意义不大,因为我们还可以回归糖。

无糖茶的流行,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我们从曲折的减糖,走向了直接的减甜。

排斥也好拥抱也罢,观念的改变,往往是因为我们以新的角度和时代背景看待事物。

曾经,摄入足够的糖是奢侈的,工业革命里的英国人,会把糖加到热茶里就着面包吃,食物变得容易下咽,干活也能更加精神焕发。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消费糖,控制糖、找到更好的代糖、压抑灵魂对甜味的渴望,反而需要付出更多。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ifanr.com/1555733
版权归原作者 爱范儿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世卫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无糖可乐还能放心喝”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