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闻旅,作者 | 徐长卿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初旅游行业瞬间进入“冰河时期”,民宿行业也随之陷入冰点。2021年,疫情防护常态化对于民宿行业而言,更是一场耐力的考验。
不仅如此,这一年,野蛮生长的城市民宿迎来“强监管”,不少城郊型民宿、度假型民宿、乡村民宿风景“一骑绝尘”,为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动能。
回顾2021年民宿业,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这又能给2022年民宿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期待?
01 不变的疫情下,需求与扶植
2021年,对于民宿行业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在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看来依旧是疫情。
疫情对于民宿业的影响自不必多说。2021年在经营范围中带有“民宿经营”的市场主体数量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遭遇了经营以及现金流的困难,他们选择在这一年退出民宿行业。
但机遇在于,出境游无法重启的背景下,万亿的中高端消费需求正在加速回流,他们的消费更加追求个性与特色,民宿也自然而然成为承接这部分需求的主要载体。
根据《途家民宿2021春节民宿出游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全国民宿提前预订量整体恢复至去年同期60%;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周边热门民宿搜索量超过400%,部分城市近郊民宿客单价上涨35%以上,包个民宿小院过大年成为牛年过节新潮流。
木鸟民宿发布的2021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木鸟民宿全年订单量达到2020年的2.2倍,网红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90%,国内民宿市场进一步恢复,以民宿为代表的共享住宿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住宿选择。
2021年,民宿企业数量保持了自2015年以来长达7年的连续增长。2021年名称中含有“民宿”的企业数量为2.87万个,比2020年增加了6697个,这说明了社会资本依然看好民宿行业的发展,有更多市场主体成立。
除了旺盛的市场需求,2021年,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现金扶持的措施。
比如,海南出了全面修订《海南省乡村民宿管理办法》,省内共有35家民宿获海南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475万元,其中6家金宿级民宿分别获得20万元奖励。
02 城市民宿的收紧是起点不是终点
2021年,城市民宿与野蛮生长已经渐行渐远。
2016年中国在线短租用户规模仅为4000万人,到2019年已增长至2.28亿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在线短租用户规模预计也达到1.82亿人。
暴增的需求下,大量居住小区内的民宅以“城市民宿”等形式对外出租。由于不少城市民宿住房分布广泛,价格普遍低于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旅行者的短期住宿需求。
但由于监管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监督管理宽松软等问题,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部分小区业主因“民宿扰民”集体维权、一些消费者利益受损,个别城市民宿甚至成为了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某个犯罪嫌疑人在接受承办检察官讯问时曾说,“我之所选择从某App订购城市民宿,是因为有吸毒前科,在旅社或酒店住宿担心被公安机关查到,在民宿住宿就不容易被查到。”
2021年2月1日起,北京市《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正式施行。
在北京市其他区域经营短租住房的,应当取得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书面同意或取得本栋楼内其他业主的书面同意。短租住房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短租住房信息的,需向平台提交六项材料。
也就是在北京,城市民宿若希望在互联网旅游平台展示房源,需要向平台上传六个证件——房屋权属证明;业主身份证明等;经营者身份证明;出租住房业主同意房屋用于短租经营的书面材料;所在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本栋楼內其他业主书面同意的材料;经营者与房屋所在地派出所签订的治安责任保证书面材料。
8月下旬,按照上级部门政策,包括携程、美团、Airbnb、途家等各大OTA平台一天内强制下线北京所有城市民宿产品,有激进的人认为民宿行业将迎来最强监管,北京城市民宿迎来生死劫,北京城市民宿要大规模退出市场。
虽然办齐“六证”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但拥抱监管才能走得更远。
长期利好,短期阵痛。
03 乡村民宿政策加持、抱团取暖
相比于城市民宿,乡村民宿则是呈现了逆势上扬的趋势。就在北京的城市民宿进入冬眠状态。2021年8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简称《规划》)印发,其中指出,推出一批乡村精品民宿,打造一批乡村民宿特色乡镇,实现全市乡村民宿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
《规划》对于乡村民宿还有更高的期待——到2025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达到400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50亿元。同时,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仅在北京,2021,全国迎来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年,民宿成为各地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重点关注业态。
此前,根据民宿短租预定平台途家发布的《2021上半年乡村民宿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乡村民宿房源总量超63万套,同比增长超16%,相较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超2.9倍。
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说:在振兴乡村发展大计之下,乡村民宿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我国一些偏远乡村,无论是山水风光还是风土人情都非常具有特色,但是由于以前没有优质的住宿产品,导致游客无法在那里停留,民宿对于乡村来说,即是倒流的入口之一,特色民宿可以把更多客人导进来,盘活乡村,带动乡村振兴。
自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各大在线旅游企业都在纷纷抢夺乡村民宿市场资源,像携程、途牛等都开设了自己的度假农庄以及民宿。
2021年3月,携程集团正式启动“乡村旅游振兴”战略,包括打造10个高端乡村住宿标杆产品——携程度假农庄,投入10亿乡村旅游产业基金、规模化赋能100个旅游村以及培养10000名乡村旅游振兴人才等。
途牛首个精品民宿“桐画精品民宿”落地天津市蓟州。据了解,桐画精品民宿自“五一”开业以后,7月高峰时期的入住率能够达到80%多,到了8、9月的时候入住率能达到95%以上。
2021年9月,飞猪旅行宣布战略投资小猪民宿,双方表示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针对民宿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丰富用户的民宿消费选择。截至2021年6月,小猪民宿房源覆盖全球超710个城市及目的地,房源总量超80万套,其中,乡村民宿房源量达30万套。
11月,旅悦集团“花开乡筑”乡村振兴行动正式启动。旅悦以广受全国关注的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河边村为起点,进行互联网+品牌赋能和全维度优化。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花筑·河边瑶族妈妈的客房”正式上线运营。
各家旅游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乡村民宿市场,这其中除了迎合振兴乡村旅游的政策,也是各旅企深耕国内市场的举措之一。乡村民宿已经从最初的农家乐进行了多次的迭代升级,从目前来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村民宿市场会持续火热。
除了巨头入局,乡村民宿集群化发展也在2021年成为了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通过聚集多样的单体民宿,形成集群,合力发展,整体提升当地民宿影响力。比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就已公布了34个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并在积极探索和制定民宿集聚区的创建导则和标准。
04 规范、抱团是趋势,是未来
“民宿规范化运营” 是后民宿时代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城市民宿抑或是乡村民宿,在刚刚过去的2021都迎来的规范化运营的良好契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第1号修改单,对民宿的等级划分标准做出修改。新的等级划分新标准的出台助力民宿行业规范,未来民宿产品分级将成为趋势,意味着民宿行业正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上迈进。
“民宿集群化发展”是民宿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顾名思义,民宿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民宿和配套服务机构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
通过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民宿集群可以实现专业分工、业务互补、协同经营、整体营销、业务共享,既要强调民宿群落的外部统一性,增强对外辨识度,也要注意区分内部民宿间的差异性,从而带来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对目标客源的吸引力。
打造民宿集群就是为了破解民宿配套和公共供给不完善的难题。绝大部分民宿主和投资人都意识到,在疫情冲击下,单体民宿发展十分艰难,不仅有空间的局限性,更多的是面临运营的限制。比如,单体民宿不能很好地把咖啡厅经营起来,餐厅也不能获得可观的回报,相应的文娱供给也不充分,不能形成有效运营。通过民宿集群的方式,发挥各家民宿经营的专业性,将公共配套交给懂行的业主来做,就解决了单体民宿发展的痛点。
作为民宿集群概念倡导者和践行者的夏雨清,早在2019年,就和他的伙伴们成功打造国内第一个民宿集群“黄河宿集”,并已连续两年成为爆款高端旅行度假目的地。
集群不单单是整合民宿,更重要的是将高端定制游以及各种业态整合起来,成为生活方式的集群,甚至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
例如,宁夏的黄河宿集,第一年就帮助当地卖掉十万瓶葡萄酒,十几万斤红枣,这些红枣以前都是掉到地上烂掉的,还会卖掉很多的羊肉,宁夏的手抓羊肉很好吃……所以,一家民宿或者一个宿集进入乡村的时候,同样也会对当地的农业起到带动作用。
回顾2021年,全国民宿发展喜忧参半,展望2022年,无论是可防可控的疫情现状、旺盛的需求与政府对民宿行业的各项扶植,都让人对未来民宿的发展充满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