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实有了文件2的预备知识,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件描述符fd是什么,底层是如何运作的了,那么本文,我们通过文件描述符对重定向和缓冲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重定向,我们最开始只是知道系统将我们本该输出到A的内容输出到了B,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是如何运作的,所以本文的第一个目标:理解重定向是如何实现的?那么对于第二个目标,就是加深对缓冲区的理解。
以上是本文的概念,那么进入主题吧。
预备知识
我们介绍重定向从一个函数开始:
我们从close函数开始,close函数的参数是fd,也就是文件描述符,结合Linux中万物皆文件的思想,如果我们我们往显示器这个文件输出东西,把该文件关了是不是就打印不出来了?
加上默认打开了三个流,stdin stdout stderr,分别对应的就是0 1 2,我们一个一个尝试:
int main()
{
close(0);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0666);
printf("fd:%d\n", fd);
return 0;
}
当我们关闭了0这个,结果照样可以正常打印:
但是不同的是为什么打印出来的是0?
我们再把2关了试试:
int main()
{
// close(0);
close(2);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0666);
printf("fd:%d\n", fd);
return 0;
}
此时打印出来的居然是2?我们试试1:
int main()
{
// close(0);
// close(2);
close(1);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0666);
printf("fd:%d\n", fd);
return 0;
}
相信现象我们也能猜出来,因为0 1 2分别对应的是stdin stdout stderr,我们将默认的输出流关了,所以显示器上没有东西。
而,文件描述符fd,对于我们新创建的文件来说,文件描述符既然是我们close掉的?
所以,这里可以的出来一个结论是,文件描述符的匹配规则实际上是从files_struct里面找没有使用的最小的文件描述符分配给新开的文件。
我们既然使用的printf函数,没有使用文件函数,我们不妨试试文件函数fprintf:
int main()
{
// close(0);
// close(2);
close(1);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0666);
printf("printf,fd:%d\n", fd);
fprintf(stdout,"fprintf,fd:%d\n",fd);
return 0;
}
现象自然是不会在显示屏上打印东西,毕竟1已经关闭了,可是我们是知道的,1这个文件描述符是给的新开的文件log.txt,那么你说,我们打印的东西会不会出现在log.txt呢?
还真的会。
那么这个现象奇怪吗?其实并不算奇怪,因为我们知道文件描述符1虽然被关闭了,但是实际上只是没给stdout而已,给了新开的文件log.txt,那么,这是不是一种重定向呢?
答案:是!通过改变文件描述符,改变我们要输出的内容。但是光这样我们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我们再使用函数fflush看看:
int main()
{
// close(0);
// close(2);
close(1);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0666);
printf("printf,fd:%d\n", fd);
fprintf(stdout,"fprintf,fd:%d\n",fd);
//fflush(stdout);
close(fd);
return 0;
}
我们将1文件描述符关闭之后,往stdout里面打印东西,但是1因为已经被关闭了,所以自然不会在stdout上打印东西,但是根据上面的描述,打印的内容会打印到log.txt文件里面,与上文代码不同的是,在代码的最后,我们close了fd,结果如何呢?
发现log.txt的内容大小为0,打印出来看看:
也确实什么都没有。
那么如果我们加上fflush呢?
int main()
{
// close(0);
// close(2);
close(1);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APPEND, 0666);
printf("printf,fd:%d\n", fd);
fprintf(stdout,"fprintf,fd:%d\n",fd);
fflush(stdout);
close(fd);
return 0;
}
结果居然是打印出来了,难道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缓冲区刷新干净吗?
那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引出缓冲区 + 重定向的概念。
缓冲区 + 重定向
不知道各位同学是否还记得,进程终止章节的exit和_exit,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exit实际上是调用的_exit,因为库函数是没有资格调用系统层面的东西的,并且,我们调用_exit之后,我们确定了我们使用exit刷新的缓冲区一定不是在系统层面的,那么在那篇文章,我们知道了exit刷新的是上层的缓冲区,和我们上文所说的缓冲区是否是同一个呢?
答案:是的!
我们在这里使用的fllush,exit刷新的其实都是语言层面的缓冲区。
大致的样子就是这样,那么,与之前不同的是我们知道了缓冲区不只有一个,好像有多个?
在语言层面来说,我们写下的所有代码,都是给多个语言层面的缓冲区,所以,当我们关闭了1,此时1给了我们新开的文件,文件对应的就是该缓冲区,注意,我这里描述的是该文件对应的缓冲区是1所对应的。也就是原来stdout的缓冲区被用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刷新了之后,我们想要的内容就打印出来了?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fflush之前,所有的内容都是放在的语言层面的缓冲区,当我们fflush,将里面的内容刷新出去,到了内核层面的缓冲区,就不关我们的事儿了,那是OS的工作了,那么OS自然是会将内容刷新到对应的磁盘部分。
那么,这,是不是一种重定向呢?是!因为改变了文件描述符!!
这里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结论,也就是缓冲区有许多个,用户层面将内容写入到缓冲区里面,由库里面的函数进行操作,将语言缓冲区写入到内核里面,再由OS将内容写入到磁盘。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将内容写到OS,或者说直接和OS进行交互呢?这是因为OS忙!!OS忙着调度,忙着回收呢。所以系统调用往往都是比高级语言的调用慢的,成本有点高的。具体的后面一点点介绍。
那么我们现在已经理解了重定向,再加深一点印象,我们介绍一下,dup2这个函数:
对于dup2函数来说,参数只有两个,oldfd,newfd,那么,当我们改变文件描述符,比如上面的1从stdout给到了log.txt,我们应该dup2(fd,1) 还是 dup2(1,fd)呢?
我们结合fprintf,fprintf的参数为:
原本printf是将内容打印到1上,fprintf的第一个参数改变了1,改成了对应的文件对象,所以结合fprintf,dup2函数的参数应该是dup2(fd,1)。我们也可以通过文档描述看看:
dup2将让newfd成为oldfd的副本,本质上就是让原本文件描述符的指向改变了。
我们不妨来使用试试:
int main()
{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0666);
if(fd < 0)
{
perror("open fail!\n");
}
dup2(fd,1);
printf("Hello linux!\n");
fprintf(stdout,"Hello world!\n");
return 0;
}
结果也是不出我们所料,成功写入到了log.txt文件里面:
就是因为我们将文件进行了重定向。
那么,对于重定向来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引入一段较为奇怪的代码,通过结果来引出缓冲区的概念:
int main()
{
int fd = open("log.txt",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0666);
if(fd < 0)
{
perror("open fail!\n");
}
dup2(fd,1);
printf("Hello linux!\n");
fprintf(stdout,"Hello world!\n");
char* message = "Hello C++!\n";
write(1,message,strlen(message));
fork();
return 0;
}
注意那个fork,我们往1里面写入了三个字符串,但是为什么往一个文件里面,printf和fprintf都打印了两行,但是write函数只打印了一个呢?
这里我们就需要再次用到当时那个图片了:
我们将数据写到了语言层面的缓冲区是printf fprintf,write因为是系统调用,所以直接写到了内核层面的缓冲区,而我们创建了子进程之后,因为子进程是要继承父进程的代码和数据的,系统层面的肯定是继承不了的。而创建进程之后,进程结束之后是会刷新缓冲区的,也就是将语言层面的刷新了两次,从而导致,log.txt里面,有两份一样的代码。
所以,我们从这个现象,引出三段论:
缓冲区是什么? 缓冲区为什么存在? 缓冲区怎么做的?
缓冲区是一块空间,但是本质上,缓冲区实际上是结构体,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缓冲区的源码如下:
FILE实际上是_IO_FILE的typedef,stdout实际上就是文件指针,那么前文所提及的,1占据了stdout对应的缓冲区哦!!缓冲区不止一个,每个打开的文件都有对应的缓冲区,每个打开的文件都有自己对应的_fileno!!这和我们之前所认为的缓冲区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缓冲区在语言层面有,在系统内核里面也有,在任何一个文件都有,这是我们本篇文章所得出来的一个重要结论。
那么对应的空间在哪里呢?我们不妨看看这个结构体内容,可以发现基本上都是区域的命名,所以我们所谓的写入数据,刷新数据,其实都是从这些开辟的空间里面写入,刷新,读取。
缓冲区是什么我们就说清楚了。
那么为什么存在缓冲区?
答案非常简单,是为了提高上一层的使用体验。
你想,如果我们直接和系统交互,就像我们翻山越岭一样,只为了给好朋友一件礼物,十分的浪费人力和物力,但是如果我们使用顺丰,一次性,能运输几百件快递,岂不美哉?
所以在系统层面来看,它是为了提高高级语言层面的使用舒适度,而高级语言层面的缓冲区就是为了提高用户层面的使用舒适感。
那么缓冲区如何操作的?
缓冲区最重要的肯定就是刷新操作,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是刷新策略的问题:
1 立即刷新 2 行刷新 3 全缓冲刷新 4 特殊情况刷新
对于1来说,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翻山越岭,只为了给好朋友的plus版本,不过是多了一个中间站,我们给中间站一个东西,中间站给好朋友一个东西,效率还是蛮低的。
对于2来说,行刷新的策略目前碰到的有显示器,显示器就是行刷新,这实际上是为了更符合人眼的观看,如果一次性全部刷新出来,人眼也看不过来,如果是1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打印,那体验就非常差了,所以显示器为了用户体验,使用的是行刷新。
对于3来说,全缓冲刷新就是等缓冲区塞不下了,这个时候才刷新出去。
对于4来说,比如进程碰到了exit,意外终止了,终止之后就会刷新缓冲区。
这是缓冲区的怎么做。
以上是对重定向和缓冲区的一个简单理解。
感谢阅读!
版权归原作者 _lazy.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