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喜剧市场的「药剂师」一茬接一茬

文 | 吴怼怼,作者 | 耳东陈

喜剧市场向来热闹。最近一段时间尤甚。

前有《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下称《喜剧大赛》),马东跟李诞开玩笑,说他总把在米未学到的赛制升级了用进笑果的节目里。

李诞身体力行,《喜剧大赛》收官后一周,笑果宣布跟腾讯要联手打造一档不说脱口秀的喜剧节目,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漫才、sketch、独幕剧、默剧……

坐实了「米未是李诞的大学」。

后有开心麻花紧跟线下+线上的传统喜剧厂牌玩法,在德云社《德云斗笑社》、本山传媒《象牙山爱逗团》后,也推出了团综《麻花特开心》。

笑是人类的良药不假,但中国喜剧市场的药剂师,在繁荣景象下悄然经历着迭代。

不如我们给中国喜剧按个回放键,把时间退回李诞入行的2012年,看看行业的前浪后浪,谁在造势,谁在造浪,谁顺势而上,又有谁激流勇退。

01

2012年央视春晚,较以往的春晚特别了一点。

活跃了21年的小品王赵本山辞演了,后来的百亿影帝沈腾在这年完成了自己的春晚首秀。

这场辞演,如今看来是更像双输。虽然哈文导演的春晚在当时收视依旧坚挺,但赵本山的离开,让观众20年来养成的习惯变成了不习惯。

事实上从2008年起,关于「春晚需不需要赵本山」的讨论就一直没停过,一面是小品角色同质化带来的陈旧感,让观众爆笑之后倍感空虚低俗。另一面身体很诚实——春晚上问观众想看谁,台下异口同声喊的还是赵本山。

于是接下来的2009,春晚原本设置时长15分钟的语言类节目,硬生生给赵本山开绿灯到23分钟,他带着鸭蛋和小沈阳,在这个舞台造下最后一个草根爆红的神话。

但紧随其后的,是坊间关于本山传媒的争议,暴富之后炫富怎么定义?师徒之间是否反目?爆笑之时矮化特殊群体与否?

舞台上下,角色内外,负面占据高地。

春晚需要换血,赵本山去牵手辽宁卫视,在黑土地的春晚上扛收视。

那时的本山传媒,依旧是最能逗乐中国人的喜剧厂牌,但行业的格局,已然在分流的观众审美中,酝酿着变化。

赵本山小品多年来的内核,是城乡之间的冲突。一个母题能从90年沿用至2010年代初,赋予其特殊魅力的,是社会外部环境。

1980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9.6%,据《2012年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

30年的城市化进程,是赵本山小品发展的时间窗口。

「进城」这个举动背后,是城乡人口数量差距悬殊,城市人少,但条件更好,刻板印象是优越感更强容易看不起人;乡村人多,但生活质量各方面差一些。进城者由各种习惯、心理上的不适导致的异化行为(比如白云黑土的虚荣),能大限度地击中人心。

随着城乡人口数量差距日渐缩小,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道城乡之间的鸿沟逐渐被社会发展弥合着,土洋对比不明显了,戏剧冲突也就淡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山传媒是赵本山一夜成名、孵化出众搭档弟子通过春晚一夜成名的群像。

这种成功也靠天时地利,乡村人口红利期流失,欣赏他们的土壤也在流失。

风格的形成非一日可为,要变也非一时能变,握着本山传媒帝国众IP的赵本山挥别春晚,去东三省卫视,与优酷紧密合作,的确是去到更适合自己的内容平台。

但这一去,大众审美已然改变,属于他们的江河日下。

另一面,在欧美文化浸润下长大的80后们,开始探索自己的喜剧新形式。

也是赵本山退出春晚的2012年,赖宝喊李诞去给王自健的《今晚80后脱口秀》写段子,节目在东方卫视播了四期,收视上升到了全国第二。

更年轻,更现代,去乡土,更市民的单口喜剧蓄势待发,只是当时,传统小品相声光芒太甚,这波年轻人的声量在小圈层被讨论。

02

离开春晚的赵本山去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客串,拍喜剧的冯小刚成了2014年春晚总导演,开心麻花的沈腾连续3年登上春晚,这一次用《扶不扶》将「郝建宇宙」构建得彻彻底底。

另一边,德云社接棒本山成为新的春晚笑点大担当,岳云鹏这年开始开个人专场。

21世纪前十年活跃在中国喜剧场上的面孔正在迭代。小品相声完成师徒传承,影视喜剧面孔也在变化。

实现商业价值的冯小刚不再玩冯氏喜剧了,一面去摸咂电影艺术,一面在《笑傲江湖》里跟郭德纲们看喜剧比赛。

赵本山的搭档范伟去话剧里做好演员了,国民喜闻乐见的情景喜剧,除了抄袭争议缠身的《爱情公寓》坚挺地更到了第四季,竟后继无人。

另一面,黄渤徐峥王宝强接棒葛优,成了中国电影顶有号召力的几张脸,他们在喜剧世界里造票房神话。

旧形式按部就班,新节奏接踵而至。

这一年,4G网全面进入人们生活,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

网综鼻祖《奇葩说》在秋冬之交开播,虽然不是喜剧,但节目中切合时下网络热点的各种生猛辩题,给之后的喜剧类网综(尤其是脱口秀),提供了操作思路。

到了2015年,喜剧综艺卷了起来,《笑傲江湖》有了第二季,《欢乐喜剧人》开播,脱口秀在国内正式出圈,参加喜剧综艺的开心麻花,同时把自己的话剧搬上了大荧幕。

《今夜80后脱口秀》播到了第三季,中国段子手经过几年把美式脱口秀玩的得心应手。幕后的编剧李诞和王建国不再是王自健的调侃对象,他们走到了台前。

王自健调侃的另一个对象赖宝,跑去隔壁《笑傲江湖》。

喜剧综艺大乱斗的序幕正在拉开。出圈的是脱口秀,战死的是《今夜80后脱口秀》。

脱口秀剧本脱胎于网络梗,一定程度上玩的是尺度。但卫视播出的节目,由于观众年龄比网络受众年龄大,再加上审查机制,节目效果大打折扣。以至于后来王自健每期节目都要说,希望观众看直播,别在网上看回放。

内容和受众都更网生,播出却是传统渠道,不匹配的传播导致收视下滑,招商困难。

雪上加霜的是,赖宝走后,李诞也走了,他选了一条跟说脱口秀更适配的路,做了网综。

2016年,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会员数量均已突破2000万,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是营收大头,但相比买版权砸下去的真金白银,这场收支平衡的战役,还要打很久。

自制内容是各家都在考虑的。

爱奇艺和米未深度合作,语言类节目有了招牌。笑果就和腾讯合作。

先推出《吐槽大会》,然后是《脱口秀大会》。以李诞为中心,建国庞博思文程璐等人构筑起笑果工厂。

赵本山们在年轻人中失了市场,李诞们深谙新时代梗与流量玩法。

喜剧人还是层出不穷,每一季脱口秀都能捧红一个。

李学琴和杨笠引发的社会话题争论不休。

池子解约闹得沸沸扬扬。

王自健的抑郁和赖宝的死亡引人唏嘘。

一群更年轻的喜剧面孔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情绪,他们的姿态与前辈喜剧人相似——都自嘲,都自我矮化,其貌不扬者居多。

他们承载着新时代的新型喜剧人成名路。

03

网综还是走上了综N代逐渐疲软的路。

《奇葩说》播到第7季,豆瓣评分已经跌出7.《脱口秀大会》总有强议题,但也总是惹争议。《吐槽大会》不见初期生猛,渐渐好像明星们的洗白池。

脱口秀也变成了跨界爱搞的活儿,明星们要丰富人设、回应争议,脱口秀舞台就是他们的手段。

破圈破得很彻底,内核也在被瓦解。

喜剧网综需要的,不仅是按部就班一季一季,还要更多活力。

跟他们一样有困境的,其实还有喜剧电影人。

在商业片中,喜剧由于传输着欢乐情绪,一直以来深受市场和观众欢迎。这是最容易出票房先生的类型片,表现形式上,喜剧比其他剧情片灵活,对导演演员的个人表达相对限制较少。

它向来是利好电影人的,但2021年,一些情况在变。

疫情以来,肉眼可见的是主旋律和鸡汤电影、拼盘电影在增多,电影市场呈现出票房两极分化。

2021年,中国电影排名前4位,50亿票房两部(《长津湖》《你好,李焕英》),45亿票房一部(《唐人街探案3》),第四名票房不足15亿(《我和我的父辈》),中间差的这30亿,从前几年,有战争片和喜剧在补足,今年很疲软。

黄渤徐峥沈腾们虽然仍是电影市场的票房灵药,但从收缩的市场空间看,情况并不乐观。

开心麻花尤甚。

自开年「含腾量」争议后,2022年元旦上映的《李茂换太子》,将这类「诈骗」电影推至风口浪尖。

开心麻花开始与类似开心麻花的电影割席,但一个厂牌被消耗掉的信任,恐怕难以回暖。

饶是如此,豆瓣4.6分的《李茂换太子》还是卖出了近4亿票房,足见大众对喜剧多买账。

在这种情绪里,挖掘些新玩法,输送点新血液,行业内外都喜闻乐见。

米未从2019年就想做一档新的喜剧节目。

结果喜剧没做成,变成了《乐队的夏天》。

有了《奇葩说》N代疲软(但也骑虎难下)的经历,后续的米未做综艺,克制了很多。

《乐夏》两季都取得不错成绩,到第三季招人的时候,节目组发现再来的乐队不摇滚了,不好玩了,见好就收了。

喜剧给《乐夏》开头,又接了《乐夏》的盘,冬天的时候,小众的喜剧形式和「腰部」的喜剧演员被搬上舞台。

《喜剧大赛》第一期,马东说得很保守,有人听说他要搞这综艺,第一反应就是——小品大会。

当时不知道播出什么会是反响,所以说搞不搞下一季,再看吧。

节目播了五期,sketch出圈,抖音上好多人学刘关张魔性走路,节目开头打上了下一季的招募令。

收官时,柠萌影业直接给王皓史策递上了《二十不惑2》的合同。

能确定的是,通过这个喜剧舞台,演员的机遇故事已然上演。

笑果紧随其后的新喜剧节目,毫无疑问也能让几种新喜剧更出圈。

喜剧的形式将会越来越丰富,也会越来越卷的。

这意味着,已然成名的喜剧人要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你看《喜剧大赛》,那些反响好的作品,都带着些极致。

《互联网体检》和《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极致的洞察。《笑吧,皮奥莱维奇》是对喜剧极致的敬意,《最后一课》《这个杀手不大冷》《悟空》是用喜剧的表演形式,讲述梦想的核。还有《父亲的葬礼》,把无厘头玩到极致。

让人发笑的同时,观众对喜剧的认知在加深,对喜剧的审美自然也会提升。

对行业前辈来说,是时候把与新人共创、扶持新人、更新迭代自己的作品提上日程了。

人们看喜剧时,带着的心理预设是笑,尬笑和发自内心,笑到流泪和笑中带泪,层级有好大差别。

挠痒痒式的喜剧叙事正在翻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剧土壤。

**喜剧大师的笑声号召力各有时限,这场域没有常胜将军。
**

谁会在喜剧新形式里登殿堂?下一个扛票房的喜剧人是谁?

让笑声先飘一会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tmtpost.com/5992295.html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喜剧市场的「药剂师」一茬接一茬”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