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MET靶点阻击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医曜

EGFR靶点和ALK靶点之外,c-MET算得上是肺癌领域又一值得中国投资者关注的靶点。虽然c-MET靶点突变概率并不高,仅为5%左右,几乎与ALK靶点概率相当。但我国企业却在c-MET靶点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它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创新药竞争力最强的靶点之一。

不同于EGFR靶点和ALK靶点主要以国产替代逻辑为主,中国药企在c-MET靶点并不存在后发劣势,甚至因为国内较大的患者基数,国内c-MET创新药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增长趋势。

在c-MET靶点争夺战中,这或许是中国创新药第一次要思考如何阻击对手,而非怎样从外企手中夺回我们的市场规模。基于此,c-MET固然只能算是一个小靶点,但却对中国药企以后的发展充满借鉴意义。

**被海外巨头“忽视”的小靶点

**

从1984年c-MET靶点被人类首次发现,到2020年首款真正用于治疗METex14突变的靶向药物卡马替尼上市,人类整整用了36年时间。相比之下,第一款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的上市时间为2003年,第一款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的上市时间为2011年,海外制药巨头对于c-MET靶点的重视度是明显不足的。

c-MET靶点药物之所以进展缓慢,主要的原因在于欧美国家MET突变患者基数有限。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220万人,我国是最主要的市场,每年新增患者数81万人,而美国、欧洲五国、日本的新增患者数分别为23万人、23.6万人和13.8万人,加一起也不过60.4万人。

图:全球主要市场肺癌基因突变情况,来源:东吴证券

尽管c-MET靶点发病概率与ALK靶点相当,但c-MET靶点的突变却主要由METex14突变和MET基因扩增两种因素构成,且两种突变药理并不相同。所有已经上市的c-MET靶点药物,均是针对METex14突变,MET基因扩增目前是没有靶向药物获批的,因此这进一步细化了MET靶点的患者结构。

以全球最重要的美国市场为例,METex14突变和MET基因扩增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和2%,每年新增用户可能约有6000人和4000人,单一驱动因素患者数量仅为ALK靶点的一半。再加上c-MET靶点患者预后较差,因此重点布局这一市场的国际巨头企业只有零星几家。

从欧美药企视角来看,METex14突变可能仅是一个很小的靶点,但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这却是一个值得下注的赛道。

尽管国内市场c-MET靶点的突变概率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但基于庞大的患者基数,因此即使是METex14突变这样的细分靶点,每年的新增患者规模也突破2万,几乎相当于美国EGFR靶点这样的肺癌大市场。

**一次精准狙击

**

严格意义上说,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才是第一款获批用于治疗METex14突变的靶向药物,但由于副作用较高,整体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克唑替尼并不能称得上是一款真正针对c-MET靶点的药物。

纵观全球METex14突变药物市场格局,共有4款产品获批,分别是卡马替尼、特泊替尼、赛沃替尼和谷美替尼。其中,诺华的卡马替尼、默克的特泊替尼已经在美国上市,但并未在国内上市;与之相反,和黄药业的赛沃替尼和海和生物的谷美替尼则已经在国内上市,不过没有在海外上市。

图:c-MET靶点获批药物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考虑到中国市场几乎是海外市场的数倍,因此无论是诺华还是默克,必定都将中国视为c-MET靶点最大的蛋糕,它们肯定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如果没有赛沃替尼的上市,那么或许卡马替尼、特泊替尼已经成功进入中国市场,而也正因为赛沃替尼的成功,才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竞争底气。

试想一下,卡马替尼在美国市场的售价高达9000美元(约6.5万元),以每个月需要服用两盒计算,那么卡马替尼的全年治疗费用高达21.6万美元(约156万元)。如果没有产品可以替代,那么谁敢保证卡马替尼不会成为第二个“格列卫”呢?

在赛沃替尼上市后,售价虽然也高达8588元/盒,以每月需要用药三盒计算,全年费用超过30万,但这却仅为卡马替尼美国市场售价的20%。在2023年进入医保后,赛沃替尼的售价更是由8588元降至5289元,全年治疗费用降低至约19万元。

鉴于c-MET靶点并非一个大靶点,因此赛沃替尼降价进入医保肯定是会影响营收的。据和黄医药财报披露,在今年第二季度进入医保后,赛沃替尼销量同比暴增84%,但最终销售额却仅同比增长10%。从纯商业角度考量,市场中暂未出现强劲竞争对手时,和黄医药本可以继续专注自费市场,这样无疑能够获得更大的财务回报。

在这里我们不去做太多的情怀考量,仅从商业角度出发,实则赛沃替尼提前进入医药可以看做是对于后来者的一次精准狙击。无论来自海外市场的诺华和默克,还是产品刚上市的海和生物,赛沃替尼的降价都能提前锁定市场份额,降低竞争压力。

市场后来者想要抢占份额,就必须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如卡马替尼想要获得稳定的中国市场,药品价格必须“膝斩”。如此低的售价会将诺华的盈利空间锁死,这只会让中国患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通过提前狙击的方式,或许可以阻止它们进入国内市场。在看到无利可图后,国际药企大概率会重新调整药品的布局方向,重点聚焦利润空间更大的市场。

赛沃替尼主动降价进入医药,这可以视作中国药企的一次主动出击。在药物疗效无明显差距的情况下,提前降价进入医保,既获得了用户,也提前锁定了市场。

**更大的价值:新适应症

**

METex14突变是一个很小的适应症,而赛沃替尼又主动将价格压得很低,因此这个赛道似乎已经无利可图。但实际上,METex14突变只是MET抑制剂应用的开始,这个靶点更大的价值在于新适应症的获批。例如暂时没有靶向药物获批的MET基因扩增适应症背后就孕育着极大的机会。

MET扩增既可以作为原发驱动基因,也可以作为继发和共同驱动基因。MET扩增作为原发驱动基因,在初治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5%;可作为继发驱动基因,在一/二代EGFR抑制剂耐药后的发生率为4%-22%,在三代EGFR抑制剂耐药后的发生率更是高达为15%-30%;作为共同驱动基因,在EGFR阳性初治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10%。

不难看出,除了自身的源发驱动外,MET扩增还是三代EGFR抑制剂耐药的重要原因,对于延续EGFR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这也让c-MET的价值得到显著放大,如果能够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那么市场空间可能会翻几倍。

图:赛沃替尼在研适应症,来源:和黄药业官网

在和黄药业针对赛沃替尼未来的布局中,与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的联用成为后续布局的核心方向,其核心诉求就是希望能够拿下上属空白的MET扩增适应症。其实,除了MET扩增适应症外,乳腺癌、肾癌、头颈癌等众多其他癌种也将是c-MET靶点潜在的研发方向。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集采和进入医保目录都存在非理性恐慌,认为这样的做法将会导致公司营收骤降。但实际上,只要公司在同一靶点拥有较强的研发竞争力,能够比对手获得较早的先发优势,实则是可以利用医保目录去狙击对手的。

之所以大多数进入医保目录的公司后期表现欠佳,原因不在于医保目录的降价,而在于其自身竞争力的匮乏。从某一种角度看,医保目录和集采更像是一个竞争力放大器,它会放大优秀产品的优点,但也会放大平庸产品的劣势,收获怎样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管线的核心竞争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标签: 资讯

本文转载自: https://www.tmtpost.com/6696025.html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MET靶点阻击战”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