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最近打开抖音、B 站或小红书,大概率会刷到一个不拘小节的群体,叫「搞笑男」「搞笑女」。
他们的笑声惊天动地,他们的肢体语言放浪形骸,他们争取把每一天的生活过成段子,为互联网带来欢乐。
▲ 搞笑女的口头禅,图自抖音 @精分老来俏
但成为纯纯的喜剧人,也意味着亲手毁掉偶像包袱。找到能欣赏这种幽默的对象并不易,他们于是开始自我调侃:「搞笑男/女没有爱情」。
▲ 搞笑女的爱情之路,图自小红书 @吴辣椒
多项研究表明,笑点一致的情侣走得更长久。如果,人的幽默程度也能被大数据算法统计,为约会 app 所应用,搞笑的灵魂也能高效匹配一双一对……呢?
事实上,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有 30 万网友正在用沙雕表情包找对象。这事听着无聊好笑又荒谬,但很互联网,也很年轻人。
30 万人用梗图找对象,算法判断你俩是否笑点一致
当搞笑男遇见搞笑女,为了确认是否来电,他们掏出自己珍藏的沙雕表情包,测试对方会不会发出会心的扑哧一笑或爆笑。算法随后得出结果:
恭喜,笑点相似度达到 99.99%,你俩可以开始约会了!
在约会产品 Schmooze,这种想象几乎变成了现实。
你可以把 Schmooze 称为搞笑版 Tinder,它是一款基于 meme(迷因)的约会交友 app。在这里,你左划右划的不是好看皮囊,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梗图表情包。
系统会根据你提前选择的兴趣爱好,为你提供 meme 梗图。跟 Tinder 的操作相似,你可以通过滑动卡片来表态喜欢、不喜欢和超级喜欢。
▲ Schmooze 的梗图靠人工上传,团队有专人负责
有人万年不变热爱吐槽国足,有人每天为基金焦绿,也有人专刨互联网领域的梗。算法还会以此判断你的幽默类型,比如说,你是谐音梗爱好者,还是跟李诞一样疯狂讨厌谐音梗。
弄清楚这些信息后,算法会为你推荐笑点相似的匹配对象,你可以进一步选择要不要开始聊天。
▲ 一位 TikTok 博主问粉丝,自己应该跟哪位男士出去约会
这款产品的灵感,来源于创始人 Vidya Madhavan 的一段亲身经历。
Schmooze 这个词本身是「闲聊」的意思。几年前,Madhavan 还在印度工作,还没有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她通过 LinkedIn 找到一些在美国读过商学院的人的联系方式,发邮件咨询希望能获得一些留学建议。
10 封邮件中,只有 1 位男士回复了,他们来回发了 200 封邮件(大多数是嘻嘻哈哈分享梗图表情包),这位男士后来成了 Madhavan 的丈夫。笑点一致,让两个陌生人走到了一起。
▲「TA 跟我喜欢一样的梗图!」
此外, Madhavan 观察到 meme 已经成了 Z 世代的沟通语言。
这些网络原住民每天发 500 到 800 个 meme,梗图表情包不仅成了互联网对话的气氛组,也反映着年轻人如何用幽默的态度来看待世界、调侃生活、消解压力。
用 meme 找约会对象的想法,就这么诞生了。
▲ 迷因(meme)的概念最早在 1976 年提出,《自私的基因》作者 Richard Dawkins 认为,有些文化就像生物的基因(gene)一样能自我复制和繁衍。
2021 年 4 月推出 beta 版本后,Madhavan 先在斯坦福大学找了 200 名学生进行测试,再一点点进行优化,很快拿下了 27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Schmooze 瞄准年轻人的意图很明显,比如,开屏画面是两只狗狗在秀恩爱喝珍珠奶茶,它的 UI 设计也没有丝毫成熟稳重的味道。
Madhavan 甚至在一档播客中接受采访称,她拉融资的巧妙做法,就是劝投资人把 app 带回家让自己的孩子试用试玩,「然后,那些喜欢 meme 的年轻人会用亲身体验说服父母投资。」
▲ 最近 Schmooze 上了《斯蒂芬·科拜尔晚间秀》,被称为「Z 世代约会产品」
靠着高校推广和 TikTok 营销宣传,现在,这样一款「不正经」的新生产品用户数超过 30 万,滑卡累计超过 700 万次,并促成了 25 万次匹配。官网显示,Schmooze 的投资者也同样投资了 Snapchat、Clubhouse、Hinge 和 Giphy。
暂时 Schmooze 还没有付费会员等盈利模式。就目前 App Store 和 TikTok 等评论来看,大部分用户都在夸有趣好玩有发展潜力,但也有人认为,产品提供的 meme 不一定就是年轻人真正喜欢的梗图,希望能开放让用户自己上传。
左划右划 10 年,约会产品不好使了?
抓住年轻人对 meme 的喜爱,Madhavan 原本想做的是一个社交平台。但每个参与测试的亲朋好友都在问她:能用这个帮我找对象吗?
从结识沙雕好友,到寻找一起哈哈哈的浪漫情缘,Schmooze 于是转换了赛道。
对 Z 世代来说,Tinder 变成了一个勾搭约炮的地方,Bumble 和 Hinge 又太严肃认真。属于年轻人的约会产品究竟在哪?
你可能也没意识到,从 2012 年 Tinder 推出至今,人类看着漂亮或帅气的脸蛋左划右划已经 10 年了。
一开始,线上约会还是个新物种,算法就像神奇的魔法,它的牵线让婚恋不再局限于「身边认识的人」。但到今天,在互联网产品上约会交友,已经成了并不新鲜、甚至不怎么管用的平常事。
这几年的 Tinder,就好比是国内动不动被新生社交产品发起挑战的微信。初生牛犊不怕虎,后辈们希望能搭建一个新世界,把前辈暴露的问题一一解决掉。
不喜欢「只看脸」的氛围?试试 Soul 性格测试、灵魂交友的玩法。虚假账户多,线下见面水分太大?人脸识别、确保真人的约会平台顺应出现。女性用户体验糟糕?有 Bumble 和橙给女性主导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向男性用户「扔炸弹」。需求不对等浪费时间?Fruitz 给出用水果做暧昧标记的解决方案。
但对年轻人来说,更严重的「原罪」在于,主流的几个约会产品,体验都太像是写简历面试找工作——
你必须对个人资料精心策划,再进入枯燥乏味的档案匹配,一点都不有趣好玩。如果算法是个真人,它可能也会跟着哈欠连连大叫无聊。
▲ 刚打开约会 app 一小时 VS 一周后
恋爱成了一道复杂的运算题。Schmooze 提出的「笑点」只是其中一种解法,Z 世代正通过更多方式寻找跟自己「臭味相投」的心动对象,希望找到那个愿意玩在一起的人。
像之前我们介绍过的 Snack 和 Feels,就选择用 TikTok 式的短视频语言来叠 buff。此外,MBTI 类型是否对得上、音乐品味在不在线、聊天声音来不来电、打游戏时有没有默契等等,都是年轻人抛出等待回响的暗号,他们被融入各种细分小众的产品里。
▲ 一款叫 Jigsaw 的约会产品,所有用户的脸都会先打上拼图,随着聊天再慢慢解锁
现在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用 Tinder 找工作,用 LinkedIn 相亲。
格局放大一些,你会发现,Tinder 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新生的约会产品,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在催生暧昧和浪漫。
公众号「故事 FM」曾经分享过一个在元宇宙谈恋爱的故事。hana 和 3you 戴上 VR 眼镜,在社交平台 VR Chat 里相遇聊天,他们的虚拟形象一起熬过夜,跳过舞,看过花火大会也亲过嘴,最后奔现成为情侣。
▲ 在 VRChat 世界的合影,图自故事 FM
王者荣耀的微博超话里,每天都有网友晒着英雄段位喊 cpdd,「找人谈恋爱」「孩子寡疯了」。甚至每天用来正经办公的线上协作文档,也能一秒变成寂寞芳心相亲广场。
但甜甜的恋爱才不是天上掉的馅饼。
据 DT 财经发布的《2021 国产青年恋爱交友白皮书》,多数单身青年将找对象的最大希望寄托在熟人圈子,甚至是「随缘」等待。
而脱单人士的「成功经验」显示,除了熟人圈子,他们还会在陌生人社交 app 上奋力滑动,在各种评论区努力聊天,甚至在健身房、大马路、养鹦鹉的聚会和 48 小时 CP 活动等神奇的场所找到对象。
▲ 图自 DT 财经《2021 国产青年恋爱交友白皮书》
面对年轻人的新口味和新需求,约会产品市场仍然在不断更迭玩法。但再精准的算法,再贴心的「赛博红娘」,也只能把它认为合适的候选人尽可能多地带到你面前,顶多再把破冰话题准备好——剩下的,就看你表演了。
去年 4 月 Vogue 网站的一篇报道,记录了人们如何把 Clubhouse 这个语音聊天室变成 Tinder,在观点碰撞中产生浪漫。
播客主持人 Lindsey Metselaar 接受采访时称,她对这并不感到惊讶,事实上,连 Venmo 那样的支付应用,也可能成为情侣认识彼此的地方。
只要你足够努力,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约会 app。
不要迷信算法,也没必要让算法为你的单身背锅。毕竟,谈恋爱不是一道可量化运算题,荷尔蒙也不是敲下「Enter」键就能变出魔术。
春天来了,天气回暖了,你的脱单事业是不是也该准备准备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版权归原作者 爱范儿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