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财经故事荟,作者丨万天南,编辑丨陈纪英
不愿内卷的年轻人,对于走进体制,趋之若鹜。
最近,清华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称,本校2021届就业毕业生中,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合计占比,高达69.9%。
不独清华,2019年就业的北大毕业生中,也有超过75%进入体制内。
此前,杭州余杭区的街道办的招聘公示名单,也曾被清北毕业生占满。
体制如同一座围城,在孜孜不倦的敲门者看来,它意味着波澜不惊的稳定性、心有所安的归属感,无需面对失业淘汰的危险、KPI的高压,以及35岁的中年危机。
但一些人在体制的公务员,却心有块垒,甘苦自知,尤其是基层机构人员,有些人羡慕大厂员工的高薪和可能性,有些人不适应教条规章的束缚,有些人念念不忘大城市的便利。
他们中的一些人心生去意仍在纠结,还有一些人已经已然走出围城,当然,也有很多公务员,找到了价值所在和强烈的归属感——我们采访了一批公务员,试图展露围城之内的一角真相。
其实,公务员并非“佛系躺平”的近义词,尤其在疫情期间,承担了防疫重任的基层公务员,工作量陡然上升,他们成为了中国抗疫的骨干力量。
归根结底,随大流一味考公未必理智,宇宙的尽头未必是体制,是否要考公,取决于个人职业规划与兴趣个性。
月入三四千元,买不起县城的房子,我快撑不下去了
安安 90后 中部省份乡镇公务员
其实,我最开始并没有想过考公务员,在本省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我曾想去一线城市打拼,但考虑到高昂房价,我就退却了。父母供我读完大学,就耗尽了积蓄,也不可能再资助我买房。
而且,我的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从我小时候,公务员被他们称为“公家人”,他们整天催我考公。第一稳定有保障。第二说出去有面子。我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弟两个,姐姐老早辍学打工,现在,光宗耀祖的责任都压到了我身上。
省考、国考我都参加了,三年前,我被录取为某乡镇的公务员。
刚考上公务员时,一向节俭的父母摆了酒席,亲戚朋友们都来祝贺,不乏羡慕之情,都夸我“有出息”,还恭喜我父母“熬出头了,可以享福了”。
我当时也飘飘然了一番,觉得哪怕这个工作不甚如意,但毕竟对父母有所交代了。
但现在,我辞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最大的压力就是工资实在太低。
现在我一个月收入,满打满算,平均每月三四千元。本省的公务员待遇在全国也是倒数,我和同事都自嘲,“咱们这里是公务员待遇塌陷区”
当地县城的房价却一路向上,已经四五千元一平了,以前没去一线城市,是怕掏不起北上广的首付,结果回到乡镇,还是买不起房子。
春节聚会中,北漂的同学感叹房子太贵,问我是不是已经在县城安家了,我苦笑了一下,“还没看中合适的”。
但他的收入却是我的四五倍,已经攒了钱,打算帮父母在县城买套养老房了。两相一比,我顿时觉得羞愧不已。
乡镇非公检法公务员的待遇差,在本地也不是啥秘密了。有一次发生了刮擦事故,本来对方要我赔偿,后来一听说我是公务员,就说”你走吧,公务员工资低,我自己处理好了”。
基层公务员收入低,但工作量一点不低,特别是这两年碰到疫情、暴雨,“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并不罕见。去年,盼了好久的国庆期间,结果最后是全员值班,虎年春节,我也在值班中度过。
其实,在乡镇当公务员,做得很多事儿很务实,有时候也会有成就感,但这个低收入,我确实有点撑不下去了。
我一直在另想出路,但是不敢轻易辞职。其一,父母肯定不同意;其二,公务员有五年的服务期,服务期干不满就走人,可能会被拉入“永不录用”的黑名单,我还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其三,让我现在去大城市找工作,我心里也发虚,没有相关经验,感觉能力衔接不上了,没有闯荡的资本了。
想到这些,我经常焦虑到失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服务期满,然后参加遴选,待遇可能会好一些,压力也会小一些,工作环境也会有改善。据我说知,同事中和我一样,天天倒计时服务期限的不在少数。
每天看新闻联播,从乡镇到省直,我花了八年
李子 90后 某中部省份省直公务员
春节大扫除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摞准考证、面试通知等资料,市内市外,省内省外——从乡镇公务员,到市直再到省直,我花了整整八年时光。
我是2013年考上乡镇公务员的,那时候,因为乡镇工作环境有限,待遇也一般,经常因为招不到人而不满编。
不过我从小就是村里长大的,所以还算适应,我也不是很排斥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相比于市直、省直公务员,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方法较为灵活,处理的实际问题比较多,比较接地气儿。
参与精准扶贫,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最大,通过我和同事的工作,解决了当地贫困子女的入学问题,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我内心很满足。
从待遇上来说,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系统,乡镇公务员还有基层补贴,以及专项工作津贴,待遇可能还会好一些。
但局限也很明显。
一是工作内容杂而不专不精。
可能90%的乡镇公务员,都被抽调到其他部门临时顶岗过,比如我本人在乡镇工作六年间,做过人口、经济、农业三大普查,以及防汛、扶贫、拆迁、妇联、招商等,身兼数职是常态。
乡镇公务员向上对接的单位也很多,比如一个经济发展办公室,要对接发改委、招商局、商务局、统计局等等,需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二是晋升渠道较为狭窄,毕竟,乡镇机构的一把手也就是正科级。要想往上走,就要参加市直、省直乃至中央遴选。现在,参加省直遴选,必须要有县区或者乡镇等基层工作经验,所以,乡镇经历也算加分项。
其三,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我刚来时,就抓狂抱怨过半年,后来想通了,觉得要么既来之则安之,积极参加遴选,跳出乡镇,要么就辞职走人,我身边就有很多同事离职,转行做新媒体的,考研进大厂的。
我因为工作不久就结婚了,也不可能去异地读研或者就业,要想打开晋升通道,只能走遴选——2019年,我通过了市直单位的遴选,2021年,我又通过了省直单位的遴选,到了今年1月考察完毕,走完了所有流程。
2021年参加省直遴选,我可能比当年高考还刻苦还拼命。
我前后花了两个半月时间备考——第一个月提升理论搭建框架,中间半月完善思维体系,最后一个月疯狂刷题。
为了备考,我狠狠心把孩子交给了父母带,每天学习至少六小时,周末国庆从来没休息过,累积做了二十多套模拟题,用完了18根水笔芯,记满了两本纸质笔记本。
我还有独门秘籍,就是每天雷达不动,必看新闻联播。因为国家所有重要的时政方针,都会在此呈现,而且,因为我之前在乡镇干了比较久,视野相对狭隘,新闻联播正好可以帮我打开视野,提升格局。
我这样也是“对症下药”,省直遴选既考察理论高度,也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论和实践都不可少,所以在面试中,最好既能娴熟引用理论,同时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有理有据,才能拿到高分。
为了拿到高分,我还参加了培训班,每个周末,我除了到省会城市培训,还私下找了个党校教师,进行一对一答疑。
辛苦努力没有白费,后来我笔试全市第二,笔面总分全市第一。
谁说公务员能躺平呢?至少,我觉得遴选的内卷程度,都可以和高考相比了,尽管从乡镇到市直再到省直,我一路走了八九年,但是我觉得每一步都没浪费。我在不同阶段,都有收获和成长。
村里的旱厕和蚊虫,吓退了我
金银 90后 前乡镇公务员
成为公务员,我是懵懵懂懂的。
我在某211大学读的文科,恰好符合很多党政机关的招录套件,父母也一直觉得,女孩子工作一定要稳定,我本人对职业前景,也没有明确规划,就随大流考了公务员。
因为公务员的招录率特别低,我为了提高命中率,国考、省考都报名了。
一番奔波下来,最终我成为了一名乡镇科员——这是我报考的单位中,竞争率最低的一个。
当时我就听考友说,有的乡镇科员,因为报考率不满足1:3的最低要求,直接取消了岗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岗位都难考——录取率最低的是热门岗位和热门地区。
因为我从小在县城长大,从小没在农村生活过,最初还觉得去乡镇工作很新鲜。
结果,入职报到的第一天,我就崩溃了——这个乡镇的萧条、破败,超越了我的容忍底线。
整个镇子只有一条街道,零星矗立着十几栋小楼,连大中型的连锁超市都没有,只有两个杂货铺。
最开始,尽管我心有不甘,但还是决定既来之则安之,争取三年内当上主任,四五年内找机会调到县城。
所以,工作的第一年里,我特别上心。
不久之后,我被调到扶贫办——当时,正值中国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扶贫任务很重,我日常常要驻村走访。
这次调岗之后,我彻底呆不下去了。
村里的旱厕和蚊虫我真的受不了。可能会有人说我娇气。但是每次一走到臭气熏天的旱厕,我不仅心理上不舒服,生理上也不适,每次都要呕吐一番。
村里的蚊虫苍蝇也特别多,最开始,我感觉过一段就能适应了,但每次走村下乡,被蚊虫叮咬,我都会过敏发痒。
除了恶劣的条件外,我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乡村是人情社会,在这里,关系很重要,人脉比能力重要。
入职一年多之后我就发现,身边有关系有背景的同事,可能两年就能调岗到条件更好的县城了,随时都能“插队”。而没关系的同事,大多都在摸鱼,不知道何时才能上岸。
直到这时,我彻底陷入了迷茫中,努力工作到底能不能换来调岗升职呢?
而且,作为一个单身女青年,我发现,这里的优质男性青年少之又少,本地没有啥大企业,就业机会也少,大部分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
我曾在热心同事的介绍下,参加过几次相亲,但大多数都没有共同语言。如果我留在这里,意味着可能会找个公务员同事,或者男性教师等,就地结婚生子,这样一眼望到头的前景,让我绝望。
几番思量之后,我下了决心辞职,其实公务员辞职也挺不容易,前后花了大半年,才批复下来。
辞职后,我做过新媒体,也入职过互联网大厂在本地的分公司,身边都是年轻人,感觉自己活过来了,越发确认,辞职是项正确选择。
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进体制内。现在我的收入之一,就是在网上做付费咨询——如何考上公务员,也许,彼之蜜糖,他之砒霜吧。
不能躺平,成长太慢,我正为自己找目标
昌盛 95后 基层公务员
我属于自驱力很强的那种人,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把自己逼得很紧。
大学四年,我努力刷题,绩点一直是本专业Top1;我也不是书呆子,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还竞选了学生会干部;寒暑假很少在家里呆,忙着去大公司实习;当时我的理想,就是进入投行券商当金领。
一切计划都在我申请海外名校失败时,戛然而止——当时,我虽然拿到了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却被自己最理想的梦中名校拒了。
而且,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出境政策卡得越来越紧,我就决定先就业,海外留学的计划先行搁置。
此前,因为一直忙着出国,而且很自信一定能拿到名校Offer,所以对于校招没怎么上心,最后就很被动,着急忙慌,考上了某省的选调公务员。
在我最初的认知中,公务员朝九晚五,工作清闲,无需像大厂一样内卷,可以佛系躺平,也有充分的时间,为将来的留学申请做准备。
结果刚刚入职,我就意识到到自己当初太傻太天真了。
我所在的岗位在基层,每天早上八点多上班,通常都要熬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最开始,我以为公务员岗位可能有淡旺季之分。
但如今工作了一年多,我才知道,公务员的忙碌加班是常态,周末从来都是单休。
我和同行交流了一下,发现公务员岗位忙不忙,一看部门,二看领导。恰好,我的领导就是工作狂,有时候在工作日晚上十点之后,或者周末,也会随时下达指令。
遇到疫情什么的突发状况,我经常半夜三更被拉去顶岗。而且,公务员加班,一是没人敢拒绝,这属于意识错误,二是,加班了也没有任何加班费。
现在,我的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偶尔周末可以放松娱乐一下,但只要手机一响,我就担心工作来了,瞬间心态全崩,工作和生活已经彻底没有界限了。
疲惫之外,更让我觉得惶恐的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
在办公室,我的工作很简单,接待领导、写作材料、收发文件、打印复印,这些工作难度不高,但是非常琐碎,感觉自己大学学习的知识,一点派不上用场,技能在退化,知识储备也没更新。
其实,我那些在金融机构就业的同学们,也很内卷,但明显能感觉到,最近一两年,他们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个人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可能是因为没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所以我对工作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大大小小的身体毛病,也陆续出现了。
现在,我正在努力给自己设置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才有盼头。
副业年入四五十万元,我有了辞职的勇气
大雨 90后 某省会城市公务员
其实,相比于很多基层公务员,我所在的部门,算是性价比很高了,各种收入奖金加上公积金,一年合计的总收入在20万出头,在本地也算是不错的收入。
而且,家里已经为我买好了车子房子,有个女朋友,也正在谈婚论嫁中,基本上没啥大的经济压力。
我想离职的原因,就是我不太喜欢公务员的工作氛围。
我算是个文艺青年,内心追求自由散漫的生活。我的理想生活是,每年可以拿出三分之一时间去旅游去采风,过一种不受束缚、无拘无束的生活。
当初考公务员,也是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
哪怕已经当了五六年公务员,我还是觉得不太适应。我尤其不喜欢开会,我们系统的会议很多很冗长,特别消磨时间,经常要学习各种材料,上传下达各种精神,每次我都昏昏欲睡;而且,我对于晋升等也没有任何欲望。
前几年,我没有辞职的底气,但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我本身是学文出身,文笔也可以。也赖于单位工作很清闲,我业余就尝试自己写东西,也在不同平台上,逐渐积攒了一些人气和客户。
写作每年给我带来的保底收入大概在四五十万元左右,包括给成人培训平台做课件,为广告公司写文案写策划,在内容平台开专栏等,副业的累积总收入,已经超过了公务员收入。
因为干副业很耗费精力,如果我一边上班一边写作,身体撑不住,现在每天下午都会觉得脑子昏昏沉沉,太阳穴跳得突突突。
有了这些保底的收益之后,我越来越想辞职了。辞职之后,收入不会降低,关键是我能过上更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近几年,我在单位里谨小慎微、收敛个性,觉得自己像是被挤压在一个套子里,这个套子越来越紧,压得我喘不过气了。
不过尽管如此,我也不觉得公务员这份工作不好,我还是觉得要看自己的兴趣和个性。比如比我小五岁的女朋友,去年硕士毕业,也考上了公务员,她性格安静,按部就班很佛系,就很适合当公务员。
当然,相比于很多纠结去留的在职公务员,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还有收入可观的副业,现在,最难过的一道关卡,就是父母了,只要说服他们。
也有朋友劝我别辞职,他们觉得写作这碗饭,未必能一直吃下去,还有朋友劝我,那个写出来《明朝这些事儿》的当年明月,不是照样在当公务员吗?
注:文中受访对象皆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版权归原作者 钛媒体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