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连尼尔·斯蒂芬森自己也会感到意外,他于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在近 30 年后的互联网世界里,成为了「圣经」般的存在。
Metaverse,或者说「元宇宙」,这个出自于《雪崩》的词语几乎承包了 2021 年科技圈一整年的热点,一个完全由数字内容组成、3D 虚拟化的互联网世界,正成为科技公司们都争先讲述的新故事。
我们寄望于 VR/AR 等设备,期待它们打造一个能够沉浸生活、社交的虚拟空间,成为下一个像智能手机一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数码产品。在元宇宙概念泛滥的当下,我们对这样一款终极设备的期待值几乎达到了顶峰。
然而,这场科技圈的「终局之战」始终没有到来,一个终极的虚拟世界需要更强大的图形算力去「搭建」,需要更清晰的显示技术去「展现」,需要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更多的「联接」……我们还要多久才能迈过这道分隔想象与现实的坎?
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里提到:
一项技术的许多组成部分被其他技术共享,因此随着这些成分在主技术之外的其他应用上有所改进,大量进步就这样自动产生。
在过去的 2021 年里,虽然我们没能遇见那个能够颠覆交互、颠覆生活的「终极产品」,但一些能支撑起新生活方式的科技,已经在不同的消费电子领域初现端倪,技术发展的脉络在这一年变得更加清晰。
2020 年末,苹果拿出的 M1 芯片彻底扭转了 Arm 架构电脑「矮人一等」的局势,而比 M1 芯片性能更让人惊奇的,是苹果推进软件生态的速度。
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macOS 上的主流软件基本都已推出了专为 Arm 架构适配的版本,苹果与英特尔分手的「阵痛期」比想象中来得还要更短。
和 M1 芯片的浅尝即止不同,一年后 M1 Pro 和 Max 的诞生,则是为了撬动被 X86 统治的专业应用领域,在对手最擅长的地方发起挑战。
苹果芯片架构师、副总裁 Tim Millet 曾在采访中提到,从 M1 到 M1 Pro、M1 Max 花费的精力比从零开始打造的 M1 芯片还要多。
在绝对算力性能上,M1 Max 已经可以和旗舰配置的 PC 掰掰手腕,而更为重要的是,M1 Max 的强悍不会被电缆所约束,依然遥遥领先的能耗比控制拓宽了 Macbook Pro 的工作边界。
像大型 3D 图形扫描、渲染或是超高清剪辑等工作不再拘束于专业工作室,更多的人可以借此参与到专业领域的工作之中。
「炸场」的 M1 Pro/Max 还证明了 M 系列芯片还有很大的拓展潜力,苹果很有可能在 M 芯片堆叠更多核心,取代 Mac Pro 上的英特尔核心提供终极计算动力。
又或者是对 M 芯片做进一步精简,复活为绝对便携而生的 MacBook 系列,甚至是应用在神秘的苹果 MR 眼镜上。
根据苹果公布的 2021 第四财季报告显示,来自 Mac 的营收同比增长了 16%,面对乘胜追击的 M 系列芯片,即使是再傲慢的巨人,也是时候做出改变。
英特尔的 CEO 帕特 · 基尔辛格在 10 月接受采访时提到,英特尔有信心在未来十年里保持甚至超越摩尔定律,在此之前,摩尔定律常被人认为正在放缓甚至失效。
一个月后,英特尔拿出了换用「异构多核」架构的 12 代酷睿,这被认为是 X86 最具颠覆性的一次改变。
过去无论是 AMD 还是英特尔,4 核、8 核还是 16 核,X86 平台的多核处理器采用的都是「同构多核」的核心架构,即各个核心的结构、算力、地位都一致。
12 代酷睿这次将核心分成了性能核与能效核两种,这有点像 Arm 架构的「大小核」结构。
由于能效核的体积比性能核要小得多,通过增加能效核的数量来提高处理器的多核算力不失为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方式。
在新架构的探索上,向来以多核性能见长的 AMD 也没有掉队。
从 AMD 公布的一些专利里,我们也能找到一些与「异构多核」设计相关的蛛丝马迹,目前来看,向「异构」结构转变确实是 X86 平台提升能效比的重要方向。
架构是芯片设计的基础,芯片性能除了依赖半导体工艺的提升,也需要架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面对制程工艺推进困难的现状,把研发力量集中在芯片架构升级上自然成了各家的共同选择。
随着苹果前 Mac 系统架构总监杰夫·威尔科克斯回归老东家英特尔的消息落地,这场新时代芯片大战的赢家又充满了悬念,而激烈的竞争催生出的更强芯片算力,终将为消费者、创作者甚至更多的行业受益。
M1 Pro/Max 两款芯片并不是新款 MacBook Pro 唯一的亮点,翻开电脑,这块在屏幕亮度、对比度等显示素质方面几乎可以看齐售价 4 万元 Pro Display XDR 的 mini-LED 屏幕,也是苹果「炸场」的自信所在。
mini-LED 初次为大众所熟悉,应该来自于苹果在 4 月发布的 12.9 英寸 iPad Pro,其搭载了一块 iPad 历代以来最「亮眼」的屏幕——既亮得起来、又暗得下去。
亮眼的关键,是藏在屏幕下那超过 10000 颗的 mini LED 灯珠。
从成像原理来看,mini LED 像是 LCD 屏幕的一种技术改良,它将传统背光版上的 LED 灯珠缩小成了和头发直径差不多大小的 LED 晶粒,原本只有几百颗灯珠覆盖的背光板变成了上万颗密密麻麻的小亮点。
灯珠数量提升了,便可以划分出更细致的「控光区域」,该亮时亮,该暗时暗——这也是让黑色显示得更加纯粹的秘密。
以 iPad Pro 的 XDR 屏幕为例,它有超过 2500 个背光分区,相比之下普通 LCD 屏幕只有几十个, 背光分区更多,明暗过渡的层次自然也更加丰富。
▲ 三星的 mini-LED 显示器
mini-LED 在大屏显示领域的普及速度要更快一些,包括三星、华为、TCL 在内的电视厂商们在 2021 年都有推出相应的 mini-LED 电视、显示器产品,与 OLED、LCD 产品相比,mini-LED 在亮度和对比度等方面都各有不小的优势。
mini LED 平衡了 LCD 对比度低、大尺寸 OLED 亮度低的问题,但若要把它作为当下屏幕最优解还为时过早。
因为能发挥 mini LED 显示优势的 HDR 内容仍并不丰富,在大多数场景下,成本偏高的 mini LED 与两者并不能拉开很大差距。
所以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MacBook Pro 系列应该是今年最重要的 mini LED 产品。
全新 MacBook Pro 14 寸和 16 寸将 HDR 视频工作流的门槛,降低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台手机加一台笔记本,即可完成 HDR 视频的制作。
在此之前,仅是一款色彩精准、高亮度的 HDR 显示器对创作者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成本负担。
人人皆是创作者的时代,正在慢慢向人人皆是 HDR 创作者的时代转变。
而更丰富的 HDR 内容,可以让我们用更真实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在这个硬件与内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里,我们在 2021 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过去挑选数码产品,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设计、性能,而现在,你可能还有必要纠结一下品牌生态。
「生态」一词在 2021 年被各个手机厂商反复提及,围绕智能手机打造出一个囊括耳机、手表、平板、电脑、甚至还有汽车的全产品生态圈,似乎是每个手机厂商的「最终幻想」。
这样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圈听起来很美好,但根据手机品牌买电脑、电视,却是消费者们在过去前所未有的消费习惯。
生态构建的核心,是提供一个统一的、跨设备的协同服务,这不仅是硬件的比拼,还是软硬件整合能力的考验,而华为的 HarmonyOS,大概是在这场较量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如果你对「分布式任务调度」「跨设备弹性部署」等晦涩难懂的技术名词还不太理解,那么华为三年后发布 HarmonyOS 2 应该可以解开你的困惑。
华为在 HarmonyOS 2 用简单的两个词概括了鸿蒙生态的意义——「超级终端」和「服务流转」。
「超级终端」即基于同一生态下,鸿蒙设备之间可以在控制中心随意调用各自的硬件。
平板可以成为电脑的数位板,电视和音响可以成为手机的屏幕和扬声器,多个手机可以一起组成多机位拍摄,通过相互协助,多个设备就像组成了一个功能全面的「超级硬件」。
而「服务流转」则是基于这样一个超级终端体系,实现任务的跨设备迁移,例如手机上的游戏可以无缝的衔接到屏幕更大的平板上;导航时手机熄屏,自动把路线信息迁移到手表上等等。
用软件服务打通不同设备之间的硬件限制,正成为越来越多品牌未来发力的方向,在小米最新发布的 MIUI 13 妙享中心上,我们能够看到了类似的跨设备、跨平台的信息流动服务。
作为生态协同服务先行者的苹果,在 WWDC 2021 上公布的 Universal Control 功能也值得关注。
在苹果软件工程主管 Craig Federighi 的演示里,他用同一个鼠标举重若轻地实现了在 3 台 Mac/iPad 上的跨屏游走,并且还可以通过拖拽实现跨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3 块「屏幕」此刻仿佛融合为了一台机器。
Harmony OS、Universal Control 看似轻松和符合直觉的操作背后,其实是由复杂的连接技术所组成的,当这些跨设备生态服务不断完善,我们一直期待的多端统一服务很可能就此实现。
届时,电脑、手机、平板、耳机,甚至是扫地机器人,都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设备,而是一个庞大「超级硬件」的组成部分,挑选任何产品,都是一种生态圈投票。
有赖手机厂商近几年的「内卷」,现在想给手机找一个现象级卖点真是不易。
▲ 图片来自:Marques Brownlee
素质相差无几的高刷屏、速度差不多的快充和 5G 网络、大同小异的 SoC 核心配置……除了风格迥异的外观设计和系统体验,今年留给手机厂商的角力点似乎又只剩下影像拍摄。
堆叠硬件是提升拍摄素质最直接的方法,这是手机摄影的「肌肉派」。
年初,小米 11 Pro 和 11 Ultra 用感光元件尺寸接近 1 英寸的 GN2 发起「军备竞赛」,为手机迈入 1 英寸大底的时代做足铺垫。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先一步跨过这道门槛的不是华为、OPPO、vivo 等这些市场上 TOP 级玩家,而是夏普联合徕卡推出的 AQUOS R6。
摄影是一门捕捉光的艺术,由于传感器的面积从根本上决定了创建图像的进光量,理论上面积越大,画质也会随之提升,而 1 英寸的传感器尺寸,刚好是区别卡片机与手机的分水岭。
当然 1 英寸底不是万能的,随着尺寸变大,镜头的法兰距和光路都要发生变化,不然就会像同样使用了 1 英寸大底的 Xperia I Pro 那样,实际使用面积只有约 1/1.3’。
既然「增肌」是有物理极限的,另一部分厂商则选择强化图形算法,这是在计算摄影上深挖的「大脑派」。
计算摄影是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处理来还原真实世界的成像技术,例如借助多重曝光堆栈成一张照片的 HDR、夜间模式就是最典型的计算摄影场景,根据技术的偏侧点不同,各家的命名都会有所差异。
华为在 P50 系列上提出的「计算光学」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与镜头厂商的密切合作,华为利用算法来弥补光在镜头内损失的信息,使得 P50 Pro 的潜望式镜头在光学焦段变短(从 10 倍到 3.5 倍)的前提下,超长焦成像质量较上一代还有提升。
热衷用计算摄像技术的苹果在 iPhone 13 系列上也带来创新,得益于 A15 仿生芯片的算力提升,苹果把人像模式带进了视频领域,成为了可以像电影般灵活变化焦点的「电影模式」。
「电影模式」可以让你拍摄出更接近专业摄影机的浅景深效果,并且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自动变化焦点,或者在后期调整对焦。
其基础则是由多镜头拍摄深度图,结合 AI 算法,实时地区分主题和背景,这是计算摄影在视频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
作为计算摄影的大师,Google 在换用自研 Tensor 芯片的 Pixel 6 系列上推出了诸如动态模糊、长曝光、魔法橡皮擦等独特的功能。
Google 希望通过计算摄影将专业摄影技术的门槛尽可能降低,按下快门即是好照片。
计算摄影与算法和处理器的算力息息相关,这使得 ISP 芯片的重要性也在 2021 年被反复提及,积极布局自研 ISP 芯片是手机厂商的一大趋势。
有了小米澎湃 C1、vivo V1 芯片、OPPO 马里亚纳芯片的出现,相信在接下来各家的成像风格和摄影玩法之差异性都会有所提高,最佳摄影手机的争夺战在 2022 年势必变得更激烈。
早上起床,窗帘自动拉开,亮了一晚的小夜灯终于得以休息,这时热水壶自动开始烧水,扑腾而起的水雾是这个屋子向你发出的「早安」问候。
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传感器、智慧家电组成的自动化的家居生活早已不再新鲜。智能家居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然而从零开始组建一套智能家居,却一点都不轻松。
对于刚入坑智能家居的新手,一些过来人往往建议他们先挑生态,再根据需求挑产品,智能家居的生态往往与手机品牌绑定,不然设备会出现数据不互通、控制不兼容、连接繁琐等问题。
倘若购买一个智能灯泡,通电后还要经过复杂的配对才能使用;想要一个语音音响,只能在一个品牌的寥寥几款中挑选;明明在同一个屋檐下,控制全屋电器却要在 3 个 app 中来回跳转……这样的体验很难称得上「智能」。
「智能」理应是家居在互联网时代的自然进化,而现在智能家居却被不同生态之间的协议壁垒所束缚,在每个品牌都在强调的「全屋智能」美好愿景下,这些限制显得既繁琐又多余。
好消息是,这个行业难题在 2021 年出现了转机,在 5 月由 CSA 联盟推出的 Matter 标准,就是为了打通智能家居品牌壁垒而生的。
CSA 联盟的前身是 Zigbee 联盟,参与成员包括 Google、亚马逊、苹果、三星、华为等 400 多家公司。这是智能家居行业巨头们罕见的一次联手合作,Matter 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
和苹果的 Homekit、Google 的 Google Home 或是亚马逊的 Alexa 不同,Matter 不是一个生态平台,而是一个基于 IP 的统一连接技术,通过 Matter 标准可以实现跨越平台、生态的协同工作。
也就是说,当 Matter 标准普及后,你可能不再需要关注智能电器究竟是什么品牌、哪个生态,插上电就能融入家里原有的智能家居网络。
Matter 的出现给智能家居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所有的智能家居只用一个 app 就可控制,任何语音助手都可以控制家里的每个电器……
在数不清的设备之上,Matter 建立起了能够彼此互通的桥梁,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 在今年苹果的 WWDC 大会上 Matter 就曾亮相过
尽管 Matter 有众多的巨头联手推动,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技术,Matter 标准还要很多时间来讨论、决议,让众多成员达成一致。Matter 相关的认定标准和产品,都要等到 2022 年才能发布。
无论如何,一个能够将整个智能家居行业重新联接在一起的底层技术,总是件值得期待的好事。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出现。
15 年前的初代 iPhone 发布会上,乔布斯用这句话作为了开场白。
他为这一天等待了 2 年 6 个月,在发布前一天他彻夜难眠,他相信即将发布的多点触控操作会永远地改变人们打电话、上网、听音乐的方式,这个集触摸屏 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信于一身的设备,可以「把互联网装入口袋里(Put the Internet into your pocket.)」。
初代 iPhone 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性产品」,它是移动互联网的起点,甚至在这之后,我们很难再找到一个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产品。下一个革命性产品何时出现?这是个每年都在追问,却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创新都是一蹴而就的,布莱恩·阿瑟认为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来自此前已有技术的新组合,而现存技术的的存量则提供了新组合所需的部分,这是属于技术的组合进化。
2021 年是为「进化」储存技术的一年。作为 Micro LED 的过渡阶段,mini-LED 开始在终端普及;因为制程工艺推进困难而放缓的摩尔定律,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实现算力增长;分崩离析的智能家居市场,有望形成互联互通的平台……
科技放缓了进步的速度,但从未停止革新的脚步,这些有望改变生活的科技趋势就像是雪球一样,在 2021 年开始滚动。
C 语言之父布莱恩·克尼汉在《世界是数字的》一书中提到:
技术变革并不是单个孤立事件,而是一直在进行中的过程:迅速、持续不断而且越来越快。
一场被等待太久的科技革命,兴许已经近在咫尺。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版权归原作者 爱范儿 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